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光影戏剧网

陈建设演唱豫剧选段有何独特艺术魅力?

陈建设作为当代豫剧界的代表性人物,师承豫剧大师常香玉,深得常派艺术的精髓,其演唱以“刚健明亮、朴实豪放”著称,同时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融入个人理解,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他的表演不仅传承了豫剧的经典魅力,更通过细腻的情感处理和精湛的唱腔技巧,让传统戏曲在当代焕发新的生命力,深受广大观众尤其是中老年戏迷的喜爱,也被年轻观众誉为“豫剧舞台上的常派标杆”。

陈建设演唱的豫剧选段

在唱腔艺术上,陈建设充分展现了常派“吐字喷口如裂帛,行腔流畅似流水”的特点,他的嗓音高亢而不失圆润,尤其在真假声转换时自然无痕,既能驾驭《花木兰》中“刘大哥讲话理太偏”的激昂高亢,也能演绎《穆桂英挂帅》里“辕门外三声炮如同雷震”的沉稳厚重,在演唱“刘大哥讲话理太偏”时,他通过“理”字的拖腔处理,运用“脑后音”技巧,使声音穿透力极强,既保留了豫剧特有的乡土气息,又融入了美声唱法的共鸣支撑,让传统唱腔更具现代审美,而在吐字方面,他严格遵循豫剧“字正腔圆”的原则,每个字都分解为“声、韵、调”三部分,如“许多女英雄,也把功劳建”一句,“英”“雄”“功”“劳”等字的韵母发音饱满,尾音收得干脆利落,既保证了唱词的清晰度,又增强了音乐的美感。

情感表达是陈建设演唱的灵魂,他善于通过眼神、手势与唱腔的配合,将人物内心世界具象化,在《焦裕禄》选段“老百姓是共产党永远的亲爹娘”中,他一改传统豫剧的激昂,转而用低回婉转的唱腔,配合颤抖的嗓音和湿润的眼神,将焦裕禄对群众的深情厚谊、对党的赤胆忠心演绎得淋漓尽致,让观众在细腻的情感共鸣中感受到人物的精神力量,这种“以情带声、声情并茂”的演绎方式,打破了传统戏曲“重唱功轻表演”的局限,使豫剧选段从单纯的“唱曲”升华为“演人”。

陈建设的代表选段多为豫剧经典剧目中的核心唱段,这些剧目既有历史故事,也有现代题材,涵盖不同行当和风格,充分展现了他对豫剧艺术的全面把握,以下通过表格梳理其部分经典选段的艺术特色:

陈建设演唱的豫剧选段

选段名称 剧目类型 唱腔特点 经典唱词 艺术成就
《刘大哥讲话理太偏》 传统戏(花木兰) 豫东调与豫西调融合,高亢激越,节奏明快 “刘大哥讲话理太偏,谁说女子享清闲?” 被誉为“常派女声男唱的典范”,通过真假声转换塑造花木兰的英气
《辕门外三声炮》 传统戏(穆桂英挂帅) 大腔大调,气势磅礴,拖腔运用极具张力 “我不挂帅谁挂帅?我不领兵谁领兵?” 展现穆桂英的中年豪迈与家国情怀,成为豫剧大花脸行当的标杆唱段
《老百姓是共产党永远的亲爹娘》 现代戏(焦裕禄) 唱腔口语化,情感真挚,弱化程式化拖腔,突出生活化表达 “老百姓是共产党永远的亲爹娘,这一点我时刻记心上” 开创豫剧现代戏情感表达新路径,让主旋律题材更具感染力
《谁说女子不如男》 传统戏(花木兰) 活泼明快,俏皮中透着坚定,加入方言韵味 “男子打仗到边关,女子纺织在家园” 通过轻快的节奏塑造花木兰的乐观性格,成为豫剧普及度最高的唱段之一

在艺术传承与创新方面,陈建设始终秉持“守正创新”的理念,作为常派艺术的第三代传人,他不仅系统整理了常派经典剧目的唱腔谱和表演程式,还通过“名师带徒”培养青年演员,将常派“声情并茂、德艺双馨”的艺术理念薪火相传,他积极探索豫剧与现代传播方式的结合,例如在短视频平台发布“一分钟学豫剧”系列,用通俗语言讲解唱腔技巧,让更多年轻人了解豫剧的魅力;他还参与创排新编历史剧《程婴救孤》,在保留传统豫剧音乐的基础上,融入交响乐伴奏,使舞台呈现更具时代感,既守住了豫剧的“根”,又拓展了它的“魂”。

陈建设的艺术成就不仅体现在舞台表演上,更在于他对豫剧文化的传播与推广,多年来,他坚持“送戏下乡”,深入基层为群众演出,年均演出场次超过百场,用最朴实的艺术服务最广大的观众,他还积极参与豫剧进校园活动,通过讲座、示范表演等形式,让青少年感受传统戏曲的魅力,为豫剧的传承培养了年轻观众群体,这种“源于人民、服务人民”的艺术追求,让他成为连接传统与现代、舞台与观众的桥梁。

相关问答FAQs

问:陈建设的演唱风格与豫剧其他流派(如陈素真的陈派、崔兰田的崔派)相比,有哪些独特之处?
答:豫剧各流派因地域和艺术家的个性差异,形成了不同风格,陈建设作为常派传人,其演唱以“大气磅礴、刚柔并济”为核心,区别于陈派(陈素真)的“委婉细腻、闺门旦韵味”和崔派(崔兰田)的“悲怆深沉、苦音特色”,常派强调唱腔的爆发力和穿透力,陈建设在继承这一特点的基础上,更注重情感的真实流露,尤其在现代戏中融入生活化表达,打破了传统流派的程式化限制,陈派擅长塑造闺阁女子的柔美,而陈建设在塑造花木兰、穆桂英等英姿飒爽的女性角色时,通过高亢的唱腔和利落的身段,展现了“女中豪杰”的独特气质;崔派以苦音著称,多表现悲剧人物的悲苦,而陈建设在处理悲情唱段时,更注重“悲而不伤”,在悲怆中传递力量,体现了常派“积极向上”的艺术精神。

陈建设演唱的豫剧选段

问:陈建设在推动豫剧年轻化传播方面有哪些具体举措?
答:陈建设通过多维度创新推动豫剧年轻化:一是内容创新,将传统选段改编为“青春版”,例如将《谁说女子不如男》融入流行音乐元素,用更轻快的节奏和现代化的编曲吸引年轻听众;二是传播渠道创新,利用短视频平台开设“陈建设教豫剧”账号,发布“豫剧小知识”“一分钟学唱腔”等短内容,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戏曲术语,让年轻人轻松入门;三是跨界合作,与流行歌手合作推出“豫剧+流行”单曲,如《木兰从军》融合说唱与豫剧唱腔,在音乐平台获得较高播放量;四是教育推广,走进高校开展“豫剧工作坊”,通过互动体验让学生感受戏曲化妆、身段、唱腔的魅力,培养年轻观众的兴趣,这些举措既保留了豫剧的本体特色,又用年轻人喜闻乐见的形式降低了传统戏曲的接受门槛,有效扩大了豫剧在年轻群体中的影响力。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