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眉户,作为陕西地方戏曲的重要剧种之一,以其贴近生活的唱词、婉转悠扬的曲调以及浓郁的乡土气息,深受西北地区民众的喜爱,而“陕西i戏曲眉户”则是在传统眉户艺术基础上,结合现代数字技术与传播理念,为这一古老剧种注入新活力的重要探索,既保留了眉户的文化基因,又通过创新手段实现了传承与发展的突破。
眉户艺术的历史可追溯至明清时期,最初源于陕西民间流行的“小曲”“清唱”,后吸收了陕西民歌、说唱、戏曲等多种艺术元素,逐渐形成独特的戏曲形式,其名称由来,一说源于眉县、户县(今鄠邑区)一带的民间曲调,故称“眉户”;二说因早期多由盲艺人用三弦伴奏演唱,“盲”与“眉”谐音,遂得此名,眉户的唱腔属联曲体,由众多曲牌联缀而成,常用的有“月调”“剪剪花”“哭长城”“劳子”等数十个,旋律或欢快活泼,或哀婉悲切,节奏明快,极具感染力,表演形式上,眉户以小戏见长,题材多取自民间生活,如《张连卖布》《安安送米》《梁秋燕》等,通过平凡人物的命运故事,展现普通人的喜怒哀乐,语言质朴生动,充满生活情趣,被誉为“陕味的百科全书”。
进入21世纪,传统戏曲面临观众老龄化、传播渠道单一等挑战,眉户艺术也不例外,为破解这一难题,“陕西i戏曲眉户”应运而生,其核心在于以“i”(信息化、智能化、互动化)为抓手,推动眉户艺术的数字化保护、创新性传播与活态化传承,在数字化保护层面,陕西启动了“眉户艺术数字化工程”,通过高清录像、音频采集、3D建模等技术,对经典剧目、老艺人表演、传统服饰道具等进行系统记录,建立“眉户数字资源库”,该资源库已收录《梁秋燕》《十二把镰刀》等200余部经典剧目,以及200余小时的老艺人访谈影像,为眉户艺术的保存与研究提供了珍贵的一手资料。
在创新性传播方面,“陕西i戏曲眉户”打破了传统剧场演出的局限,构建了“线上+线下”融合的传播矩阵,线上,依托“陕西戏曲云”平台、抖音、B站等新媒体渠道,推出“眉户戏码天天看”“名家教唱眉户”等栏目,观众可随时点播经典剧目、学唱眉户选段,抖音话题#眉户戏挑战赛 播放量超5亿次,吸引了大量年轻用户参与,通过“翻唱+创意表演”的形式,让眉户唱段以短视频形式走红,线下,则结合“戏曲进校园”“进社区”“进乡村”活动,开展“沉浸式眉户体验”项目,通过VR技术让观众“走进”戏台,体验化妆、穿戴戏服、学唱简单唱段,增强互动性与参与感,陕西还开发了眉户主题的数字藏品、表情包、文创产品,如以《梁秋燕》人物形象设计的卡通盲盒、印有眉户曲谱的笔记本等,让眉户艺术融入日常生活,拉近与年轻群体的距离。
“陕西i戏曲眉户”的实践不仅拓展了眉户的传播边界,更推动了艺术形式的创新,在剧目创作上,数字技术为传统眉户注入了新的表现力,新编眉户剧《丝路之声》运用全息投影技术,将大漠驼队、长安盛景等场景搬上舞台,配合眉户唱腔,营造出古今交融的视觉体验;在音乐创作中,作曲家尝试将电子音乐、摇滚元素与传统眉户曲牌融合,为《张连卖布》等经典剧目重新编曲,既保留了原曲的韵味,又增添了现代感,这些创新尝试,让眉户艺术在保持“乡土本色”的同时,呈现出更丰富的时代风貌。
从文化价值来看,“陕西i戏曲眉户”不仅是对传统戏曲的保护与传承,更是对陕西地域文化的弘扬,眉户作为关中文化的载体,其唱词中蕴含着陕西民众的生活智慧、道德观念与情感表达,如《安安送米》中倡导的孝道,《梁秋燕》中展现的婚姻自主观念,至今仍具有现实意义,通过数字化手段,这些文化内涵得以突破地域限制,向更广泛的受众传播,增强了陕西文化的认同感与影响力。“i戏曲”模式也为其他地方戏曲的传承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推动了中国戏曲艺术的整体创新发展。
“陕西i戏曲眉户”在推进过程中仍面临一些挑战,数字化内容同质化现象较为突出,部分线上平台缺乏深度策划;年轻观众的培养仍需加强,如何让“流量”转化为“留量”,是未来需要解决的问题;传统技艺与数字技术的融合需进一步深化,避免过度依赖技术而忽视艺术本质,对此,业内人士建议,未来应加强内容原创性,挖掘更多贴近时代生活的眉户题材;深化校企合作,培养既懂戏曲又懂数字技术的复合型人才;注重传统剧目的“创造性转化”,在保留核心艺术特色的基础上,进行适度创新,让眉户艺术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强的生命力。
“陕西i戏曲眉户”是传统艺术与现代科技碰撞出的创新成果,它以“i”为媒,让古老的眉户艺术在数字时代“活”了起来、“走”了出去,这种传承与创新并重的发展路径,不仅为眉户艺术注入了新活力,也为中国戏曲的守正创新提供了生动范例,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与传播理念的持续更新,眉户艺术必将以更丰富的形式、更广泛的受众,继续书写其作为“陕味瑰宝”的精彩篇章。
相关问答FAQs
Q1:眉户和秦腔都是陕西戏曲,两者主要区别是什么?
A1:眉户与秦腔虽同属陕西戏曲,但在艺术风格、唱腔体系和表演形式上差异显著,秦腔被称为“中国戏曲活化石”,唱腔高亢激越,以板式变化体为主,表演重唱功与做功,多演绎历史大戏,风格粗犷豪放;而眉户唱腔婉转细腻,以联曲体为主,曲牌丰富,多表现民间生活小戏,语言质朴通俗,风格贴近生活,更具“乡土气息”,秦腔伴奏以板胡、梆子为主,眉户则常用三弦、板胡、笛子等,更富民间小调的韵味。
Q2:“陕西i戏曲眉户”如何吸引年轻观众?
A2:“陕西i戏曲眉户”主要通过三方面吸引年轻观众:一是内容创新,将传统眉户与流行文化结合,如推出眉户唱段翻唱、戏曲动画、短视频挑战赛等,降低观看门槛;二是互动体验,通过VR、AR等技术打造“沉浸式观剧”场景,开展“线上学唱”“虚拟角色互动”等活动,增强参与感;三是跨界传播,联合文创产品、游戏、影视等领域,开发眉户主题周边,如在游戏中植入眉户服饰、在综艺节目中设置戏曲表演环节,让眉户艺术以更时尚的面貌触达年轻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