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光影戏剧网

京剧小生演员王鹏翔的艺术探索之路有何独特魅力与传承价值?

王鹏翔是当代京剧舞台上备受瞩目的叶派小生演员,他以俊朗的扮相、清亮的嗓音和细腻的表演,在传统与现代的交融中为京剧小生艺术注入了新的活力,作为京剧新生代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艺术之路既是对传统的坚守,也是对创新的探索,为这门古老艺术的传承与发展贡献着青春力量。

京剧小生演员王鹏翔

王鹏翔自幼受家庭熏陶喜爱京剧,10岁考入中国戏曲学院附中,开始了系统的京剧学习,在校期间,他主攻小生行当,师从张春华、毕高修、李宏图等名家,打下了坚实的唱念做打基础,2002年,他以优异成绩考入中国戏曲学院表演系,继续深造小生艺术,尤其专注于叶派小生的研习,叶派小生以潇洒飘逸、刚柔相济的风格著称,表演难度极大,王鹏翔凭借刻苦钻研,逐渐掌握了叶派“龙虎音”“雌雄音”的发声技巧,以及“翎子功”“扇子功”等绝活,为日后的艺术发展奠定了深厚根基。

2008年,王鹏翔正式加入国家京剧院,成为剧院青年团的骨干力量,多年来,他先后在《玉堂春》《白蛇传》《柳荫记》《凤还巢》《周仁献嫂》《罗成叫关》等经典剧目中担任主演,塑造了众多性格鲜明的小生形象,在《玉堂春》中,他饰演的王金龙既保留书生的儒雅,又融入了王侯的贵气,尤其在“三堂会审”一场中,通过眼神的流转和身段的配合,将人物内心的愧疚与深情展现得淋漓尽致;在《白蛇传》中,他塑造的许仙温文尔雅又重情重义,特别是在“断桥”一折中,与白素贞、小青的对手戏情感真挚,催人泪下;而在《罗成叫关》中,他则充分展现了叶派武小生的硬朗气质,高亢的唱腔与利落的身相相得益彰,将罗成被困城楼的悲愤与不屈演绎得入木三分,除了传统戏,王鹏翔还积极参与新编京剧的创作,如在《延安往事》中饰演革命青年欧阳山,他将传统小生的表演技巧与现代人物的情感表达相结合,赋予角色新的时代内涵,获得了观众与专家的一致好评。

在艺术特色上,王鹏翔的表演兼具“形”与“神”的统一,他扮相俊美,台风潇洒,无论是巾生、雉尾生还是武生,都能准确把握人物气质,唱腔上,他嗓音高亢清亮,吐字清晰,行腔圆润流畅,既保留了叶派“刚劲挺拔”的特点,又融入了细腻的情感处理,使唱腔更具感染力;念白上,他注重字头、字腹、字尾的清晰度,抑扬顿挫间富有韵律感,尤其在韵白中,既能体现小生的儒雅,又能传递人物的情绪变化;表演上,他身段规范,动作干净利落,尤其擅长运用翎子功和扇子功等技巧,如《凤还巢》中通过翎子的颤抖表现人物的激动,《柳荫记》中借助扇子的开合展现梁山伯的斯文与深情,这些技巧的运用并非炫技,而是为人物塑造服务,达到了“技为戏用”的境界。

王鹏翔的艺术成就不仅体现在舞台上,更体现在他对京剧传承的责任感上,作为国家京剧院的青年演员,他积极参与“京剧进校园”“京剧下基层”等公益活动,通过讲座、表演、互动教学等形式,向年轻观众普及京剧知识;他担任中国戏曲学院客座教授,将自己的经验传授给下一代,培养了一批京剧爱好者,他还尝试利用新媒体平台传播京剧,在短视频中分享小生表演技巧、剧目赏析等内容,让更多年轻人了解并喜爱京剧艺术。

京剧小生演员王鹏翔

王鹏翔艺术生涯重要节点

时间 重要事件
1995年 考入中国戏曲学院附中,开始系统学习京剧小生
2002年 考入中国戏曲学院表演系,师从李宏图等叶派名家
2008年 加入国家京剧院,成为青年团骨干演员
2012年 凭借《周仁献嫂》获得全国青年京剧演员电视大赛金奖
2015年 在国家大剧院举办个人京剧专场演唱会
2018年 主演新编京剧《延安往事》,获中国京剧艺术节表演奖
2021年 受聘为中国戏曲学院客座教授,投身京剧教育

作为新时代的京剧演员,王鹏翔始终秉持“守正创新”的理念,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勇于探索,努力让京剧小生艺术在当代焕发新的光彩,他的艺术实践不仅为观众带来了美的享受,也为京剧的传承与发展注入了新的希望,相信在未来的舞台上,他会以更多优秀的作品回馈观众,为京剧艺术的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

相关问答FAQs

问:王鹏翔在表演叶派小生时,如何平衡传统技巧与人物情感的表达?
答:王鹏翔认为,传统技巧是京剧表演的根基,但技巧必须服务于人物塑造,他在排练中会先深入理解人物的性格、身份和情感,再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技巧,在《罗成叫关》中,他通过“蹉步”“僵尸”等技巧表现罗成中箭后的痛苦,但这些动作的幅度和节奏都经过调整,以突出人物的悲愤而非单纯炫技;而在《玉堂春》中,他则减少技巧的使用,用细腻的唱腔和念白传递王金龙的愧疚与深情,他强调“技为戏用”,只有让技巧与情感融为一体,才能塑造出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

京剧小生演员王鹏翔

问:王鹏翔在推广京剧艺术方面,有哪些创新的做法?
答:王鹏翔在推广京剧时注重“传统与现代结合”,他积极参与线下公益活动,如“京剧进校园”活动中,通过“体验式教学”让学生穿上戏服、学习简单的身段,增强互动性;他利用新媒体平台开设“王鹏翔说京剧”短视频专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小生行当的知识,分享幕后排练故事,甚至将经典剧目片段改编成适合短视频传播的短剧,他还尝试跨界合作,如与流行音乐人合作京剧元素的歌曲,让京剧以更贴近年轻人的方式走进大众视野。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