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光影戏剧网

为何京剧大师赵荣琛的经典唱段究竟蕴含着其一永恒动人的艺术精髓?

京剧作为国粹,流派纷呈,名家辈出,其中程派艺术以其幽咽婉转、低回沉郁的独特风格,在京剧舞台上占据着重要地位,赵荣琛作为程派艺术的杰出传人,师承程砚秋先生,深得程派精髓,不仅以精湛的唱腔艺术征服了无数观众,更在传承与发展程派艺术方面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的代表唱段,既保留了程派艺术的经典韵味,又融入了个人的理解与创造,成为京剧宝库中的珍贵遗产。

京剧经典唱段赵荣琛

赵荣琛的艺术生涯始于对京剧的热爱与执着,1916年,他出生于北京一个书香门第,自幼耳濡目染传统文化,后因酷爱京剧,毅然投身梨园,1929年,他拜入程砚秋门下,成为其入室弟子,得到程先生的亲传,程砚秋对弟子要求极为严格,从唱念做打的每一个细节入手,倾囊相授,赵荣琛天资聪颖,又勤奋刻苦,深得程派艺术的真谛,他不仅继承了程派“声、情、美、永”的审美追求,更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结合自身的嗓音条件与理解,形成了“醇厚中见清亮,婉转中含刚劲”的演唱风格,他的嗓音宽厚而不失明亮,行腔细腻而不失力度,尤其在处理程派标志性的“脑后音”和“擞音”时,运用得炉火纯青,既体现了程派唱腔的幽咽深邃,又赋予了其更强的表现力。

在赵荣琛的艺术生涯中,他塑造了众多经典的舞台形象,留下了脍炙人口的唱段,这些唱段不仅展现了他深厚的艺术功底,更成为程派艺术传承的重要载体,他的演唱,注重“以情带声,声情并茂”,无论是表现人物的悲欢离合,还是传递剧情的跌宕起伏,都能通过唱腔的抑扬顿挫、轻重缓急,精准地传达角色的内心世界,让观众在欣赏唱腔之美的同时,也能深刻感受到人物的情感共鸣。

以下为赵荣琛部分代表剧目及经典唱段的简要分析:

京剧经典唱段赵荣琛

剧目名称 经典唱段 唱腔特色与情感表达
《锁麟囊》 “春秋亭外风雨暴” 此段为薛湘灵在春秋亭避雨时初遇薛良所唱,赵荣琛的演唱以明快的节奏开篇,“春秋亭外风雨暴”一句,起调高亢,展现出薛湘灵初嫁时的娇憨与得意;后转入“我只见”一段,唱腔转为舒缓,通过细腻的润腔,表现她对贫苦之人的同情,为后文“赠囊”的情节埋下伏笔。
《荒山泪》 “谯楼上二更鼓声声送听” 作为程派悲剧的代表作,《荒山泪》的唱段充分体现了程派“幽咽婉转”的特点,赵荣琛演唱此段时,以慢板为主,节奏沉稳,“谯楼上二更鼓声声送听”一句,通过“脑后音”的运用,营造出深夜的寂静与凄清;“耳听得”一段,唱腔渐强,表现张慧珠对丈夫的思念与担忧;后段“把衣裳”转散板,声音低沉,尾音渐弱,将人物内心的绝望与无助展现得淋漓尽致。
《春闺梦》 “被纠缠陡想起婚时情景” 此段为王淑贞梦中回忆婚时情景所唱,赵荣琛的演唱以反二黄板式为主,唱腔起伏跌宕。“被纠缠”三字,顿挫有力,表现梦醒后的恍惚与痛苦;“猛抬头”一句,突然转高,展现回忆中的甜蜜与现实的残酷交织;后段“似这等”一段,唱腔渐趋柔和,却又带着一丝哀怨,将人物梦醒后的怅惘表现得入木三分。
《青霜剑》 “惨凄凄唤苍天” 韩玉娘遭丈夫陷害,被诬下狱,此段是她狱中哭诉冤屈时所唱,赵荣琛的演唱以二黄原板为基础,唱腔苍凉悲壮。“惨凄凄”三字,声音嘶哑,充满悲愤;“叫一声”一句,拖腔悠长,表现她对丈夫的失望与对命运的控诉;后段“贼子”二字,突然拔高,字字铿锵,展现出人物不屈的反抗精神。

赵荣琛的艺术成就,不仅在于舞台上的精彩演绎,更在于他对程派艺术的传承与发扬,晚年,他致力于程派剧目的整理与教学,将自己的经验与心得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年轻一代,他曾参与整理《程砚秋演出剧本选集》,为程派剧目的保存与传播做出了重要贡献;他在中国戏曲学院任教,培养了一批优秀的程派传人,如张火丁、李海燕等,使得程派艺术后继有人,他的教学,注重“形神兼备”,不仅要求学生掌握程派的唱腔技巧,更强调对人物性格的理解与情感的表达,这种“以情带声”的教学理念,深深影响了他的学生。

赵荣琛还积极进行艺术创新,在继承程派传统的基础上,结合时代审美,对部分唱腔进行了适度的调整与丰富,使程派艺术更符合现代观众的欣赏需求,他在演唱《锁麟囊》时,在保持程派婉转风格的同时,适当增加了唱腔的明快感,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立体,这种“守正创新”的艺术态度,为程派艺术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赵荣琛的京剧艺术,是程派艺术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他以毕生的精力,将程派艺术的精髓发扬光大,不仅为观众留下了宝贵的艺术财富,也为京剧艺术的传承与发展树立了典范,他的代表唱段,至今仍在舞台上广为传唱,成为京剧爱好者心中的经典,通过这些唱段,我们不仅能感受到京剧艺术的独特魅力,更能体会到赵荣琛对艺术的执着追求与无私奉献。

京剧经典唱段赵荣琛

相关问答FAQs

Q1:赵荣琛与程砚秋的唱腔有何异同?
A1:赵荣琛作为程砚秋的亲传弟子,其唱腔在核心风格上与程砚秋一脉相承,都注重“幽咽婉转、低回沉郁”,讲究“声情并茂”,尤其擅长通过“脑后音”“擲音”等技巧表现悲剧人物的内心情感,但两者也存在差异:程砚秋的嗓音更具“云遮月”的特质,唱腔中苍凉悲怆的意味更浓,艺术风格更显“冷艳”;赵荣琛则在继承程派精髓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嗓音醇厚、明亮的特点,在行腔中融入了更多的柔美细腻,尤其在处理悲剧人物时,更注重情感的层次感,既有程派的深沉,又不失刚劲,形成了“醇厚中见清亮”的个人风格。

Q2:赵荣琛的代表唱段中,哪一段最能体现程派的“幽咽婉转”风格?
A2:赵荣琛演唱的《荒山泪》中“谯楼上二更鼓声声送听”一段,最能体现程派“幽咽婉转”的风格,这段唱段以慢板为主,节奏沉稳缓慢,赵荣琛通过细腻的气口控制和润腔技巧,将“脑后音”运用得恰到好处:“谯楼上二更鼓声声送听”一句,起调低沉,尾音渐弱,营造出深夜的寂静与凄清;“耳听得”一段,唱腔在低回中逐渐上扬,却又带着一丝颤抖,表现张慧珠对丈夫的思念与内心的不安;后段“把衣裳”转散板,声音如泣如诉,每一个字都仿佛带着哭腔,将人物在绝望中挣扎的情感展现得淋漓尽致,充分体现了程派唱腔“幽咽婉转、感人至深”的艺术魅力。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