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光影戏剧网

京剧演员朱俊好红娘

京剧演员朱俊好以饰演荀派经典剧目《红娘》闻名于舞台,她凭借对人物的精准把握、细腻的表演以及扎实的荀派功底,将这个聪明机敏、古道热肠的小丫鬟塑造得鲜活立体,成为当代京剧舞台上颇具代表性的“红娘”诠释者之一。

京剧演员朱俊好红娘

朱俊好自幼受家庭熏陶喜爱京剧,后考入专业戏曲院校,师从多位荀派名家,深得荀慧生先生“演人不演行当”的艺术精髓,荀派《红娘》以“唱、念、做、舞”并重著称,尤其注重人物性格的鲜活与情感的真挚,这对演员的综合素养要求极高,朱俊好在塑造红娘时,并未简单模仿前人,而是在继承荀派“柔媚婉约、俏皮灵动”的基础上,融入自己对人物的理解,赋予红娘更贴近当代审美的生命力,她认为,红娘虽是丫鬟,却并非传统戏曲中常见的“功能性”配角,而是有血有肉、有主见、有温度的少女——她对崔莺莺的忠诚、对张生的同情、对老夫人的巧妙周旋,都源于她内心的善良与聪慧,而非单纯的“帮闲”或“搅局者”,这种对人物深度的挖掘,让她的表演跳出了“程式化”的框架,更具感染力。

在表演中,朱俊好对“做”与“念”的把握尤为出色,荀派念白讲究“口语化、生活化”,却又不失戏曲韵律,朱俊好通过语气的轻重缓急、节奏的抑扬顿挫,将红娘的心理活动展现得淋漓尽致,例如在“棋盘会”一场中,红娘初次见到落魄的张生,她一边端茶倒水,一边用看似调侃实则关心的语气念白:“张相公,你这茶也忒凉了,点心也忒糙了,莫不是嫌我们这庙小,容不下你这大菩萨?”念白中带着京腔的俏皮,尾音微微上扬,既表现了红娘的机灵,又暗含对张生遭遇的同情,让观众在会心一笑中感受到人物内心的温度,而在“拷红”一场中,面对老夫人的诘问,她更是将红娘的急智与勇气发挥到极致:眼神从最初的惊慌转为镇定,语速由慢到快,字字句句既有对老夫人的尊重,又暗藏锋芒,最终以“老夫人息怒,非是红娘多嘴,相爷与小姐乃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岂能因老夫人一言而误了终身”一番话,既化解了危机,又点出了老夫人的“言而无信”,将红娘的“四两拨千斤”演绎得恰到好处。

唱腔方面,朱俊好深得荀派“甜润、柔美、婉转”的真传,她注重以情带声,让唱腔成为人物情感的延伸。《红娘》中的核心唱段“叫张生”是荀派的经典,朱俊好在演唱时,并未一味追求嗓音的高亢,而是根据人物情绪的变化调整气息与音色:开头“张哥哥你来得巧”一句,用轻快的语调表现红娘的喜悦与得意,尾音微微拖长,带着少女的娇憨;中间“我为你”一段,则转为低回婉转,声音中带着一丝心疼与鼓励,仿佛在与张生低语;成就了他们的好姻缘”则字字铿锵,充满对美好结局的期盼,她的唱腔既有荀派特有的“娇、脆、水”,又不失戏曲的“字正腔圆”,听来如行云流水,余韵悠长。

京剧演员朱俊好红娘

舞台呈现上,朱俊好对身段的运用也颇具匠心,荀派《红娘》的身段讲究“美与俏”,既要符合戏曲的程式化要求,又要体现人物的身份与性格,朱俊好通过水袖、台步、眼神的配合,让每一个动作都充满表现力:在“传简”一场中,她接过张生递来的诗简,先是一愣,随即眼珠一转,嘴角泛起一丝狡黠的笑意,接着用指尖轻轻捏起诗简,如获至宝般揣入怀中,这一连串动作干净利落,既表现了红娘的机敏,又暗含她对张生与小姐的“撮合”之心;而在“佳期”一场中,她为崔莺莺与张生望风时的“搓步”“碎步”,则轻盈如燕,既有舞台的观赏性,又符合人物紧张又兴奋的心理状态,让观众仿佛身临其境。

为了更直观地展现朱俊好饰演《红娘》的艺术特色,以下是其核心表演亮点与艺术手法的对照表:

场次 表演重点 艺术手法 观众反馈示例
棋盘会 初次登场,展现活泼机敏 眼神灵动,步履轻快,念白带京腔俏皮 “红娘一出场,眼睛会说话,太有灵气了”
赖婚 愤懑不平,为张生抱不平 念白铿锵,身段顿挫,情绪递进 “那段‘老夫人’的念白,像打板子一样解气”
传简 喜悦机智,促成好事 水袖翻飞,唱腔轻快,动作利落 “看她揣诗简的样子,又可爱又着急”
拷红 急智应对,化解危机 对话节奏紧凑,眼神狡黠,身段灵活 “拷红那场戏,急智又可爱,太精彩了”

朱俊好饰演的《红娘》之所以能打动观众,不仅在于她对荀派技艺的精湛传承,更在于她始终以“人”为核心,让这个经典角色在当代舞台上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她曾说:“红娘不是‘工具人’,她是一个有温度、有智慧的少女,我要让观众看到的,不仅是一个‘红娘’,更是一个活生生的人。”这种对人物的敬畏与热爱,正是她艺术表演中最动人的力量。

京剧演员朱俊好红娘

相关问答FAQs

问题1:朱俊好饰演的《红娘》与其他流派版本(如梅派、程派)相比,有哪些独特之处?
解答:荀派《红娘》以“生活化、性格化”为特色,朱俊好在此基础上更强化了“灵动”与“俏皮”,相较于梅派的端庄典雅、程派的含蓄深沉,她的红娘更贴近市井少女的真实感:念白中融入京腔的口语化亲切,唱腔里带着少女的娇憨,身段设计借鉴了民间舞蹈的轻盈(如“搓步”“碎步”的运用),让人物既有古典美又有烟火气,她特别注重红娘心理变化的层次,从最初的“看热闹”到“热心肠”,再到“急中生智”,通过微表情的细腻处理,让角色更立体,更具当代观众的代入感。

问题2:朱俊好如何通过“做功”细节塑造红娘的灵动性格?
解答:“做功”是朱俊好塑造红娘的核心手段,她善用“眼神戏”:观察崔莺莺时眼神带着好奇,对张生时带着调侃,面对老夫人时则转为机警,身段上,她将荀派的“云手”“鹞子翻身”与少女的活泼结合,如“传简”一场,她接过张生书信时,先是一愣,随即眼珠一转,嘴角上扬,接着用袖子掩面偷笑,这一连串动作仅用5秒,却将红娘的“促狭”与“喜悦”展现得淋漓尽致,小道具的运用也独具匠心,如手中的手帕,时而抖开如蝶,时而绞紧如绳,成为情绪的外化,让观众通过“做功”直观感受到红娘的灵动与鲜活。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