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香玉作为豫剧常派艺术的创始人,其演绎的《拷红》堪称豫剧经典中的经典,这张专辑不仅记录了她在《西厢记》中“红娘”一角的精湛表演,更浓缩了常派艺术“字正腔圆、刚柔并济”的精髓。《拷红》取材于元代王实甫的《西厢记》,讲述了红娘为崔莺莺与张生传递书信后,在老夫人面前据理力争、促成美好姻缘的故事,而常香玉通过细腻的唱腔与生动的表演,让红娘这一形象既有市井女子的机敏灵动,又具正义使者的果敢智慧,成为豫剧舞台上不可逾越的标杆。
专辑中的核心唱段将红娘的情感变化与剧情推进完美融合,开篇“在绣房我奉了小姐言命”,以舒缓的【慢板】展现红娘受命时的谨慎,唱腔中“言字”的拖腔如珠玉落盘,“命字”的收尾轻巧含蓄,尽显闺门旦的温婉;而“猛听得老母一声唤”则转入【二八板】,节奏陡然加快,“唤”字的高腔如裂帛之声,配合急促的锣鼓点,将红娘听闻老夫人召见时的紧张感渲染得淋漓尽致;“老夫人且息怒”的【快二八】更是常派艺术的巅峰体现,字字如珠、句句含情,既有对老夫人的恭敬,又有对崔张二人真情的维护,常香玉在此处运用“偷字”“闪板”等技巧,让唱腔既有逻辑性又不失灵动,将红娘的聪慧与勇敢刻画得入木三分。
下表展示了专辑中几段经典唱段的剧情节点与艺术特色:
唱段名称 | 剧情节点 | 艺术特色 |
---|---|---|
在绣房 | 红娘受命为崔张传信 | 【慢板】起腔,用“豫东调”的明亮音色,唱词细腻,节奏舒缓,铺垫人物心境 |
猛听得老母一声唤 | 老夫人召见红娘,质问传信之事 | 【二八板】转【快二八】,节奏由缓至急,真假声结合,“唤”字高腔穿透力强 |
老夫人且息怒 | 红娘据理力争,反驳老夫人 | 【快二八】为主,字字铿锵,运用“垛板”增强气势,唱腔中融入“口语化”表达,贴近人物身份 |
叫红娘 | 崔莺莺与张生重逢,红娘欣慰 | 【流水板】节奏明快,旋律轻快活泼,尾音上扬,展现红娘的成就感和喜悦情绪 |
常香玉在《拷红》中的表演,不仅唱腔技艺高超,更注重“以情带声”,她通过眼神、身段的配合,让红娘的形象立体鲜活:面对崔莺莺时,眼神中带着怜惜与鼓励;面对老夫人时,不卑不亢,身段挺拔如松,展现出底层女子的尊严与智慧,这种“唱、念、做、打”的完美融合,正是常派艺术“既有规矩又有自由”的体现,也为豫剧现代戏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借鉴。
这张专辑不仅是艺术珍品,更是豫剧传承的活教材,它让一代代观众感受到传统戏曲的魅力,也让常派艺术在新时代焕发生机,常香玉曾说“戏比天大,艺无止境”,而《拷红》专辑正是她对艺术执着追求的见证,其中蕴含的真情实感与艺术匠心,至今仍深深感染着每一位听众。
FAQs
-
问:常香玉的《拷红》与其他豫剧演员的版本有何不同?
答:常香玉的《拷红》以“常派”艺术为核心,唱腔上融合“豫东调”的明朗与“豫西调”的深沉,真假声转换自然,情感表达细腻入微;表演上强调“神似”,通过眼神、身段的细节刻画红娘的机敏与勇敢,形成“唱中有戏、戏中有情”的独特风格,区别于其他演员侧重程式化表演的特点。 -
问:《拷红》专辑中“叫红娘”唱段的唱词为何广为流传?
答:“叫红娘”唱段以口语化的唱词和明快的节奏著称,如“小姐呀,你若是真心和张生配,我红娘愿效犬马之劳”,既符合红娘的丫鬟身份,又充满生活气息,唱词朴实却情感真挚,常香玉的演绎更是将红娘的热心与俏皮展现得淋漓尽致,因此成为豫剧爱好者传唱的经典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