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光影戏剧网

豫剧古槐案第2集,古槐冤案再起波澜,真相究竟在何方?

清晨的古槐村被一层薄雾笼罩,村口那棵三百年的老槐树下,围着一圈神色凝重的村民,昨天傍晚发现的尸骨已经盖上了草席,但空气中似乎还弥漫着血腥味,李文远攥着从尸骨旁捡到的一块碎布,眉头紧锁——那布料质地粗糙,却是附近染坊才有的靛蓝色,而染坊的主人,正是村里的首富李员外。

豫剧古槐案第2集

“不能就这么算了!”人群中突然响起一声怒喝,是铁匠赵铁柱,他挥舞着拳头,“我侄儿前天还说要去李员外家讨工钱,人就不见了,这尸骨……八成就是他!”话音刚落,人群里一阵骚动,几个和李员外有旧怨的村民也跟着附和,眼看就要闹起来。

李文远赶忙上前拦住众人:“各位乡亲,尸骨未验,真相未明,不能妄下上文归纳!”他转头看向站在人群外围的李员外,对方一身锦缎长衫,手里捻着佛珠,脸上却不见半分悲伤,反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冷笑。“李员外,昨夜你可知情?”

李文远是村里的秀才,读过几句律法,平日里最是公道,李员外见他问话,慢悠悠地开口:“李秀才这话说的,我昨夜在家陪夫人打牌,整个院子都有人作证,怎么会和尸骨有关?”他顿了顿,目光扫过赵铁柱,“倒是有某些人,见不得村里安稳,想借机生事吧?”

赵铁柱气得脸通红:“你血口喷人!我侄儿老实巴交,怎么会生事?”眼看两人就要吵起来,村长拄着拐杖挤进来:“都少说两句!天一亮,就去县衙报官,让官府来查!”众人这才渐渐安静下来,但眼神里的疑云却越来越重。

午后的县衙大堂,知县王大人正昏昏欲睡,听到“古槐下发现尸骨”的案子,才打起精神,李文远带着几个村民呈上证据,那块靛蓝碎布被仔细包好,放在公案上,李员外也带着管家和几个家丁跪在堂下,一口咬定自己昨夜在家,绝无作案可能。

“李秀才,”王大人敲了敲惊堂木,“你说尸骨旁有这碎布,可有何凭据证明是李员外家的?”李文远一时语塞——他只是推测,并无实证,李员外趁机冷笑:“大人明鉴,这布料村里染坊都有,怎么能赖到我头上?说不定是凶手故意栽赃呢!”

豫剧古槐案第2集

王大人皱了皱眉,正要派人去查,堂外突然传来一阵喧哗,一个老妇人跌跌撞撞地跑进来,扑倒在堂前:“大人!小人要告李员外!”众人一看,竟是村东头的守槐人张伯,他六十多岁,头发花白,此刻却浑身发抖,手里紧紧攥着一块破旧的帕子。

“张伯,你何事告状?”王大人问道,张伯抬起头,老泪纵横:“大人,三十年前,我儿子也是死在这古槐树下!当时李员外的父亲为了霸占我家那块地,串通官府,说是我儿子失足落水,可我知道……是我儿子发现了李员外父亲私藏盐铁的证据,才被他们害死的!”他颤抖着展开手里的帕子,里面是一块染血的玉佩,“这是我儿子的遗物,上面有李家的家徽!”

堂下顿时一片哗然,李员外脸色大变,喝道:“张伯,你休要血口喷人!那玉佩分明是你伪造的!”张伯却突然提高了声音:“伪造?前天夜里,我亲眼看见李员外带着两个家丁,提着麻袋往古槐下走!我躲在树后,听见他们说‘处理干净,别留下痕迹’……那麻袋里装的,不就是人吗?”

李文远心中一动,上前扶住张伯:“张伯,你确定看清楚了?”张伯点头确定,又补充道:“那两个家丁,一个左脸有疤,是个瘸子,另一个……右手上少了一根手指!”这话一出,李员外身边的管家突然脸色惨白,下意识地往后缩了缩。

王大人见状,立刻命人将李员外和管家暂押后堂,又派人去传那两个家丁,傍晚时分,两个家丁被带到堂前,左脸有疤的瘸子正是李员外的管家,而另一个右手少了一根手指的,正是染坊的伙计刘二,面对人证物证,两人终于扛不住,一五一十地招了——原来,赵铁柱的侄子前几天在染坊做工时,无意中发现李员外私运官盐,便想报官,李员外为灭口,便将他杀害,尸体扔到了古槐下。

真相大白,赵铁柱抱着侄儿的尸骨痛哭失声,村民们也纷纷叫好,李员外和管家被押入大牢,只等秋后问斩,张伯看着儿子的遗物,老泪纵横,跪在堂前磕了三个响头:“谢谢大人,谢谢李秀才,为我儿讨回了公道!”

豫剧古槐案第2集

李文远走出县衙时,夕阳正落在古槐树上,枝叶在风中沙沙作响,仿佛在诉说着三十年的冤屈与今日的昭雪,他知道,这古槐下的案子虽然告一段落,但村里的平静,还需要更多人来守护。

主要人物关系表

角色 身份 与古槐案关联 性格特点
李文远 村秀才 发现关键线索,推动案件调查 正直、机智、有正义感
李员外 村首富 案件主谋,为私盐杀人灭口 贪婪、狠毒、仗势欺人
张伯 守槐人 目击者,其子三十年前被李家所害 胆小但为子复仇的决心
赵铁柱 铁匠 遇害者亲属,推动案件公开 刚烈、冲动、爱憎分明
王大人 县令 主审官,最终查明真相 明察秋毫、但有些优柔寡断

第2集关键事件时间线

时间 事件
辰时 村民在古槐下发现尸骨,李文远捡到靛蓝碎布
巳时 村中议事,李员外否认涉案,赵铁柱怀疑侄儿遇害
午时 李文远等报官,县衙开堂审案,李员外提供不在场证明
未时 张伯闯堂控诉李员外父亲三十年前罪行,出示染血玉佩
酉时 张伯指认李员外前夜抛尸,描述家丁特征,管家露出破绽
戌时 传唤涉案家丁刘二,二人招供,李员外伏法

相关问答FAQs

问:豫剧《古槐案》是否有真实历史原型?
答:虽然《古槐案》是虚构的剧目,但其创作背景借鉴了明清时期民间常见的“树神崇拜”引发的纠纷案例,在古代,古槐常被视为村落的守护神,围绕古槐的土地归属、祭祀权等争议时有发生,剧中“私盐案”则参考了历史上官盐私运的贪腐现象,融合了“包公案”式的公案元素,旨在通过小人物的命运折射民间正义与贪腐的斗争,体现了豫剧“接地气、重教化”的传统。

问:第2集中张伯为何三十年后才敢说出真相?
答:张伯的隐忍源于三十年前的血腥威胁,据剧中交代,李员外的父亲为霸占张家土地,不仅害死其子,还曾放言“若敢声张,全村遭殃”,张伯一介老农,无权无势,面对权势熏天的李家,只能选择隐忍,直到第2集,李员外再次作案,且李文远等村民坚持追查,让他看到“正义有望”,加之内心对儿子的愧疚与思念,才鼓起勇气站出来指证,这一情节既反映了古代普通百姓在强权面前的无奈,也展现了“邪不压正”的主题。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