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光影戏剧网

北京豫剧展演月启动,豫剧艺术如何在京城绽放独特文化魅力?

2023年10月,由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联合主办的“北京豫剧展演月”在京盛大启幕,作为2023“京韵豫风”京豫文化交流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次展演月以“豫见京城·戏韵中华”为主题,汇聚豫剧界顶尖院团与名家新秀,通过12场精彩演出、4场配套活动,为首都观众呈现一场中原戏曲文化的视听盛宴,推动豫剧艺术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

北京豫剧展演月新闻

豫剧名家荟萃,经典剧目轮番上演

本次展演月阵容强大,特邀河南豫剧院、郑州豫剧院、洛阳豫剧院、平顶山豫剧团等6家知名院团担纲,涵盖豫剧“常派”“陈派”“崔派”“马派”“阎派”等主要流派,10月8日至10月28日,长安大戏院、梅兰芳大剧院、天桥艺术中心等京城核心剧场将上演《花木兰》《穆桂英挂帅》《朝阳沟》《焦裕禄》《程婴救孤》等12部经典与新编剧目,河南豫剧院国家一级演员小香玉领衔的《花木兰》作为开幕大戏,以“谁说女子不如男”的经典唱段点燃观众热情;郑州豫剧院带来的新编现代戏《焦裕禄》,则通过细腻的舞台呈现,再现“县委书记的榜样”的感人事迹,引发现场共鸣。

为方便观众了解剧目信息,现将部分重点演出安排整理如下:

演出剧目 主演 演出时间 演出地点 剧目类型
《花木兰》 小香玉 10月8日19:30 长安大戏院 传统经典
《穆桂英挂帅》 李树建 10月12日19:30 梅兰芳大剧院 传统经典
《朝阳沟》 虎美玲 10月16日19:30 天桥艺术中心 现代戏
《焦裕禄》 王红丽 10月20日19:30 长安大戏院 新编现代戏
《程婴救孤》 贾文龙 10月25日19:30 梅兰芳大剧院 历史剧

多维活动联动,拓展戏曲传播边界

除舞台演出外,展演月配套“豫剧文化周”活动,通过“线上+线下”融合模式,让观众深度体验豫剧魅力,线下方面,将举办“豫剧名家讲座”,邀请小香玉、李树建等艺术家分享从艺经历与豫剧发展史;在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高校开展“戏曲进校园”活动,通过互动教学、片段展演,让年轻学子感受传统戏曲的韵味;在天坛公园、地坛公园等景区设置“豫剧快闪”,以轻松活泼的形式吸引市民游客驻足。

线上方面,联合抖音、腾讯视频等平台推出“云上看戏”直播,12场演出将全程高清直播,并设置“豫剧知识问答”“唱段跟学挑战”等互动环节,预计覆盖超千万观众,还将推出“豫剧脸谱绘制”“戏服体验”等亲子工作坊,让家庭观众在动手实践中了解豫剧文化符号。

北京豫剧展演月新闻

惠民举措落地,让艺术走进寻常百姓家

为降低观剧门槛,展演月推出系列惠民政策:长安大戏院、梅兰芳大剧院等演出场地设置30元、80元低价票,占总票数40%;针对残疾人、老年人、学生等群体,凭有效证件可享5折优惠;在朝阳区、海淀区等社区开展“豫剧公益场”,组织院团深入基层,为居民送上家门口的戏曲演出,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希望通过惠民举措,让更多观众走进剧场,感受豫剧艺术的独特魅力,推动戏曲文化‘飞入寻常百姓家’。”

豫剧北上演,促进京豫文化交融

豫剧作为中原文化的“活化石”,此次大规模进京展演,既是京豫两地文化交流的重要成果,也是推动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生动实践,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厅长黄 involving 表示:“豫剧与京剧同属中国重要戏曲剧种,此次展演以戏为媒,将中原文化的厚重与京韵文化的雅致相融合,为两地文化互鉴搭建新平台。”

业内专家认为,在文化自信背景下,豫剧通过创新演绎、跨界传播等方式,正吸引越来越多年轻观众,本次展演月不仅为豫剧艺术提供了展示舞台,更探索出传统戏曲在当代传播的新路径,为戏曲艺术的传承与发展注入新动能。

相关问答FAQs

Q1:北京豫剧展演月的活动时间和主要剧场有哪些?
A1:本次展演月于2023年10月8日至10月28日举办,主要演出场地包括长安大戏院、梅兰芳大剧院、天桥艺术中心、北大百年纪念讲堂等,观众可通过“大麦网”“猫眼演出”等平台购票,也可前往各剧场售票处现场咨询。

北京豫剧展演月新闻

Q2:此次展演月有哪些特色活动吸引年轻观众?
A2:针对年轻观众,展演月推出“豫剧+科技”体验:在剧场设置AR互动区,通过扫描戏服道具可了解其文化内涵;线上开展“豫剧唱段改编大赛”,鼓励网友用流行音乐、说唱等形式重新演绎经典唱段;高校场演出前增设“豫剧快闪秀”,融合街舞、电子音乐等元素,拉近传统戏曲与年轻人的距离。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