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光影戏剧网

柳州市戏曲学院是否为正规院校?其戏曲专业教学有何特色之处?

柳州市戏曲学院作为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唯一一所以戏曲艺术教育为核心的高等职业院校,自1985年建校以来,始终扎根西南地区丰富的民族文化土壤,以“传承国粹、弘扬地方戏曲、培养复合型艺术人才”为办学宗旨,逐步发展成为集戏曲表演、创作、研究及社会服务于一体的特色艺术教育基地,学院坐落于柳市中心城区,毗邻柳江,校园环境兼具传统韵味与现代气息,拥有专业排练厅、小剧场、戏曲服饰博物馆、数字化录音棚等教学设施,为戏曲人才培养提供了坚实的硬件支撑。

柳州市戏曲学院

在办学定位上,学院始终坚持“立足柳州、服务广西、辐射西南、面向东南亚”,既注重戏曲传统艺术的薪火相传,又积极探索新时代戏曲教育的发展路径,作为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重要基地,学院深度融入地方文化生态,将桂剧、彩调、壮剧等广西代表性剧种作为教学核心,同时兼顾京剧、昆曲等全国性剧种的基础教育,形成了“以地方特色为根,以传统戏曲为本,以创新实践为翼”的办学格局,近年来,学院响应国家“戏曲进校园”“文化润疆”等号召,积极拓展社会服务职能,年均开展惠民演出超50场,培训基层戏曲爱好者1000余人次,成为推动区域戏曲文化普及与传承的重要力量。

专业设置与课程体系是学院人才培养的核心,围绕戏曲艺术产业链需求,学院开设戏曲表演、戏曲音乐、戏曲编剧、舞台美术设计、戏曲数字媒体技术等5个专业方向,构建了“专业基础课+专业技能课+实践工作坊+行业项目实训”的四维课程体系,戏曲表演专业细分桂剧、彩调、壮剧三个方向,实行“一对一”师徒制教学,聘请国家一级演员、非遗传承人担任兼职教师,确保传统表演技艺的原汁原味传承;戏曲音乐专业侧重地方戏曲乐器演奏(如广西文场乐器、壮剧马胡等)与作曲编配,与广西桂剧院、柳州彩调剧团等共建“订单式”培养班;戏曲编剧专业则立足柳州多民族文化背景,开设“少数民族戏曲创作”特色课程,鼓励学生挖掘本地民间故事、传说进行剧本创作,为直观展示专业设置与培养方向,特整理如下:

专业方向 核心课程 培养目标
戏曲表演(桂剧) 桂剧唱腔、身段技巧、经典剧目(《梁祝》《抢伞》等)、角色塑造 培养具备桂剧表演能力,能胜任专业院团、文化传播机构的复合型表演人才
戏曲表演(彩调) 彩调小调、扇子功、矮步、彩调剧《王三打鸟》《阿三戏公爷》等剧目研习 掌握彩调“丑、旦、生”行当表演特色,传承“轻松活泼、生活气息浓郁”的彩调艺术
戏曲音乐 戏曲乐理、广西文场乐器演奏、戏曲作曲、剧目配器 培养戏曲乐队伴奏、音乐创作及音乐制作人才,服务地方戏曲院团音乐创作需求
戏曲编剧 戏剧剧本写作、少数民族文化概论、戏曲史论、创意编剧工作坊 具备独立创作戏曲剧本能力,能从事戏曲创作、文化传播及艺术管理等工作
舞台美术设计 戏曲服装设计、灯光技术、化妆造型、舞台绘景、数字舞台建模 培养戏曲舞台视觉设计人才,兼顾传统戏曲美学与现代舞台技术融合

师资队伍是学院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学院现有教职工87人,其中专任教师62人,高级职称占比35%,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教师占比48%,形成了一支由“戏曲表演艺术家+高校理论教师+行业技术专家”组成的教学团队,学院特聘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桂剧表演艺术家沈桂吉,彩调非遗传承人杨爱民等担任客座教授,定期开展大师课;同时与柳州演艺集团共建“双师型”教师培养基地,安排专业教师赴院团实践锻炼,确保教学内容与行业需求无缝对接,近年来,教师团队主持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12项,出版《桂剧表演程式研究》《彩调音乐概论》等学术专著8部,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教学与科研能力同步提升。

教学成果方面,学院始终坚持以赛促教、以演促学,学生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国戏曲“小梅花”奖、广西戏剧展演等赛事中屡获佳绩,近三年,获国家级奖项8项、省级奖项32项,其中2022级戏曲表演专业学生李明在第十三届中国戏曲“小梅花”比赛中凭借桂剧《打神告庙》获金奖,成为广西首位获此殊荣的职业院校学生,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五年保持在95%以上,主要进入广西桂剧院、柳州彩调剧团、云南壮剧团等专业文艺院团,以及中小学、文化宫等教育机构,部分学生自主创办戏曲工作室,成为基层戏曲文化传播的“火种”。

柳州市戏曲学院

校园文化建设中,学院注重营造“沉浸式”戏曲育人氛围,每年举办“戏曲文化艺术节”“非遗传承周”等活动,通过经典剧目展演、名家讲座、戏曲工作坊等形式,让学生在实践体悟中深化对戏曲艺术的理解,2023年,学院创排的原创壮剧《百鸟衣》入选“全国地方戏精粹展演”,并赴东南亚开展文化交流,让广西戏曲艺术走向国际舞台,学院戏曲服饰博物馆收藏明清以来戏曲服饰、道具300余件,其中清代“蟒袍”“靠旗”等珍贵文物为研究西南地区戏曲服饰演变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

作为柳州文化名片之一,柳州市戏曲学院始终肩负着“为党育人、为文化铸魂”的使命,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服务地方文化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学院将继续深化产教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努力建设成为西南地区一流、全国有影响力的戏曲特色院校,为戏曲艺术的薪火相传注入源源不断的青春力量。

相关问答FAQs

Q1:柳州市戏曲学院的特色专业是什么?有哪些独特的培养方式?
A:柳州市戏曲学院最具特色的专业为戏曲表演(细分桂剧、彩调方向)和戏曲音乐,培养方式上,一是实行“师徒制”教学,由非遗传承人、国家一级演员亲自授课,确保传统技艺的精准传承;二是推行“订单式”培养,与广西桂剧院、柳州彩调剧团等共建实训基地,学生入学即签订实习就业协议,参与院团日常排练与演出;三是注重“非遗活态传承”,将桂剧、彩调等地方剧种的历史渊源、文化内涵融入课程,开设“地方戏曲方言课”“传统剧目口传心授工作坊”,强化学生对戏曲文化的认同感与表现力。

柳州市戏曲学院

Q2:毕业生主要就业方向有哪些?学院如何支持学生职业发展?
A:毕业生就业方向主要包括:①专业文艺院团(如广西桂剧院、各市级彩调剧团、壮剧团等),担任演员、伴奏员、舞台设计等;②教育领域,在中小学、职业院校担任戏曲教师,或参与“戏曲进校园”项目;③文化行业,在文化馆、非遗保护中心、文化传媒公司从事戏曲策划、传播、管理等工作;④自主创业,开设戏曲工作室、培训机构等,学院职业发展支持举措包括:建立“校企合作就业联盟”,定期举办专场招聘会;开设“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课”,邀请行业专家分享经验;设立“戏曲创新创业孵化基地”,为学生提供项目孵化、资金对接等服务,助力毕业生实现高质量就业。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