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光影戏剧网

豫剧打金枝全本唱词有哪些经典唱段与情感表达?

豫剧《打金枝》作为传统经典剧目,以唐代宗时期郭子仪父子与皇室的关系为背景,通过郭暧与升平公主的夫妻矛盾,展现了家国情怀与伦理纲常的深刻主题,全剧唱词生动鲜活,既有豫剧高亢激越的唱腔特点,又融入了生活化的口语表达,人物性格鲜明,情节跌宕起伏,深受观众喜爱,以下从剧目场次、人物唱段及剧情发展等方面,梳理全本唱词的核心内容。

豫剧打金枝全本唱词

场次 人物 唱词节选 剧情说明
寿堂风波 郭暧、升平公主 《寿宴对唱》 郭暧:“孤坐宫中把气生,思想起此事怒气冲,万岁寿诞摆酒宴,满朝文武庆升平。”
公主:“自从父王坐了龙庭,郭家父子掌朝中,我父皇封他代国公,我母后封为诰命封。”
郭子仪寿诞,满朝庆贺,升平公主因郭暧未提前请安而拒不出席,夫妻寿宴上争执,郭暧醉酒失手打公主。
金枝诉苦 升平公主、沈后 《金枝哭诉》 公主:“我本是金枝玉叶身,岂容他驸马无礼行,回宫来禀母把冤伸,定要郭暧把命抵。”
沈后:“我儿休要把气生,郭家父子有功勋,万岁面前好说话,夫妻之间要和顺。”
公主回宫向皇后哭诉被打,皇后以郭家功劳劝解,公主坚持让父皇做主,唐代宗怒而欲斩郭暧。
郭暧闯宫 郭暧、唐代宗 《闯宫辩理》 郭暧:“万岁爷怒斩郭暧臣,臣妻搬兵欺圣君,郭家开国功勋大,岂能容她任意行?”
唐代宗:“孤王金殿传口旨,要斩郭暧问罪名,你父功劳盖天地,朕也不能徇私情。”
郭暧闻讯闯宫辩解,言辞激烈,提及郭家开国功勋,唐代宗以国法为由暂不松口,矛盾升级。
夫妻对峙 郭暧、升平公主 《夫妻相认》 郭暧:“打金枝是我一时错,望公主恕我郭暧多,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
公主:“驸马说话太无情,夫妻之情何处寻?回宫去禀父王把理诉,看谁敢把我郭家欺。”
夫妻在宫中再次相遇,郭暧认错,公主仍赌气,两人互不相让,矛盾陷入僵局。
代宗调解 唐代宗、沈后 《金殿劝和》 唐代宗:“孤王金殿传口旨,文武百官听端的,郭家功劳莫小看,国丈府里要周全。”
沈后:“我劝公主放宽心,夫妻和顺胜千金,郭家世代忠良将,你父也要靠他们安邦定国。”
唐代宗与皇后共同调解,以国事为重劝公主顾全大局,郭子仪绑子上殿请罪,唐代宗顺势给台阶下。
和好团圆 郭暧、升平公主 《破镜重圆》 公主:“驸马请罪奴心软,夫妻和好比蜜甜,从今往后相敬重,白头偕老永不分。”
郭暧:“公主明达奴感激,从今相敬又相知,夫妻恩爱家国稳,郭家永保万年基。”
公主最终原谅郭暧,夫妻二人相认如初,唐代宗与皇后欣慰,全剧在团圆氛围中落幕。

《打金枝》的唱词在语言上兼具文采与通俗,如郭暧的唱词中“怒气不息出宫去,打她金枝问罪名”,直白地表现了其刚烈性格;公主的“我本是金枝玉叶身,岂容他驸马无礼行”,则凸显了皇室女子的娇纵与委屈,唱腔设计上,豫剧特有的“二八板”“慢板”“流水板”交替运用,如夫妻对峙时用快节奏的流水板表现矛盾冲突,和好团圆时用舒缓的二八板抒发情感,增强了戏剧感染力,剧中通过“打金枝”这一核心事件,既展现了皇室与功臣之间的微妙关系,又传递了“家和万事兴”的传统伦理观念,使其成为跨越时代的经典。

相关问答FAQs

豫剧打金枝全本唱词

问:《打金枝》中郭暧与升平公主的性格特点是什么?
答:郭暧性格刚烈正直,重情重义,因不满公主在寿宴上的骄纵而失手打金枝,事后虽有悔意但不肯轻易低头,体现了“郭家将”的忠勇家风;升平公主则娇纵任性,但内心善良,在被打后虽有委屈,最终在父皇母后的调解下理解丈夫,展现出从任性到成熟的变化,两人性格的碰撞与融合,构成了戏剧的核心冲突与看点。

问:豫剧《打金枝》的唱腔有何独特之处?
答:豫剧《打金枝》的唱腔以“豫东调”和“豫西调”为基础,郭暧的唱腔多用“豫东调”的高亢激越,如“孤坐宫中把气生”一句,通过甩腔和滑音表现其愤怒;公主的唱腔则多用“豫西调”的委婉细腻,如“自从父王坐了龙庭”一句,通过慢板和装饰音表现其委屈,剧中还融入了“哭腔”“笑腔”等特殊技巧,如公主哭诉时的哭腔,增强了情感表达的层次感。

豫剧打金枝全本唱词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