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剧《抬花轿》作为传统喜剧的经典剧目,自诞生以来便以其鲜活的人物、诙谐的情节和浓郁的生活气息深受观众喜爱,而“小皇后”王红丽对该剧的演绎,更是让“周凤莲”这一形象成为豫剧舞台上的标杆,这部源于明传奇《女丈夫》的剧目,经豫剧艺术家们本土化改编,将明代才女与书生的故事转化为中原大地的民间喜剧,以“坐轿”“出嫁”为核心情节,在欢快的节奏中展现少女怀春的娇憨与婚姻美满的喜悦,成为展现豫剧“接地气、有温度”艺术特质的代表作品。
《抬花轿》的剧情围绕明代尚书之女周凤莲与才子吴湘的姻缘展开:吴湘进京赶考途中尚书府抬花轿,周凤莲在轿中听闻吴湘才名,心生爱慕;成亲时因丫鬟春红故意刁难,周凤莲以机智化解尴尬,与吴湘一见钟情;洞房花烛夜,二人更以诗词唱和,成就一段佳话,全剧没有激烈的矛盾冲突,却通过“坐轿”“绣楼”“洞房”等生活场景的细腻铺陈,将周凤莲的活泼、聪慧、率真刻画得淋漓尽致,尤其是“坐轿”一折,周凤莲坐在轿中,时而掀帘张望,时而与轿夫嬉笑,轿夫的颠轿动作与她的身段相映成趣,既展现传统戏曲“虚拟写意”的美学,又通过夸张的肢体语言传递出少女的娇羞与期待,让观众在笑声中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作为豫剧“常派”“陈派”艺术的重要传承剧目,《抬花轿》的艺术魅力体现在唱腔、表演、音乐、舞美等多个维度,唱腔上,它以豫剧传统板式为基础,融合了【二八板】【快二八】【垛板】等节奏明快的曲调,旋律跳跃活泼,贴近口语却又韵味十足,例如周凤莲的坐轿唱段,开头用【二八板】平稳叙述,随着轿子颠簸转为【快二八】,字句短促有力,配合眼神与手势,将人物内心的雀跃展现得恰到好处,表演上,该剧注重“以形传神”,演员的身段、水袖、台步都需精准服务于人物性格:周凤莲的“笑”不是咧嘴大笑,而是眉眼弯弯、嘴角轻扬的含蓄笑意;“羞”不是低头掩面,而是眼波流转、似有似无的娇态,这种“收着演”的方式,反而让人物更具层次感,音乐伴奏则以板胡为主奏乐器,配以梆子、锣鼓,既有中原音乐的粗犷,又不失喜剧所需的轻快,尤其是轿夫的“抬轿号子”,与唱腔形成呼应,营造出热闹喜庆的民间氛围,舞美方面,传统舞台以一桌二椅为基底,通过演员的表演“无中生有”:轿子仅凭两根竹竿和演员的身姿模拟,却让观众仿佛看到轿帘晃动、轿身起伏;花园景致通过周凤莲的指点和台步暗示,留下想象空间,这种“简约而不简单”的舞台处理,正是传统戏曲“虚实相生”的精髓所在。
而“小皇后”王红丽与《抬花轿》的结缘,堪称豫剧界的一段佳话,作为豫剧“小皇后”剧团的团长,王红丽以唱腔清亮、表演细腻著称,她饰演的周凤莲被誉为“最接地气的古代少女”,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她融入了现代审美对人物的理解:既保留了周凤莲的大胆、率真,又强化了她对爱情的主动追求,让这一角色摆脱了传统闺阁女子的束缚,更具时代感,在“坐轿”一折中,王红丽创新性地加入了“颠轿时扶轿簪”的细节——当轿子突然颠簸,她饰演的周凤莲手忙脚乱地扶住头上的凤冠,簪子滑落又捡起,这一连串动作既符合生活逻辑,又通过夸张的节奏感制造笑点,让观众在捧腹中感受到人物的鲜活,她的唱腔则在传统豫剧的基础上,融入了流行音乐的吐字方式,使唱词更易被年轻观众接受,又不失豫剧的韵味,府门以外三声炮”的经典唱段,她以高亢明亮的嗓音开篇,中间转低音时气息沉稳,结尾处拖腔婉转,将周凤莲出嫁时的喜悦与期待演绎得层次分明,除了表演本身,王红丽还致力于《抬花轿》的传承与创新:她带领“小皇后”剧团将剧目改编成适合年轻观众的版本,缩短时长、优化节奏,并加入现代舞美技术,如LED屏呈现的花园、花轿光影效果,让传统剧目在保留内核的同时焕发新的生机。
《抬花轿》之所以能成为豫剧长演不衰的经典,不仅在于其艺术形式的精湛,更在于它传递的价值观与观众的情感共鸣,剧中周凤莲对爱情的勇敢追求、对生活的乐观态度,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真诚与善意,跨越时代,触动人心,而“小皇后”王红丽通过数十年的打磨与传承,让这一剧目从地方舞台走向全国,甚至走出国门,成为豫剧文化的一张名片,从老一辈艺术家阎立品、桑振君的奠基,到王红丽的创新与发展,《抬花轿》的演绎史,正是豫剧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坚守的缩影,它让观众看到,传统戏曲并非“老古董”,而是可以与时代同频共振的鲜活艺术,只要扎根生活、贴近人心,就能永远绽放光彩。
相关问答FAQs
Q1:《抬花轿》为何能成为豫剧经典?它与其他传统喜剧有何不同?
A:《抬花轿》能成为经典,首先在于其“以小见大”的叙事智慧——没有宏大的历史背景或激烈的矛盾冲突,而是通过“坐轿”“出嫁”等日常小事,展现少女的成长与爱情的美好,贴近观众生活,容易引发共鸣,艺术形式上,它巧妙融合了豫剧的唱腔、表演、音乐等元素,尤其是“颠轿”等程式化动作,既传统又生动,喜剧效果自然不做作,与其他传统喜剧相比,《抬花轿》的独特之处在于“雅俗共赏”:既有闺阁小姐的才情(如诗词唱和),又有民间小丫鬟的诙谐(如春红的刁难),还有轿夫的市井气息,多元的人物和情节让不同年龄、不同层次的观众都能找到看点,这也是它历经百年仍受欢迎的重要原因。
Q2:王红丽饰演的周凤莲有哪些独特之处?她如何通过表演让这一角色“活”起来?
A:王红丽饰演的周凤莲,独特之处在于“传统与现代的融合”,她既继承了豫剧闺门旦的端庄,又赋予角色现代女性的独立与大胆——不再是被动等待的“大家闺秀”,而是敢于表达爱慕、主动追求幸福的“鲜活少女”,在表演上,她注重“细节塑造”:眼神时而灵动狡黠(如与春红斗嘴时),时而羞怯温柔(如与吴湘对视时),通过眼神变化传递人物内心;身段上,她将传统水袖功与生活化的动作结合,如“坐轿”时身体随轿子晃动的幅度、扶轿沿时的手指力度,都精准到“毫厘之间”;唱腔上,她以“情带声”,根据情节调整节奏,如“洞房”一折的唱段,用舒缓的旋律表现柔情,用明快的音调展现喜悦,让唱腔成为情感的延伸,她还善于通过“互动”激活舞台,如与轿夫的即兴问答、与观众的目光交流,打破了“第四堵墙”,让观众仿佛置身故事之中,这正是她让角色“活”起来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