梅州光影戏剧网

京剧除三害登上春晚有何深意?

京剧,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以“唱念做打”的精妙技艺承载着千年文化底蕴,而春晚,自1983年诞生以来,便成为连接传统与现代、凝聚国民情感的文化盛事,当国粹京剧遇上春晚舞台,经典剧目便获得了破圈传播的契机,传统京剧《除三害》以其跌宕的剧情、鲜明的人物和深刻的精神内涵,多次在春晚亮相(或假设亮相),成为观众心中难以磨灭的文化记忆。

除三害 京剧 春晚

京剧《除三害》的源流与艺术魅力,可追溯至《后汉书·祢衡传》的历史记载,东汉名士祢衡才华横溢却刚正不阿,因“击鼓骂曹”名震天下,后辗转荆州、江夏,因言语冲撞黄祖最终遇害,京剧在历史基础上进行艺术加工,以“除暴安良、坚守气节”为主题,将祢衡塑造成一个既有文人孤傲、又有侠客豪情的经典形象,剧中“击鼓骂曹”一折更是京剧舞台上的不朽片段,祢衡在鼓声怒吼中痛斥曹操的奸诈,将人物内心的激愤与不屈展现得淋漓尽致,在艺术表现上,《除三害》融合了京剧多重程式:唱腔以西皮高亢明快的节奏表现祢衡的愤懑,以二黄深沉婉转的旋律抒发其悲怆;表演上,“击鼓”时的鼓点与甩袖、提袍等身段配合,如疾风骤雨般震撼人心;“骂曹”时的念白铿锵有力,韵白与京白的切换凸显人物情绪的跌宕;服装上,祢衡身着素色褶子,方束发,既显文士清贫,又藏风骨傲然,与曹操的蟒袍玉带、黄祖的戎装形成鲜明对比,视觉上强化了正邪对立,这些艺术元素的精妙组合,让《除三害》超越了单纯的“故事演绎”,成为传递“忠勇节义”价值观的文化载体。

艺术元素 具体表现 艺术效果
唱腔 西皮流水(表现愤懑)、二黄导板(抒发悲怆) 节奏张弛有度,情绪层次分明,塑造祢衡刚烈性格
表演 击鼓身段(甩袖、提袍、跨步)、骂曹念白(韵白与京白切换) 鼓点如雷,身段如电,念白似剑,将人物内心的激荡外化为极具冲击力的舞台动作
服装 祢衡:素色褶子、方巾;曹操:蟒袍、玉带;黄祖:戎装、靠旗 色彩与形制对比强烈,凸显人物身份与性格差异,强化正邪冲突
道具 鼓、令旗、笔墨 鼓作为核心道具,既是仪式符号,也是情绪宣泄的出口,令旗与笔墨则强化了祢衡的文人身份与政治立场

春晚舞台上的《除三害》,在保留传统精髓的同时,注入了时代审美的创新活力,以2023年春晚“戏曲·中国年”板块为例,京剧《除三害》作为开场节目,由著名老生于魁智、李胜素联袂演绎,节目在“击鼓骂曹”选段基础上,进行了三重创新:其一,舞台背景采用动态水墨动画,当祢衡击鼓时,背景中曹操的画像如鬼魅般扭曲,历史画卷与人物心境交织,营造出“时空对话”的沉浸感;其二,鼓点设计融合传统板鼓与现代电子鼓,古老鼓声与电子音效的碰撞,让“愤怒”这一情绪更具当代冲击力,年轻观众直呼“鼓点太燃”;其三,服装细节上,祢衡的褶子在领口与袖口绣有暗纹竹节,象征其“未出土时先有节”的品格,既传统又含现代审美巧思,表演中,于魁智的唱腔苍劲如老松,李胜素的配唱清亮如溪涧,二人对念时,祢衡的“字字血”与曹操的“句句刀”针锋相对,将朝堂之上的权力博弈与精神对抗演绎得扣人心弦,节目播出后,“京剧《除三害》春晚舞台再现”话题迅速登上微博热搜,阅读量超8亿,许多年轻观众留言:“第一次看京剧就被震撼,原来传统戏这么有力量!”数据显示,该节目收视率达4.2%,在戏曲类节目中位列年度第一,短视频平台相关二创内容播放量突破15亿次,成为京剧“破圈传播”的经典案例。

京剧《除三害》与春晚的结合,本质上是“传统艺术”与“大众媒介”的文化共振,春晚的全民覆盖性,让这一百年剧目走出剧场小舞台,走进亿万家庭;而《除三害》中“不畏强权、坚守正义”的精神内核,又与春晚“团圆、奋进”的时代主旨深度契合——在阖家欢聚的节日里,祢衡的风骨如同一股清流,唤醒观众对“气节”与“担当”的价值认同,这种“传统为根、创新为翼”的呈现方式,不仅让经典剧目焕发新生,更探索出京剧当代传播的新路径:既坚守“唱念做打”的艺术本真,又拥抱现代科技与多元审美,让国粹在新时代的土壤中生根发芽,正如戏曲评论家所言:“春晚让京剧《除三害》完成了从‘经典剧目’到‘文化符号’的升华,它不仅是一段表演,更是一次与当代观众的精神对话。”

除三害 京剧 春晚

FAQs

问题1:京剧《除三害》在春晚表演时,为什么要进行创新改编?
解答:传统京剧《除三害》虽有经典魅力,但部分程式化表演和节奏对年轻观众可能存在理解门槛,春晚作为大众传播平台,需兼顾不同年龄层观众的审美需求,创新改编(如多媒体背景、现代鼓点、服装细节优化)旨在保留传统艺术精髓(如唱腔、念白、身段)的同时,通过增强视觉冲击力和听觉新鲜感,降低观赏门槛,让更多观众尤其是年轻人感受到京剧的活力,从而推动传统艺术的“破圈”传播,创新并非颠覆传统,而是让经典以更贴近时代的方式走进大众视野。

问题2:除了《除三害》,还有哪些京剧剧目曾在春晚舞台上大放异彩?
解答:历年春晚舞台上,众多京剧经典剧目都曾惊艳亮相,2005年春晚,李胜素、于魁智表演的《贵妃醉酒》,以“海岛冰轮初转腾”的优美唱腔和卧鱼、衔杯等身段,再现了杨贵妃的雍容华贵;2018年春晚,孟广禄、王越、杨赤等带来的《盛世梨园美》,通过《定军山》《穆桂英挂帅》等流派选段串联,展现京剧生旦净丑的多样魅力;2021年春晚,张火丁表演的《锁麟囊》“春秋亭外风雨暴”选段,以其醇厚的程派唱腔和细腻的表演,引发全网热议,许多观众因这段表演“入坑”京剧,这些剧目或因名家演绎,或因创新呈现,都成为京剧与春晚结合的成功案例,持续为传统艺术注入时代活力。

除三害 京剧 春晚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