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京剧票友联盟(以下简称“联盟”)成立于2010年,由中国戏剧家协会、中国文化国际旅行社联合发起,是经文化和旅游部备案、面向全球京剧爱好者(票友)的国家级文化组织,联盟以“传承国粹、联结票友、传播京剧”为宗旨,致力于搭建全球京剧票友交流平台,推动京剧艺术在国内外普及与发展,截至目前,联盟已覆盖全国30余个省市自治区及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20余个国家和地区,会员总数超10万人,成为连接海内外京剧爱好者的重要纽带。
联盟始终秉持“守正创新、以戏会友”的理念,将京剧艺术的传承与传播作为核心任务,通过挖掘整理传统剧目、邀请京剧名家开展传帮带,推动京剧经典剧目的保护与传承;结合时代需求,创新传播形式,如开发京剧体验课程、举办青少年京剧夏令营,吸引年轻一代关注京剧,联盟还致力于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多次组织“京剧文化海外行”活动,将京剧艺术带向国际舞台,让更多外国友人感受中国戏曲的魅力。
在活动开展方面,联盟构建了多元化、常态化的交流体系,满足不同层次票友的需求,以下是联盟主要活动类型的概览:
活动类型 | 举办频率 | 代表性成果 | |
---|---|---|---|
票友大赛 | 分“专业组”“业余组”“青少年组”,涵盖生、旦、净、丑各行当,设演唱、念白、身段等考核 | 每两年一届 | 已举办6届,累计参赛票友超5000人次,发掘出如“程派新秀”李明、“梅传弟子”王芳等一批优秀票友 |
名家讲座与工作坊 | 邀请京剧名家(如于魁智、李胜素、孟广禄等)开课,教授唱腔、表演、化妆等技艺 | 每月1-2次 | 累计举办讲座200余场,线下参与超3万人次,线上直播观看量超500万次 |
京剧展演 | 举办“全球票友京剧节”“城市京剧巡演”,组织票友与专业院团同台演出 | 每年3-5场 | 先后在国家大剧院、纽约林肯艺术中心、伦敦皇家剧院等地演出,覆盖观众超10万人次 |
线上推广 | 开设“联盟云剧场”平台,发布票友演出视频、名家教学、京剧知识科普等内容 | 每日更新 | 平台粉丝超200万,短视频播放量破亿,成为京剧传播的重要新媒体阵地 |
国际交流 | 组织“中外票友联谊会”“京剧文化夏令营”,邀请海外票友来华学习,派国内票友赴海外交流 | 每年1-2次 | 与美国京剧艺术中心、英国京剧协会等20余个海外机构建立合作,推动京剧国际化传播 |
组织架构上,联盟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秘书长负责制,理事会由京剧名家、文化学者、票友代表及文化机构负责人组成,负责联盟发展方向与重大决策,秘书处下设行政部、活动部、宣传部、国际交流部,负责日常运营与活动执行,联盟设立学术委员会(由京剧理论专家组成,负责剧目研究与艺术指导)、演出委员会(负责演出策划与票友培养)、青年委员会(聚焦青少年票友发展,推动京剧进校园),形成全方位的组织保障体系。
联盟的影响力不仅体现在活动规模上,更在于其对京剧艺术生态的积极塑造,联合各地文化馆、剧院建立“京剧票友活动基地”,免费提供排练场地与专业指导,让基层票友有“家”的感觉;在国际,通过“京剧体验课”“脸谱绘画工作坊”等互动形式,打破文化壁垒,如在巴黎中国文化中心举办的“京剧开放日”活动中,法国观众通过绘制脸谱、学习身段,直观感受京剧的“写意之美”,活动当地媒体报道称“京剧让中国文化变得可触摸”,联盟注重“科技+文化”融合,开发“京剧脸谱识别”“虚拟化妆”等小程序,以趣味性方式普及京剧知识,脸谱识别”小程序上线半年用户量突破50万,成为青少年了解京剧的“入门钥匙”。
联盟将继续深耕京剧艺术的传承与创新,计划推出“全球票友数据库”,整合票友资源与演出信息,实现“一网通办”;打造“京剧数字博物馆”,通过VR技术呈现京剧从徽班进京到现代的发展历程,让用户沉浸式体验京剧魅力,启动“京剧新星计划”,资助优秀青年票友赴专业院校深造,为京剧艺术培养后备力量,正如联盟理事长所言:“京剧是流动的活水,票友是活水的源头,只有让更多人参与进来,国粹艺术才能真正‘活’在当下,走向未来。”
FAQs
-
如何加入中国国际京剧票友联盟?
加入联盟需满足以下条件:热爱京剧艺术,具备一定京剧演唱或表演基础;认同联盟章程,愿意参与联盟组织的活动,申请流程分为线上与线下两种:线上可通过联盟官网或“联盟云剧场”微信公众号提交申请表(附个人演唱视频、艺术简历),经审核通过后缴纳会费(普通会员200元/年,终身会员2000元);线下可向当地票友活动基地提交申请,由基地推荐至联盟秘书处审核,会员享有参与联盟活动、优先获取演出资源、免费参加名家讲座等权益。 -
联盟如何帮助票友提升京剧表演水平?
联盟通过“培训+实践+展示”三位一体的培养体系提升票友水平:一是定期举办“名家工作坊”,由京剧名家亲自指导唱腔、身段、化妆等技艺,针对不同行当进行专项训练;二是组织“票友与专业院团结对”活动,安排优秀票友跟随专业演员学习,参与剧目排练;三是搭建“展演平台”,如“每月票友之星”评选、“新剧目孵化计划”,为票友提供登台表演的机会,并通过联盟媒体平台进行宣传推广,帮助票友积累舞台经验、提升艺术表现力,联盟还建立“票友成长档案”,记录票友学习历程,提供个性化发展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