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光影戏剧网

李树建版豫剧穆桂英挂帅有何独特艺术魅力?

豫剧作为中国戏曲的重要剧种之一,扎根中原大地,以高亢激越、质朴豪放的艺术风格深受观众喜爱,而李树建作为当代豫剧的领军人物,其演绎的《穆桂英挂帅》更是成为经典中的经典,将豫剧的艺术魅力与人物精神推向了新的高度,豫剧起源于清代中期的河南,至今已有近三百年历史,它在吸收梆子腔、昆曲等剧种特点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独特的艺术体系,尤其是豫西调与豫东调的融合,使得豫剧的唱腔既有奔放洒脱的阳刚之气,又不失细腻深沉的婉转之情,李树建作为豫西调的杰出代表,他嗓音苍厚圆润,表演朴实真挚,善于塑造富有悲剧色彩的英雄人物,从早期的《清风亭》《程婴救孤》到后来的《穆桂英挂帅》,他不断突破自我,在传承中创新,让豫剧艺术在当代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豫剧李树建穆桂英挂帅

《穆桂英挂帅》取材于北宋杨家将的故事,讲述了穆桂英虽因与杨宗保私自定婚触犯家规而被逐出杨府,但在国家危难之际,毅然挂帅出征,最终大破辽军、保家卫国的传奇经历,传统豫剧《穆桂英挂帅》多以“穆桂英下山”“辕门斩子”等情节为主,而李树建版则在保留经典框架的基础上,对人物内心世界和剧情结构进行了深度挖掘,使穆桂英的形象更加立体丰满,剧中,穆桂英从一个敢爱敢恨的山寨女杰,到深明大义的巾帼英雄,其转变过程被李树建演绎得层次分明:初登场时的飒爽英姿,面对杨家旧怨时的倔强与委屈,听闻边关战报时的家国大义,以及捧印挂帅时的决绝与担当,每一个眼神、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戏剧张力,特别是“捧印”一场,当穆桂英接过帅印,唱出“我不挂帅谁挂帅,我不领兵谁领兵”时,李树建运用豫剧特有的“嗨腔”,将高亢与苍融于一体,既展现了穆桂英的豪迈气概,又透露出她作为中年女性对岁月流逝的感慨,让这个人物既有英雄的“刚”,又有女性的“柔”,引发了观众强烈的情感共鸣。

在艺术表现上,李树建将豫西调的深沉与豫东调的激越巧妙结合,为《穆桂英挂帅》的唱腔设计注入了新的活力,豫西调以“大本腔”为主,声音贴近生活,善于表现人物的内心挣扎,而豫东调则音高腔尖,气势磅礴,适合表现英雄人物的壮志豪情,李树建在演唱中,根据不同情境灵活调整发声方法:在穆桂英回忆与杨宗保的爱情时,他用低回婉转的豫西调,唱出“想当年在高山你夸我英雄盖世”,细腻地流露出女性的柔情;在战场对峙时,他又转而运用高亢有力的豫东调,唱出“催动了桃花马奔驰如飞”,将穆桂英的英勇善战展现得淋漓尽致,除了唱腔,李树建的表演也极具特色,他注重“以形传神”,通过水袖功、翎子功等传统程式化动作,结合现代审美对肢体语言进行提炼,比如穆桂英听到朝廷求援时的震惊,他通过一个“甩袖”加“顿足”的动作,既保留了戏曲的虚拟性,又让情感表达更具冲击力,让观众在欣赏艺术的同时,也能深刻感受到人物内心的波澜。

《穆桂英挂帅》的成功不仅在于李树建精湛的表演,更在于它所传递的家国情怀与时代精神,穆桂英“挂帅”不仅是为杨家争光,更是为了保卫国家安宁,这种“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精神,在当代依然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李树建曾说:“演英雄人物,不仅要让观众看到戏,更要让他们感受到戏背后的精神力量。”为了让这部经典剧目走进更多年轻人的视野,他还积极探索“戏曲+新媒体”的传播模式,通过短视频、直播等形式,让豫剧不再局限于剧场舞台,而是成为大众文化的一部分,他在抖音平台发布的“穆桂英挂帅”选段片段,获得了数百万的播放量,许多年轻观众留言表示“第一次听豫剧就被震撼到了”“原来戏曲这么有魅力”,这种创新尝试为传统戏曲的传承与发展开辟了新的路径。

豫剧李树建穆桂英挂帅

李树建在培养豫剧新人方面也倾注了大量心血,他通过“名家带徒”的方式,将《穆桂英挂帅》等经典剧目的表演技艺传授给年轻演员,希望他们能真正理解人物、吃透剧本,而不是简单地模仿形式,在他看来,豫剧的传承不能只停留在“形似”,更要追求“神似”,只有将老一辈艺术家的艺术精髓与当代人的审美需求相结合,才能让豫剧艺术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为了让观众更清晰地了解李树建版《穆桂英挂帅》的艺术特色,以下是其经典唱段与表演手法的对比分析:

唱段名称 剧情节点 唱腔特点 表演手法 情感表达
“辕门外三声炮如同雷震” 捧印挂帅 豫东调为主,高亢激越,节奏明快 水袖翻飞,步伐稳健,眼神坚定 展现穆桂英的豪迈气概与挂帅决心
“想当年在高山你夸我英雄盖世” 回忆往事 豫西调为主,低回婉转,节奏舒缓 水轻拢,身段微颤,眼神柔和 流露穆桂英对爱情的眷恋与少女情怀
“我不挂帅谁挂帅,我不领兵谁领兵” 决心出征 融合豫东、豫西调,先抑后扬,情绪递进 顿足甩袖,帅印高举,挺胸抬头 体现穆桂英以国为重的家国情怀

作为豫剧艺术的集大成者,李树建通过《穆桂英挂帅》不仅塑造了一个深入人心的巾帼英雄形象,更让豫剧这一传统艺术形式在当代社会焕发出新的生机,他的表演告诉我们,经典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传承中不断创新,在创新中坚守本真,正如穆桂英挂帅出征是为了保卫家国一样,李树建为豫剧传承而奔走,也是为了守护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让豫剧艺术在新时代的长河中继续流淌。

豫剧李树建穆桂英挂帅

FAQs
问:李树建版《穆桂英挂帅》与传统版本相比有哪些创新之处?
答:李树建版在保留传统剧情框架的基础上,主要创新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人物塑造上,更注重挖掘穆桂英的内心世界,通过“回忆”“挣扎”“决断”等情节,展现她从山寨女杰到巾帼英雄的转变,使人物更加立体;二是唱腔设计上,融合豫东调的高亢与豫西调的深沉,根据不同情境调整唱腔风格,比如在“捧印”唱段中加入“嗨腔”,增强情感冲击力;三是表演手法上,将传统程式化动作与现代审美结合,提炼更简洁、更具表现力的肢体语言,让年轻观众更容易接受。

问:《穆桂英挂帅》中的家国情怀对当代社会有何启示?
答:穆桂英“我不挂帅谁挂帅”的担当精神,体现了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的紧密相连,这种“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情怀,在当代依然具有重要意义,它启示我们,在面对困难与挑战时,应像穆桂英一样以大局为重,勇于承担责任;也强调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只有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才能实现人生的真正意义,这种精神对于激励当代人爱国奉献、勇于担当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