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补天戏曲社成立于2018年,最初由几名热爱传统戏曲的大学生自发组建,如今已发展成为集京剧、越剧、昆曲、黄梅戏等多个剧种于一体的综合性戏曲社团,社团以“传承经典,创新演绎”为宗旨,既致力于传统戏曲的推广普及,也尝试融入现代元素让古老艺术焕发新生,每周的固定训练是社团的“日常必修课”,成员们从唱腔、身段、念白等基础学起,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打磨技艺,即使零基础的新人也能在循序渐进的训练中感受到戏曲的独特魅力。
社团的活动形式丰富多元,既有面向内部成员的技能提升训练,也有面向校园和社会的文化传播实践,日常训练安排如下表所示:
训练时间 | 参与人员 | |
---|---|---|
周一晚19:00-21:00 | 京剧基本功(唱腔、身段) | 全体成员,分基础班/进阶班 |
周三下午14:30-17:00 | 越剧流派唱腔练习(尹派、傅派等) | 越剧兴趣小组 |
周五晚18:30-20:30 | 昆曲身段与折子戏排练 | 昆曲专项成员 |
周六上午9:00-11:00 | 传统剧目化妆与服饰穿戴 | 演出组、道具组 |
除了常规训练,社团每年会策划多场主题演出,如“校园戏曲专场”“传统节日戏曲晚会”等,将《牡丹亭》《锁麟囊》《梁山伯与祝英台》等经典剧目搬上舞台,2022年,社团改编的青春版《白蛇传》融入现代音乐和舞台设计,在校内外引发热烈反响,演出视频在网络平台累计播放量超10万次,社团还积极走出校园,与社区、养老院合作开展“戏曲进万家”公益演出,用戏曲艺术传递温暖,让更多群体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zh补天戏曲社的成长离不开成员们的热情投入和指导老师的专业支持,社团特聘省京剧院的退休演员担任艺术指导,定期开展“戏曲大师课”,为成员们解析角色塑造、舞台表现等技巧,成员中既有来自中文系、音乐系的艺术特长生,也有来自理工科、外语学院的跨专业爱好者,不同背景的思维碰撞让社团在传承中不断探索创新,有成员尝试用京剧唱腔演绎流行歌曲,或用越剧旋律改编古诗吟唱,这些创新实践既保留了戏曲的韵味,又贴近年轻受众的审美需求。
经过多年发展,zh补天戏曲社已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亮丽名片,社团累计培养成员200余人,举办各类演出60余场,覆盖观众超2万人次,先后获得“校级优秀社团”“校园文化创新奖”等荣誉,社团计划开设“线上戏曲课堂”,通过短视频平台普及戏曲知识,并筹备跨校戏曲交流节,与更多高校戏曲社团联动,让传统艺术在青春校园中扎根生长,续写“补天”般的传承与创新故事。
FAQs
-
问:加入zh补天戏曲社需要具备戏曲基础吗?零基础可以加入吗?
答:不需要任何戏曲基础!社团欢迎所有对戏曲感兴趣的同学,无论是否有基础均可报名,针对零基础成员,社团会开设“入门训练营”,从戏曲的基本功(如压腿、踢腿、台步)、唱腔发声、简单身段等开始系统教学,帮助新人快速入门,成员可根据兴趣选择京剧、越剧等不同剧种方向,在循序渐进的训练中逐步提升技艺。 -
问:社团除了演出和训练,还有其他活动吗?
答:除了日常训练和舞台演出,社团还会定期举办丰富的主题活动,如“戏曲文化沙龙”(邀请戏曲学者分享历史背景、角色解析)、“戏曲服饰体验日”(成员可试穿戏服、学习头面佩戴)、“戏曲电影展映”(观看经典戏曲影片并交流观后感)等,社团还会组织外出观摩专业戏曲演出、参观戏曲博物馆等活动,让成员在实践中拓宽视野,加深对戏曲文化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