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光影戏剧网

戏曲小常宝歌词

在京剧艺术的璀璨星河中,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无疑是浓墨重彩的一笔,这部诞生于1960年代的经典剧目,以革命现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手法,将解放战争时期东北剿匪的故事搬上戏曲舞台,而其中“小常宝”唱段更是凭借真挚的情感、鲜明的形象和深刻的内涵,成为几代观众心中难以磨灭的记忆,小常宝作为剧中核心角色之一,是猎户之女,幼年因座山匪祸家破人亡,被掳上威虎山,在土匪窝中长大,她的歌词不仅是个人命运的泣血诉说,更是旧社会底层人民苦难与反抗的集中体现。

戏曲小常宝歌词

唱段背景与剧情脉络

“小常宝”唱段出现在《智取威虎山》第四场“定计”中,杨子荣乔装成“胡标”,假意投奔座山雕的匪帮,在威虎山大厅与土匪周旋,此时被掳上山的小常宝被迫为匪徒斟酒,杨子荣敏锐察觉到她的异常身份与隐忍的仇恨,以江湖暗语试探,小常宝在确认杨子荣是解放军后,终于鼓起勇气倾诉衷肠,这段唱段以“只盼着深山出太阳”为核心,串联起她破碎的童年、血海深仇,以及对解放军的殷切期盼,既推动了杨子智取威虎山的剧情发展,也深刻揭示了“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人民”的主题。

的多维解析

小常宝的歌词以第一人称视角展开,语言质朴却饱含张力,通过“忆苦—控诉—盼归”的情感递进,塑造了一个在苦难中觉醒的少女形象。

(一)身世之痛:破碎童年的血泪记忆

歌词开篇以“小常宝,年方一十八”点明年龄,却紧接着“自幼儿父被害,娘亲也遭殒命”,寥寥数语勾勒出命运的残酷,旧社会底层人民在匪患与压迫下的苦难被浓缩为“座山雕杀人放火霸占深山”,而“娘把儿紧紧抱在怀中,含泪悲声唤娇儿”的细节,则通过母亲的临终嘱托,强化了小常宝与旧仇的不可分割性,这里的“深山”既是地理上的威虎山,更是象征黑暗统治的牢笼,而“只盼着深山出太阳”的“盼”,正是对打破黑暗的最初渴望。

(二)仇恨之火:对压迫者的血泪控诉

歌词中“我生长在深山里,离城十里路又八”“数九寒冬冷风刮,穿的是破衣裳,吃的黄米饭”等句,以白描手法展现小常宝在匪帮中的非人生活。“黄米饭”本为粗粝粮食,却因“破衣裳”与“冷风刮”的对比,更显生存之艰,而“三年前把爹害,从此深山把家安”的“安”字,实则是被掳的无奈与屈辱,字里行间充满对座山雕“杀人放火”的血泪控诉,这种仇恨不是抽象的愤怒,而是具体到“爹被害”“娘殒命”的个人创伤,具有直击人心的情感力量。

(三)希望之光:对解放军的深情期盼

唱段后半部分情感转向明朗,“盼来了救星共产党,人民的救星是毛主席”直接点明主题,小常宝将解放军称为“救星”,既是对杨子荣身份的确认,更是对革命力量的信任,她唱道“我一心打土匪,为我爹娘报仇冤,盼星星,盼月亮,只盼着深山出太阳”,通过“盼星星,盼月亮”的叠用,强化了期盼的漫长与迫切,而“深山出太阳”的比喻,则将个人命运与革命胜利紧密相连——太阳象征解放,只有打破匪帮的统治,才能迎来光明,这种从“个人复仇”到“阶级解放”的升华,使歌词超越了个人悲欢,具有了时代意义。

戏曲小常宝歌词

艺术特色:戏曲形式与革命内容的完美融合

作为现代京剧的经典唱段,“小常宝”歌词在艺术上实现了传统戏曲程式与时代精神的创新结合。

(一)语言:口语化与戏曲韵味的统一

歌词摒弃了传统京剧文雅的文言词藻,采用通俗易懂的口语,如“年方一十八”“数九寒冬冷风刮”,既符合小常宝猎户女儿的出身,又保留了京剧唱词的韵律感。“只盼着深山出太阳”等句通过比喻、反复等修辞手法,既有民间文学的鲜活,又有戏曲唱腔的抒情性,实现了“老戏骨”与“新血液”的融合。

(二)板式:情感节奏的精准把控

该唱段以西皮导板、西皮原板、西皮流水等板式交替,形成“悲—愤—盼”的情感起伏,开篇“小常宝,年方一十八”用导板起调,高亢悲怆,奠定基调;中间控诉部分转为原板,节奏沉稳,字字泣血;盼星星,盼月亮”用流水板,旋律明快,情绪上扬,通过板式的变化,将小常宝从压抑到爆发的心理过程展现得淋漓尽致。

(三)人物: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

小常宝的形象不是概念化的“革命者”,而是有血有肉的“受难者”,歌词中“穿的是破衣裳,吃的黄米饭”的生活细节,“娘把儿紧紧抱在怀中”的家庭记忆,都使人物真实可感,她的觉醒不是天生的,而是在苦难中磨砺、在期盼中凝聚,这种“从压迫到反抗”的成长轨迹,正是旧社会劳动人民命运的缩影,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力量。

戏曲史意义:现代京剧的标杆与时代精神的载体

《智取威虎山》作为“革命样板戏”的代表,其成功离不开对传统戏曲的创造性转化,而“小常宝”唱段正是这一转化的典范,它打破了传统京剧才子佳人的题材局限,将目光投向底层人民与革命斗争,用戏曲艺术讲述“人民是历史创造者”的故事,歌词中对“共产党救星”的歌颂,并非空洞的政治口号,而是通过小常宝的个人命运,让观众真切感受到“只有跟着共产党,才能得解放”的真理,这种“以情动人、以理服人”的创作方法,为现代戏曲如何表现时代主题提供了宝贵经验。

戏曲小常宝歌词

小常宝歌词核心内容解析表

歌词片段 情感内涵 艺术手法
“自幼儿父被害,娘亲也遭殒命” 个人身世的悲苦,对匪帮的仇恨 直抒胸臆,白描叙事
“穿的是破衣裳,吃的黄米饭” 匪帮中生活的艰难,底层苦难 细节描写,对比反差
“盼来了救星共产党,人民的救星是毛主席” 对革命力量的信任与期盼 比喻象征,情感升华
“只盼着深山出太阳” 对解放的渴望,对光明的向往 反复咏叹,意象化表达

相关问答FAQs

Q1:《智取威虎山》中小常宝唱段的戏曲音乐特点是什么?
A1:该唱段以西皮声腔为基础,融合了导板(表现悲怆)、原板(叙述苦难)、流水板(表达期盼)等多种板式,通过节奏的松紧变化展现情感起伏,伴奏上以京胡为主,配以板鼓、锣鼓等打击乐,既保留了京剧音乐的铿锵有力,又通过旋律的婉转抒情,贴合小常宝少女身份与内心矛盾,形成“刚柔并济”的音乐风格。

Q2:小常宝歌词中“深山出太阳”的意象有何象征意义?
A2:“深山”既指小常宝被掳的威虎山,更象征旧社会的黑暗统治与底层人民的苦难处境;“太阳”则象征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军带来的解放与光明。“深山出太阳”通过自然意象的转化,将个人命运与革命胜利相联系,既表达了对解放的迫切期盼,也暗喻“黑暗必将过去,光明必将到来”的革命信念,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