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胜素作为当代京剧程派艺术的杰出代表,国家京剧院一级演员,梅兰芳京剧团团长,以其深厚的艺术造诣和卓越的舞台表现力,成为京剧界公认的“程派皇后”,从艺四十余年来,她深耕程派艺术,不仅完整继承了程砚秋先生创立的程派精髓,更在传承中融入个人理解,形成了幽咽婉转、刚柔并济的表演风格,其艺术生涯涵盖传统经典、新编历史剧及现代京剧,剧目体系丰富多元,堪称一部活的“程派艺术百科全书”。
李胜素的艺术生涯始于河北保定,1976年考入河北省艺术学校京剧科,主攻青衣,1981年毕业后分配至河北省京剧院,1987年正式拜入程派名家王吟秋门下,成为程派第三代传人,1991年考入中国戏曲学院表演系研究生班,系统学习京剧理论与表演实践,后调入中国国家京剧院,与于魁智搭档成为黄金搭档,长期领衔主演《锁麟囊》《春闺梦》《贵妃醉酒》《霸王别姬》等经典剧目,她的表演兼具程派的“深沉含蓄”与梅派的“雍容华贵”,在程派“声、情、美、永”的艺术追求基础上,更强调人物内心的细腻刻画,形成了“以情带声、声情并茂”的独特风格。
在剧目创作与积累上,李胜素的“全集”可分为传统经典剧目、新编历史剧、现代京剧及折子戏专场四大类,几乎涵盖了程派所有代表性剧目,并有多部新编作品成为程派新经典,传统经典剧目中,她以《锁麟囊》为标杆,将薛湘灵从“富家千金”到“落魄难妇”的心理转变演绎得层次分明,尤其是“春秋亭外风雨暴”的唱段,既保留了程派“脑后音”“擞音”的技法,又通过气息控制展现人物从骄纵到悲悯的蜕变,成为该剧目当代最具权威的诠释版本;《春闺梦》中,她以水袖功与身段表现梦境的虚幻与现实的残酷,“被纠缠惊扰了梦魂颠倒”等唱段将张氏的哀怨与痴情渲染到极致,被誉为“最具古典悲剧美的程派演绎”;《梅妃》则恢复了程砚秋先生失传多年的剧目,她通过“太液芙蓉未央柳”等唱段的重新整理,让程派“婉约派”风格重焕光彩。
新编历史剧方面,李胜素勇于突破,主演了《江姐》《党的女儿》《七夕情缘》等多部新编剧目,在传统程腔基础上融入现代音乐元素,拓展了程派艺术的表现边界。《党的女儿》中“万里春色满家园”的唱段,将程派的幽咽与革命者的豪情结合,成为京剧现代戏的经典唱段;《七夕情缘》则以传统程腔演绎爱情悲剧,在保留程派“悲剧美”的同时,通过舞台呈现的创新吸引年轻观众,现代京剧《红灯记》中,她饰演的李铁梅虽非程派本行,却通过“听奶奶讲革命英雄的故事”等唱段的程派化处理,展现了跨行当表演的深厚功力。
折子戏专场是李胜素艺术成就的重要体现,她整理演出的《三击掌》《武家坡》《大登殿》《四郎探母》《宇宙锋》等折子戏,几乎囊括了青衣行当的所有核心技巧,宇宙锋》中,她通过“反二黄”唱段的起伏跌宕,表现赵艳容的“装疯卖傻”,水袖的“抖、挑、扬、翻”精准对应人物情绪变化,被戏剧评论家赞为“程派身段活教材”;《四郎探母》中的“叫小番”唱段,她突破程派女性声线的局限,融入老生“苍劲”的音色,将杨四郎的悲愤与无奈展现得淋漓尽致,成为跨界表演的典范。
李胜素的艺术成就不仅体现在舞台表演,更在于程派艺术的传承与推广,她长期致力于京剧进校园、下基层活动,每年举办数十场讲座与示范演出,培养青年演员数十人;作为梅兰芳京剧团团长,她策划“程派经典系列演出”“青年演员扶持计划”,推动程派艺术年轻化;她还多次赴海外演出,将《锁麟囊》《贵妃醉酒》等剧目带到纽约、伦敦、巴黎等国际舞台,让世界领略京剧程派的艺术魅力,其艺术成就先后获得第十九届中国戏剧梅花奖、第三届全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评比展演一等奖、文化和旅游部“文华表演奖”等多项荣誉,并被授予“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称号。
以下是李胜素代表剧目分类表(部分):
剧目类型 | 代表剧目 | 行当 | 艺术特色 |
---|---|---|---|
传统经典 | 《锁麟囊》《春闺梦》《梅妃》《青霜剑》《荒山泪》 | 程派青衣 | 继承程派“幽咽婉转、刚柔并济”唱腔,注重人物内心刻画,身段与声腔高度统一 |
新编历史剧 | 《党的女儿》《江姐》《七夕情缘》《谢瑶环》 | 程派青衣 | 融入现代音乐元素,拓展程派表现边界,兼具传统程腔与时代精神 |
折子戏专场 | 《三击掌》《武家坡》《大登殿》《宇宙锋》《四郎探母》《霸王别姬》 | 青衣 | 涵盖青衣行当核心技巧,身段、水袖、唱腔俱佳,被誉为“程派活教材” |
梅派经典 | 《贵妃醉酒》《霸王别姬》《穆桂英挂帅》《天女散花》 | 梅派青衣 | 兼容梅派雍容华贵与程派深沉含蓄,展现跨流派表演能力 |
现代京剧 | 《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程派改编版) | 现代行当 | 在传统程腔基础上融入现代戏剧元素,推动京剧现代戏创新发展 |
李胜素的京剧艺术,是程派百年传承的重要见证,也是当代京剧创新发展的典范,从传统经典的精准复刻,到新编剧目的大胆突破,从舞台表演的精益求精,到艺术传承的无私奉献,她用一生的坚守与探索,让程派艺术在新时代焕发出蓬勃生机,她的“全集”不仅是剧目的简单集合,更是一部记录程派艺术传承脉络、展现京剧艺术生命力的“活态教科书”,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艺术财富。
FAQs
Q1:李胜素的程派唱腔有哪些独特之处?
A:李胜素的程派唱腔在继承程砚秋先生“幽咽婉转、若断若续、含蓄深沉”的基础上,融入个人对人物情感的理解,形成了“声情并茂、刚柔并济”的风格,其特点包括:一是“脑后音”与“擞音”的精准运用,使唱腔具有穿透力;二是气息控制张弛有度,既能表现“悲愤凄厉”的悲剧张力(如《锁麟囊》“一霎时把七情俱以昧尽”),又能展现“含蓄内敛”的闺阁情思(如《春闺梦》“被纠缠惊扰了梦魂颠倒”);三是注重“字正腔圆”,通过“吐字如珠”的咬字技巧,让唱腔既有旋律美,又具叙事性,形成“唱中有情、情中有戏”的艺术效果。
Q2:李胜素在传承京剧艺术方面做了哪些具体工作?
A:李胜素对京剧艺术的传承体现在“教学、推广、创新”三个维度:教学上,她担任中国戏曲学院客座教授,收徒十余名,通过“一对一口传心授”培养程派新人,并创办“李胜素京剧工作室”,定期举办青年演员培训班;推广上,她发起“程腔雅韵”全国巡演,深入基层、校园演出超500场,策划“京剧进校园”系列活动,编写《程派表演入门》教材;创新上,她推动程派与现代艺术融合,如与交响乐团合作《程派交响演唱会》,创排沉浸式京剧《梦锁麟囊》,让传统艺术以新形式走进大众生活,她还担任梅兰芳京剧团团长,推出“青年扶持计划”,为年轻演员提供舞台实践机会,推动京剧人才梯队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