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光影戏剧网

老一代京剧大全收录了哪些经典名段与名家?

京剧作为国粹,其艺术体系在清末民初逐渐成熟,离不开老一代艺术家的奠基与开拓,他们从徽汉调融合中汲取养分,在唱念做打中锤炼技艺,不仅塑造了众多经典舞台形象,更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流派,为后世京剧发展树立了丰碑,这些老一代艺术家,如老生行的程长庚、谭鑫培,旦行的梅兰芳、尚小云,净行的金少山,丑行的萧长华等,共同构成了京剧艺术的“黄金一代”,他们的艺术实践与理论探索,至今仍是京剧传承的宝贵财富。

老一代京剧大全

老生行当是京剧的“脊梁”,早期以“老生三鼎甲”——程长庚、余三胜、张二奎为代表,程长庚(1811-1880),安徽潜山人,被誉为“徽班领袖”,其唱腔融合徽调的苍劲与汉调的委婉,表演注重“以情带声”,塑造的伍子胥、鲁肃等角色,气度恢宏,被誉为“老生正宗”,余三胜(1802-1866),湖北罗田人,以“花腔”见长,将汉调的“襄阳腔”融入京剧,代表作《捉放曹》《定军山》,为谭派的形成奠定基础,张二奎(1814-1864),北京人,嗓音高亢,表演质朴,开创“奎派”,代表作《金水桥》《打金砖》,至清末,谭鑫培(1847-1917)集众家之长,创立“谭派”,唱腔细腻婉转,念白抑扬顿挫,表演“神似”重于“形似”,被尊为“伶界大王”,其《定军山》《空城计》《桑园寄子》等剧目,至今仍是老生行的必修课,谭派之后,余叔岩、马连良、言菊朋等各成大家,皆受其影响。

旦角艺术在老一代艺术家手中绽放异彩,早期陈德霖(1862-1930)是“青衣泰斗”,嗓音清亮,“四功五法”严谨,为梅兰芳、程砚秋等启蒙老师,王瑶卿(1881-1954)更是承前启后的关键人物,打破青衣、花旦、刀马旦的界限,创“云手步”“倒呛”等身段,被誉为“通天教主”,直接培育了“四大名旦”,梅兰芳(1894-1961)的“梅派”雍容华贵,唱腔圆润流畅,表演“无声不歌,无动不舞”,《贵妃醉酒》《霸王别姬》《宇宙锋》等剧目,将旦角艺术推向极致,更将京剧带向世界,尚小云(1900-1976)的“尚派”刚健婀娜,“铁嗓铜喉”著称,《二进宫》《昭君出塞》中,唱腔高亢激越,身段矫健,尽显巾帼气概,程砚秋(1904-1958)的“程派”幽咽婉转,“脑后音”独特,《锁麟囊》《荒山泪》中,以声传情,塑造了众多悲情女性形象,荀慧生(1899-1962)的“荀派”活泼俏丽,“念白如唱”,《红娘》《金玉奴》中,将花旦的灵动与闺门旦的温婉结合,开创“荀派花旦”新风。

净角,俗称“花脸”,以“架子花”“铜锤花”见长,金少山(1882-1948)是“金派”铜锤花脸的开创者,嗓音如“铜钟”般洪亮,表演气势磅礴,与梅兰芳合演的《霸王别姬》中,项羽形象威猛悲壮,成为经典,郝寿臣(1886-1961)的“郝派”架子花脸,以“架子功”著称,《群英会》中的曹操、《李七长亭》中的李七,性格鲜明,神形兼备,侯喜瑞(1892-1966)则精于“衰派”,表演细腻,《盗御马》中的窦尔墩、《芦花荡》中的张飞,将花脸的粗犷与细腻结合,独树一帜。

老一代京剧大全

丑角是京剧中的“味精”,老一代艺术家以“丑中见美”著称,萧长华(1878-1967)是丑角艺术的大师,文武兼备,方巾丑、袍带丑、茶衣丑皆精,《群英会》中的蒋干、《女起解》中的崇公道、《连升店》中的王利发,表演诙谐而不轻浮,深刻而不刻薄,被誉为“丑角圣人”,叶盛章(1912-1966)以武丑见长,《三岔口》《时迁偷鸡》中,翻扑腾跃,身轻如燕,开创“叶派武丑”。

行当 代表人物 艺术特色 代表剧目
老生 程长庚 徽汉融合,沉雄古朴 《昭关》《文昭关》
老生 谭鑫培 革新唱腔,细腻传神 《定军山》《空城计》
老生 马连良 潇洒飘逸,新马派 《赵氏孤儿》《借东风》
旦角 梅兰芳 雍容华贵,歌舞并重 《贵妃醉酒》《霸王别姬》
旦角 程砚秋 幽咽婉转,声情并茂 《锁麟囊》《荒山泪》
净角 金少山 铜锤花脸,嗓音洪亮 《霸王别姬》《锁五龙》
丑角 萧长华 丑中见美,文武兼备 《群英会》《女起解》

老一代京剧艺术家的成就,不仅在于精湛的技艺,更在于他们对京剧艺术的执着与创新,他们扎根传统,勇于突破,将徽调、汉调、昆曲等元素熔于一炉,形成了京剧独特的艺术体系,他们的舞台实践与理论归纳,为后世留下了《京剧丛刊》《梅兰芳舞台艺术》等珍贵文献,至今仍是京剧演员学习的范本,当我们聆听谭鑫培的唱片,欣赏梅兰芳的影像,仍能感受到那份穿越时空的艺术魅力,这正是老一代艺术家留给我们的不朽遗产。

FAQs

老一代京剧大全

问:老一代京剧艺术家的艺术成就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流派开创,如谭派老生、梅派旦角等,形成各具特色的艺术风格,推动京剧“流派纷呈”的繁荣局面;二是表演体系完善,将唱念做打规范化,提炼“四功五法”,形成严谨的训练体系;三是剧目传承与革新,整理改编传统戏(如《定军山》《贵妃醉酒》),创作新戏(如《锁麟囊》《荒山泪》),丰富京剧舞台;四是国际影响,梅兰芳等艺术家将京剧推向世界,通过访演出让国际社会认识中国戏曲美学,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

问:如何欣赏老一代京剧艺术家的表演?
答:可从“唱念做打”四方面入手:听唱腔的韵味与技巧,如谭鑫培的“脑后音”、梅兰芳的“水磨腔”,体会字正腔圆、声情并茂;听念白的节奏与情感,如萧长华的京白抑扬顿挫、王瑶卿的韵白婉转,感受语言的表现力;看做打的身段与技巧,如程砚秋的水袖功、金少山的“架子功”,体会“形神兼备”的表演美学;同时结合剧情与人物性格,理解京剧“虚实结合”的特点(如以鞭代马、以桨代船),在“程式化”表演中感受艺术的真实与灵动。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