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光影戏剧网

新疆戏曲《提高警惕》

新疆戏曲《提高警惕》是新中国成立后新疆地区创作的一部具有鲜明时代特色和民族特色的现代戏,诞生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正值新疆和平解放后开展民主改革、巩固新生人民政权的关键时期,作品以反分裂、反渗透为核心主题,通过生动的剧情和浓郁的民族艺术形式,深刻揭露了分裂分子的险恶用心,教育各族群众提高政治警惕,自觉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成为新疆文艺战线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要载体,对推动新疆戏曲民族化、本土化发展也具有里程碑意义。

新疆戏曲《提高警惕》

剧情梗概:聚焦现实,警示人心

《提高警惕》的故事背景设定在新疆南疆一个多民族聚居的村庄,主人公阿依古丽是一位维吾尔族农村妇女,丈夫早年因参与反动组织的阴谋不幸牺牲,她本人也因此对分裂势力保持着高度警惕,一天,村里突然来了一个自称“商人”的男子买买提,他表面上与村民热情交往,赠送礼物,暗地里却利用宗教外衣挑拨民族关系,散布“民族独立”等言论,试图煽动群众对抗基层政权。

阿依古丽很快察觉到买买提的可疑行为,但部分村民因缺乏警惕性,被其花言巧语蒙蔽,甚至有人开始疏远汉族干部,面对这一情况,阿依古丽主动找到村里的汉族干部老王和维吾尔族党员艾力,共同收集买买提从事分裂活动的证据,他们一方面耐心教育受蒙蔽的群众,揭露买买提披着“宗教外衣”搞分裂的真实面目;另一方面巧妙与买买提周旋,最终在群众大会上,当众展示了买买提与境外分裂分子联络的信件,使其阴谋彻底败露,买买提见罪行暴露,企图逃跑,被阿依古丽和群众当场抓获,剧情以胜利告终,村民们深刻认识到“团结是福,分裂是祸”,各族群众在老王的带领下,共同建设美好家园。

艺术特色:民族风情与戏曲程式的融合

《提高警惕》在艺术创作上大胆创新,将新疆各民族的艺术元素与传统戏曲程式有机结合,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见下表):

艺术维度 具体表现
音乐唱腔 以维吾尔族民间音乐“十二木卡姆”为基础,融合京剧、豫剧等板式变化体,创造出既有民族韵味又符合戏曲节奏的唱腔,如阿依古丽的核心唱段《警惕心中长明灯》,以木卡姆“且比亚特”调式为底,结合京剧“二黄”的婉转,既表现了人物的坚定信念,又充满民族特色;买买提的反派唱腔则采用低沉、诡异的“拉克”调式,通过节奏变化凸显其阴险狡诈。
舞蹈设计 大量吸收维吾尔族“赛乃姆”“刀郎麦西来甫”等民间舞蹈元素,如群众斗争场景中,将麦西来甫的旋转动作与戏曲的“趟马”“走边”程式结合,既展现了新疆民族舞蹈的热情奔放,又符合戏曲表演的规范性和节奏感,阿依古丽揭露阴谋时的独舞,融入“赛乃姆”的“移颈”“弹指”等动作,细腻刻画了人物的愤怒与坚定。
服装道具 服装设计紧扣新疆多民族特色,阿依古丽身着艾德莱斯绸连衣裙,配以绣花坎肩,色彩明快;汉族干部老王穿着中山装,体现时代特征;买买提则通过长袍、礼帽等道具,伪装成“商人”形象,道具中维吾尔族的热瓦普、都塔尔等乐器与戏曲的桌椅、马鞭等结合,既还原生活场景,又增强民族氛围。
表演形式 采用“话剧+戏曲”的融合模式,念白以新疆方言为基础,兼具生活化与戏剧性;表演上既保留戏曲的“唱念做打”,又融入民族即兴表演的特点,如买买提煽动群众时,采用维吾尔民间说唱“达斯坦”的叙事方式,增强了情节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社会影响:教育群众,凝聚人心

《提高警惕》自创作演出以来,在新疆各地广泛巡演,深受各族群众喜爱,成为当时家喻户晓的“红色戏曲”,其社会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新疆戏曲《提高警惕》

一是强化了反分裂宣传的实效性,作品通过贴近生活的剧情和鲜活的人物形象,将抽象的反分裂政策转化为群众易于理解的故事,让“分裂不得人心、团结才能发展”的道理深入人心,据新疆文化史料记载,该剧在农牧区演出时,经常出现台上台下共鸣、群众自发参与揭露分裂行为的感人场景,许多观众表示“看完戏才知道分裂分子有多坏,团结有多重要”。

二是推动了戏曲民族化发展,作为新疆第一部以现代生活为题材、融合多民族艺术元素的戏曲作品,《提高警惕》为新疆戏曲创作提供了宝贵经验,此后,新疆涌现出《红灯记》(维吾尔语版)、《丝路花雨》等一批融合民族特色的戏曲作品,逐步形成了“新疆戏曲”的独特风格。

三是促进了民族团结,剧中汉族干部与维吾尔族群众并肩作战的情节,生动诠释了“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思想,演出过程中,各族演员同台献艺,各族观众共同观看,成为民族团结的生动实践,该剧曾获新疆文艺汇演一等奖,并代表新疆赴京演出,受到中央领导和观众的高度评价。

相关问答FAQs

问:《提高警惕》为何能成为新疆反分裂宣传的经典作品?
答:其选题紧扣时代需求,直接回应了新疆和平解放后反分裂斗争的现实需要,具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艺术上实现了民族化与大众化的统一,通过群众熟悉的民族音乐、舞蹈和语言,让宣传教育“润物细无声”;人物塑造真实可信,阿依古丽等正面形象体现了群众的智慧和力量,买买提的反派形象具有典型性,让群众能够直观辨别分裂分子的伎俩;演出覆盖面广,深入农牧区、厂矿、部队,真正做到了“送戏上门”,让反分裂意识深入人心。

新疆戏曲《提高警惕》

问:在新时代背景下,《提高警惕》对今天的民族团结工作有何启示?
答:一是文艺创作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从群众生活中汲取素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讲好民族团结故事,让宣传教育更具感染力;二是要注重文化润疆,通过艺术作品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时挖掘各民族共享的文化符号,增强中华文化认同;三是警惕分裂势力新的渗透手段,新时代的分裂分子可能披着“文化”“宗教”等外衣,《提高警惕》所强调的“提高政治敏锐性”在今天依然具有现实意义,需要通过持续的教育引导,让各族群众增强辨别能力,自觉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