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光影戏剧网

京剧盗御马唱词简谱如何详细完整对照学唱?

京剧《盗御马》是传统武生戏的经典剧目,出自《连环套》一折,讲述了绿林好汉窦尔墩因与黄三泰结怨,投奔连环套山寨,为报仇盗取康熙御马“日月骕骦”,引出后续与黄天霸等人的恩怨纠葛,该剧唱腔以高亢激越的西皮为主,充分展现了窦尔墩豪迈粗犷、敢作敢当的英雄气概,其核心唱段“盗御马”更是广为流传,唱词与旋律的结合堪称京剧艺术的典范。

京剧盗御马唱词简谱

窦尔墩的唱词极具草莽英雄的特色,口语化与文学性兼具,既体现了绿林好汉的直率豪爽,又蕴含着对江湖道义的坚守,如经典唱段“将酒宴摆至在聚义厅上”,开篇便以“将酒宴摆至在聚义厅上,俺窦尔墩在绿林劫皇纲”直抒胸臆,“聚义厅”“绿林”“劫皇纲”等词汇勾勒出草莽英雄的生存环境与行事准则;后续“庆功酒,大家同饮,大家同饮喜洋洋”则通过热烈的场景描写,烘托出山寨兄弟的义气豪情,另一核心唱段“盗御马”中,“胆包天,入禁苑,盗御马”寥寥数字,便将窦尔墩的胆识与魄力刻画得淋漓尽致;“恨黄三泰,用暗器,伤我兄长”则点明盗马的直接动机,为人物行为增添了合理性,唱词中“绿林”“御马”“皇纲”等关键词,既是剧情的核心线索,也暗含了对封建秩序的挑战与反抗精神。

与唱词相呼应的是西皮唱腔的独特魅力。《盗御马》主要采用西皮流水、西皮导板等板式,旋律明快有力,节奏鲜明,与窦尔墩的性格高度契合,以西皮流水“将酒宴摆至在聚义厅上”为例,其简谱旋律以“5 6 1 2 3 5”为核心音调,起伏跌宕,如行云流水般展现人物的豪迈情绪;节奏上多采用均分音符,配合“中速稍快”的板式,营造出热烈欢快的宴饮氛围,而“盗御马”核心唱段“胆包天,入禁苑,盗御马”的简谱则更显急促,旋律以“3 5 6 1 2 3 5”的上行推进,配合切分节奏,生动刻画出窦尔墩潜入禁苑时的紧张与果决,京剧唱腔讲究“字正腔圆”,窦尔墩的唱词中“厅”(阴平)、“纲”(阴平)、“马”(上声)等字,在简谱中分别对应高音“5”、中音“5”和下滑音“3”,通过旋律的起伏与字调的结合,实现了“依字行腔”的艺术效果。

以下是《盗御马》核心唱段唱词与简谱的对应示例(部分节选): | 简谱片段(西皮流水 1=C 中速稍快) | 节奏说明 | |-------------------------|-----------------------------------|-------------------| | 将酒宴摆至在聚义厅上 | 5 6 1 2 3 5 │ 3 2 1 2 ─ │ | 前八后十六、附点 | | 俺窦尔墩在绿林劫皇纲 | 5 3 5 6 1 2 3 5 │ 2 1 2 3 5 ─ │ | 十六分音符、连音 | | 庆功酒,大家同饮 | 1 2 3 5 3 2 │ 1 2 3 5 ─ │ | 均分音符、切分 | | 盗御马,胆包天 | 3 5 6 1 2 3 5 │ 2 1 2 3 5 ─ │ | 上行旋律、重音强调|

京剧盗御马唱词简谱

《盗御马》的唱词与简谱不仅是京剧音乐艺术的集中体现,更是人物性格与剧情主题的重要载体,窦尔墩的唱词以直白有力的语言塑造了草莽英雄的形象,而西皮唱腔的激昂旋律则为其注入了灵魂,二者相辅相成,共同成就了这一经典剧目的艺术魅力。

FAQs
Q:《盗御马》的核心唱段主要使用了哪些京剧板式?
A:《盗御马》的核心唱段以“西皮流水”为主,辅以“西皮导板”“西皮原板”等,西皮流水节奏明快、旋律流畅,适合表现窦尔墩豪迈爽朗的性格;西皮导板则用于开篇,通过散板形式抒发人物的情感,如“叹英雄失势入罗网”等唱段,为后续的流水板做情绪铺垫。

Q:窦尔墩唱词中的“绿林”与“御马”分别具有什么象征意义?
A:“绿林”在剧中象征草莽英雄的群体与江湖道义,代表窦尔墩所属的反抗封建秩序的底层力量;“御马”则是皇权的象征,康熙的御马被盗,直接挑战了封建统治的权威,两者结合,既体现了窦尔墩“杀富济贫、替天行道”的绿林精神,也揭示了其反抗压迫的动机。

京剧盗御马唱词简谱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