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剧作为中国北方的重要戏曲剧种,以其贴近生活的唱词、生动的表演和丰富的板式深受群众喜爱,在众多评剧演员中,“费姐”这个名字几乎成了“全场爆满”的代名词——无论是乡镇大舞台还是城市剧场的演出,只要海报上有“费姐”二字,观众便早早候场,座无虚席,这种“费姐全场”的现象,不仅源于她炉火纯青的表演技艺,更在于她将评剧艺术扎根生活、贴近观众的艺术追求,让这门传统戏曲在新时代焕发出蓬勃生机。
费姐的评之路,始于对戏曲的天然热爱,她出生于河北农村,自小跟着村里的戏班子“蹭戏”,听着评剧《花为媒》《杨三姐告状》的唱段长大,12岁那年,她被当地评剧团选中,从基本功练起:压腿、下腰、喊嗓、吊嗓子,每天清晨五点就出现在练功房,冬天手冻裂了抹点凡士林继续练,夏天汗湿了戏服就晾一晾接着来,三年科班生涯,她把“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刻进了骨子里,主攻青衣、闺门旦,兼演彩旦,嗓音高亢清亮,扮相端庄大气,一板一眼都带着老艺人的严谨,1998年,她凭借《秦香莲》中“见皇姑”一折的精彩表演,正式成为剧团的台柱子,从此开启了“费姐全场”的演艺生涯。
费姐的表演,最打动人的是“情”与“真”,她塑造的人物从不是脸谱化的符号,而是有血有肉、能让观众共情的“身边人”,比如在《杨三姐告状》中,她饰演的三姐杨三娥,从最初的忍气吞声到最后的据理力争,眼神从怯懦到坚定,唱腔从低沉到激昂,层层递进,把一个农村女性为姐申冤的刚烈与执着演绎得淋漓尽致,有观众回忆:“看到三姐跪在公堂上哭诉时,台下好多人跟着抹眼泪,那种揪心的感觉,就像发生在自己家的事。”而在《花为媒》中,她饰演的张五可,既有少女的娇俏活泼,又有媒婆的伶牙俐齿,尤其是“报花名”一折,她用快板式的唱词报出数十种花名,配合灵动的身段和俏皮的眼神,把一个“不爱红妆爱武装”的假小子形象演得活灵活现,台下掌声雷动,返场三次都下不了台。
为了让评剧更贴近现代观众,费姐在传承中大胆创新,她保留评剧传统板式如【慢板】【二六】【垛板】的基础上,适当融入流行音乐元素,让唱腔更朗朗上口;在舞台呈现上,她借鉴话剧的写实风格,简化传统戏中过于繁复的服饰和脸谱,更注重人物内心世界的刻画,比如她主演的现代评剧《刘巧儿》,将原剧中“劳动最光荣”的唱段改编得更轻快活泼,加入舞蹈动作,让年轻观众也跟着打拍子;她还尝试用多媒体技术,在背景屏上呈现农田、工厂等场景,让观众更有代入感,这种“老戏新唱”的方式,不仅没有丢掉评剧的“根”,反而吸引了更多年轻观众走进剧场,有95后观众说:“以前觉得戏曲老土,看了费姐的戏才发现,原来评剧这么有意思!”
“费姐全场”的背后,是她对观众的敬畏和对艺术的坚守,无论演出场地大小,她都认真对待:在乡镇演出时,没有专业音响,她就用大嗓门唱,确保最后一排观众也能听清;在城市剧场,她会提前到场和观众交流,了解大家对剧情和唱腔的喜好;遇到有观众想学戏,她主动开班教学,免费教唱腔和身段,至今已带出50多个徒弟,她常说:“观众是戏曲的衣食父母,没有观众,再好的戏也白搭。”这种“以观众为中心”的理念,让她收获了大批“铁杆戏迷”,这些戏迷跟着她的戏班子跑遍大半个中国,哪里有费姐的演出,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
为了记录和传播评剧艺术,费姐还积极参与非遗传承工作,她参与录制《费姐说评剧》系列短视频,在抖音、快手等平台讲解评剧历史、经典剧目和表演技巧,累计粉丝超百万;她主演的《花为媒》《杨三姐告状》等剧目被制成光盘,发行到全国各地;她还走进校园,开展“戏曲进校园”活动,通过互动体验让孩子们了解评剧的魅力,有老师反馈:“以前孩子们对戏曲不感兴趣,听了费姐的课后,好多孩子开始学唱评剧,学校还成立了评剧社团。”
年过半百的费姐依然活跃在舞台上,每年演出超过200场,她说:“只要观众爱看,我就一直唱下去。”从乡村戏台到城市剧院,从传统戏到现代戏,费姐用四十年的坚守与创新,让评剧这门古老艺术在新时代焕发新生。“费姐全场”不仅是一场演出的盛况,更是观众对一位艺术家的认可,对一种文化传承的期待,正如戏迷们常说的:“有费姐在,评剧就不会老;有费姐的戏,我们永远看不够!”
相关问答FAQs
问题1:费姐的评剧表演和传统评剧相比有哪些创新之处?
解答:费姐在传承传统评剧的基础上,主要从三方面创新:一是唱腔上,在保留【慢板】【二六】等传统板式的基础上,适当融入流行音乐元素,让唱腔更贴近现代审美,如《刘巧儿》中“劳动最光荣”唱段的轻快改编;二是舞台呈现上,借鉴话剧写实风格,简化传统服饰脸谱,注重人物内心刻画,同时加入多媒体技术增强代入感;三是题材上,积极排演现代戏,如反映乡村振兴的《新桃花源》,让评剧更贴近当代生活,这些创新既保留了评剧的“根”,又吸引了年轻观众。
问题2:如何获取费姐的最新演出信息和购票渠道?
解答:获取费姐演出信息可通过以下渠道:1. 关注其官方微信公众号“费姐评剧艺术团”,会提前发布演出时间、地点及剧目;2. 关注地方剧院官网,如河北大剧院、天津剧院等,这些场馆常安排费姐的演出;3. 第三方票务平台,如大麦网、猫眼演出,搜索“费姐 评剧”即可查询场次;4. 加入费姐戏迷交流群(可通过公众号申请),群内会同步演出动态并组织团购,建议提前1-2周购票,因其演出常一票难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