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剧《鞭打芦花》是取材于“二十四孝”的经典传统剧目,讲述春秋时期孔子弟子闵子骞的孝行故事,通过家庭伦理冲突展现孝道感化人心的力量,全剧以“芦花絮棉衣”为核心事件,台词质朴真挚,充满戏曲韵律与情感张力,以下为全场词的梳理与呈现。
【闵父离家】
(闵德远整理行囊,继母李氏一旁侍立)
闵德远:(唱)家住山东在汶南,姓闵名损字子骞。
膝下儿女有三双,长子子骞最贤良。
今朝要往陈国去,家中事务托妻房。
(对李氏)子骞性孝懂礼仪,损儿年幼需娘帮。
家中柴米莫短缺,儿女冷暖挂心肠。
李氏:(点头)夫君放心莫牵挂,为妻持家有规章。
待你陈国转回日,备酒接风暖寒窗。
闵德远:(欣慰)若得贤妻如此语,我在外头心不慌。
(拱手作别)我去也!
(唱)辞别贤妻跨骏马,陈国经商早还家。
【继母做衣】
(李氏唤亲生儿子闵损上)
李氏:损儿,天寒地冻,你父即将归家,为娘给你和你大哥各做一件新棉衣。
闵损:(欢喜)多谢母亲!
李氏:(取棉衣)大哥这件,我用了上好的丝絮,暖和!
(递过一件棉衣,内藏芦花)
你这件嘛……(迟疑)也差不多暖和。
(闵子骞背柴禾上,衣襟单薄)
闵子骞:母亲,我回来了。
李氏:(抬头)子骞,快把这件棉衣换上,你父亲要回来了。
闵子骞:(接过棉衣)多谢母亲。
(穿衣时,芦花从衣缝飘出)
闵损:(好奇)大哥,你衣里怎么飘白花?
闵子骞:(低头)母亲,这棉衣……怕是絮得松了些。
【兄弟玩耍】
(闵子骞与闵损在院中堆雪人)
闵损:(蹦跳)大哥,你看我的手,一点都不冷!
闵子骞:(缩手)大哥的手……像冻僵了。
闵损:(扯闵子骞衣袖)大哥,你的棉衣怎么这么轻?我摸着里面是空的!
(扯开衣襟,芦花飞散)
闵损:(惊呼)母亲!大哥衣里是芦花!
(李氏闻声而出)
李氏:(慌乱)这……这是为娘一时疏忽。
闵子骞:(拉住闵损)损弟,莫要声张,父亲知道了会生气的。
【闵父归来】
(闵德远风尘仆仆进门)
闵德远:贤妻,我回来了!
(闵子骞、闵损上前拜见)
闵德远:(摸闵损头)损儿,新棉衣暖和吗?
闵损:暖和!父亲你看大哥的棉衣……
(闵损指闵子骞衣襟芦花)
闵德远:(扯开棉衣,芦花飘落)这……这是何意?
李氏:(支吾)我……我絮错了……
闵德远:(怒)家中丝絮充足,为何给长子用芦花?
(举鞭欲打)逆妇!你不配为人母!
闵子骞:(跪地拦住父亲)爹爹息怒!此事不怪母亲,是儿自幼体弱,不耐热,芦花絮衣轻便,正适合儿穿!
(唱)芦花轻飘如飞雪,丝絮温暖似春阳。
儿不怨来母不慈,只愿高堂寿无疆。
【真相大白】
(闵德远举鞭的手停在半空)
闵德远:(颤抖)子骞,你……你再说一遍?
闵子骞:(含泪)爹爹,母亲待儿如亲生,是儿自己要芦花衣的。
(闵损突然跪下)父亲!是我不对!我看见母亲给大哥絮芦花,大哥却一声不吭……
(李氏掩面而泣)
李氏:当家的,是我糊涂啊!我只心疼亲生儿子,却委屈了子骞……
(唱)见子骞衣破芦花散,心如刀绞泪不干。
悔我当初心偏狭,错把亲生当心肝。
从今往后待他好,再不让他受风寒!
【家和团圆】
(闵德远扶起子骞,李氏递上丝絮棉衣)
闵德远:(感慨)子骞啊,你这一片孝心,感天动地!
(对李氏)贤妻,从今往后,你我待儿女一视同仁,才是闵家好家风。
李氏:(点头)是,夫君。
(闵子骞接过新棉衣,全家相拥而泣)
闵子骞:(唱)芦花飞散见真心,孝道感化铁石人。
从此阖家多和睦,春暖花开满院芳。
《鞭打芦花》全场词关键场景梳理
场景 | 角色 | 关键台词 |
---|---|---|
闵父离家 | 闵德远 | “家住山东在汶南,姓闵名损字子骞,膝下儿女有三双,长子子骞最贤良。” |
继母做衣 | 李氏 | “大哥这件,我用了上好的丝絮,暖和!你这件嘛……也差不多暖和。” |
兄弟玩耍 | 闵子骞 | “母亲,这棉衣……怕是絮得松了些。” |
闵父归来 | 闵子骞 | “儿不怨来母不慈,只愿高堂寿无疆!” |
真相大白 | 李氏 | “悔我当初心偏狭,错把亲生当心肝,从今往后待他好,再不让他受风寒!” |
FAQs
问:《鞭打芦花》的核心主题是什么?
答:该剧以“孝道”为核心,通过闵子骞受委屈却为继母求情的情节,展现“孝”的包容与感化力量,同时批判了家庭中的偏心与不公,倡导“一视同仁”的家庭伦理,传递了“家和万事兴”的传统价值观。
问:豫剧《鞭打芦花》中的经典唱段有哪些?
答:剧中经典唱段包括闵子骞的“芦花轻飘如飞雪,丝絮温暖似春阳”,表达隐忍与孝心;李氏的“见子骞衣破芦花散,心如刀绞泪不干”,展现悔悟之情;以及闵德远的“家住山东在汶南”,作为开篇唱段,奠定故事基调,这些唱段语言质朴,情感真挚,是豫剧“豫东调”与“豫西调”结合的典型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