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光影戏剧网

四川戏曲频道如何展现四川戏曲的独特文化魅力与传承价值?

四川戏曲频道作为全国首家省级戏曲专业频道,自2008年由四川广播电视台开播以来,始终以“传承巴蜀文脉,弘扬戏曲艺术”为宗旨,成为连接传统戏曲与现代观众的重要桥梁,频道立足四川深厚的戏曲文化土壤,以川剧为核心,同时涵盖四川清音、扬琴、金钱板等曲艺形式,以及京剧、越剧等全国性剧种,构建起“戏韵天府、声传九州”的传播矩阵。 丰富多元,既有经典剧目的完整呈现,也有创新表达的戏曲文化探索,日常板块设置兼顾专业性与普及性:“经典川剧剧场”每晚黄金时段播出《白蛇传》《变脸》《情探》等传统大戏,高清镜头与舞美设计还原戏曲舞台的精髓;“名家访谈录”邀请陈智林、蒋明英等川剧梅花奖得主分享艺术人生,展现老一辈艺术家的坚守与传承;“戏说人生”系列纪录片则以“戏曲里的四川”为主题,通过《川剧与火锅》《蜀戏冠天下》等篇章,解读戏曲与巴蜀民俗、历史文化的深层关联;针对年轻观众,“梨园新苗”板块推出少儿戏曲教学节目,通过趣味课堂、小演员擂台赛等形式,让“00后”感受戏曲魅力;周末特别节目“周末戏相逢”则打破舞台边界,将戏曲与流行音乐、脱口秀等元素融合,推出“戏曲摇滚”“川剧脱口秀”等创新内容,吸引年轻群体关注。

四川戏曲频道

为增强互动性与传播力,频道积极探索“戏曲+”融合传播模式,依托新媒体矩阵打造“云端戏台”,在抖音、快手等平台开设“四川戏曲频道”账号,发布“一分钟学川剧动作”“戏曲妆变挑战”等短视频,单条视频最高播放量超500万;线下联动剧场、社区开展“戏曲进校园”“百名戏曲家下基层”等活动,年均举办惠民演出超200场,覆盖观众逾10万人次,频道还与四川艺术职业学院合作开设“戏曲人才孵化基地”,通过节目平台发现并培养青年戏曲人才,为行业注入新鲜血液。

作为四川文化对外展示的重要窗口,四川戏曲频道不仅记录着传统戏曲的当代传承,更以创新思维推动戏曲艺术“活起来”,开播至今,频道先后获得“全国十佳电视艺术频道”“中国戏曲传播贡献奖”等荣誉,其制作的川剧纪录片《蜀戏春秋》入选国家广电总局优秀国产纪录片,成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四川声音的生动载体。

四川戏曲频道

相关问答FAQs

Q1:四川戏曲频道的节目主要在哪些平台播出?
A1:四川戏曲频道通过四川有线电视、IPTV(中国电信、联通、移动)覆盖全省21个市州及周边重庆、云南、贵州等地区;观众还可通过“蜀视频”APP、四川网络广播电视台在线观看直播与节目回放;官方抖音、快手、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每日更新戏曲短视频、精彩片段及活动资讯,实现“电视+移动端”全渠道覆盖。

Q2:频道的“戏曲进校园”活动具体有哪些形式?
A2:“戏曲进校园”活动包含“戏曲展演+互动体验+教学传承”三大模块:展演环节由专业院团演员为学生呈现经典折子戏,如《别洞观景》《秋江》等;互动体验设置“脸谱DIY”“戏曲身段体验课”,让学生亲手绘制脸谱、学习水袖动作;教学传承则与学校合作开设“戏曲兴趣班”,每周安排专业教师授课,并定期举办校园戏曲节,鼓励学生自编自演戏曲小节目,培养青少年对传统戏曲的兴趣与热爱。

四川戏曲频道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