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光影戏剧网

长治市戏曲学校如何传承戏曲文化育新人?

长治市戏曲学校作为山西省重要的戏曲人才培养基地,自创办以来始终肩负着传承上党戏曲文化、培育专业戏曲人才的重任,为地方戏曲艺术的薪火相传奠定了坚实基础,学校坐落于长治市潞州区,依托上党地区深厚的戏曲文化底蕴,以“传承不泥古,创新不离宗”为办学理念,形成了集教学、实践、传承于一体的特色办学模式,在中等戏曲教育领域占据重要地位。

长治市戏曲学校

学校的历史可追溯至20世纪50年代,前身为长治市戏曲训练班,历经数十年发展,于1980年正式定名为长治市戏曲学校,建校以来,学校始终扎根上党沃土,以传承上党梆子、上党落子、上党皮黄等地方剧种为核心,同时兼顾京剧、豫剧等其他戏曲门类的人才培养,逐步构建了多层次、专业化的戏曲教育体系,近年来,学校积极响应国家“非遗保护”与“传统文化进校园”号召,将上党戏曲非遗传承融入日常教学,成为区域内戏曲文化传承的重要阵地。

在课程设置上,学校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形成了以专业课程为核心、文化课程为基础、实践课程为延伸的“三位一体”教学体系,专业课程涵盖戏曲表演、音乐伴奏、舞台美术三大类,其中戏曲表演专业细分为生、旦、净、丑四大行当,音乐伴奏专业包括板胡、二胡、锣鼓经等特色乐器,舞台美术专业则涉及服装设计、化妆造型、灯光技术等方向,为直观展示课程结构,特将主要专业及核心课程列举如下:

专业类别 专业方向 核心课程
戏曲表演 生行(老生、小生) 唱腔基础、身段训练、剧目排演、上党梆子表演技法
旦行(青衣、花旦) 水袖功、台步训练、唱腔与表演结合、传统剧目片段
净行(铜锤、架子) 脸谱绘制、架子功、唱腔特点、性格化表演
丑行(文丑、武丑) 念白技巧、矮子功、滑稽表演、喜剧节奏把握
音乐伴奏 文场(管弦乐) 板胡演奏、二胡演奏、戏曲乐理、传统曲牌
武场(打击乐) 锣鼓经、板鼓演奏、戏曲节奏配合、乐队协作
舞台美术 服装与化妆 戏曲服装制作、戏曲化妆技法、脸谱设计、舞台服装史
灯光与道具 舞台灯光设计、戏曲道具制作、舞台技术基础

文化课程方面,学校开设语文、数学、英语、历史、艺术理论等科目,确保学生具备扎实的文化素养;实践课程则通过“每月一戏”“年度汇报演出”“戏曲进校园”等活动,为学生提供充足的舞台实践机会,促进技艺内化,学校还与长治市上党梆子剧团、晋城市上党梆子剧院等专业院团建立合作,聘请非遗传承人、知名艺术家担任兼职教师,让学生在“名师带徒”模式下近距离学习传统戏曲精髓。

师资力量是学校发展的核心支撑,现有教职工8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60人,高级职称教师占比35%,中级职称教师占比50%,拥有“中国戏剧梅花奖”“全国戏曲红梅奖”等荣誉的教师5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2人,省级非遗传承人4人,教师团队中既有从事戏曲教学数十年的资深名师,也有毕业于中国戏曲学院、上海戏剧学院等高等艺术院校的青年教师,形成了“老中青结合、专兼互补”的梯队结构,既保证了传统技艺的完整传承,又融入了现代戏曲教育理念。

长治市戏曲学校

学生培养成果显著,建校以来累计培养戏曲人才2000余人,其中不少已成为戏曲界的骨干力量,毕业生陈素琴(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张志明(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上党梆子表演艺术家)等,均活跃在戏曲舞台一线,为上党戏曲的传播与发展作出重要贡献,在校生亦屡获佳绩,近年来在“全国戏曲小梅花荟萃”“山西省戏曲大赛”等赛事中累计获奖30余项,其中金奖8项,展现了学校的教学实力与人才培养质量。

校园文化建设独具特色,学校以“戏韵校园”为主题,打造了戏曲文化长廊、非遗陈列室、练功房、小剧场等设施,营造浓厚的戏曲氛围,每年举办的“戏曲文化节”包含剧目展演、名家讲座、工作坊等活动,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也成为面向社会的戏曲文化普及平台,学校还积极参与“戏曲进校园”“非遗进社区”等公益活动,年均开展演出50余场,覆盖观众超10万人次,让更多人感受上党戏曲的魅力。

作为上党戏曲文化的“活态传承基地”,长治市戏曲学校始终以“守正创新”为使命,在坚守传统戏曲精髓的同时,积极探索新时代戏曲人才培养路径,学校将继续深化产教融合,加强与高等艺术院校的合作,拓展办学层次,为山西乃至全国培养更多“德艺双馨”的戏曲人才,让上党戏曲这颗璀璨的明珠在新时代绽放更加夺目的光彩。

FAQs

长治市戏曲学校

长治市戏曲学校的招生对象和报名条件是什么?
长治市戏曲学校面向全省招收小学毕业生、初中毕业生及少量有戏曲基础的往届生,招生对象需热爱戏曲艺术,具备一定的身体条件(如柔韧性、协调性)和艺术天赋(如嗓音、模仿能力),报名时需提交身份证明、学历证明、体检表(无传染性疾病及影响舞台表演的生理缺陷)以及近期一寸免冠照片,部分专业(如表演、音乐伴奏)需参加学校组织的专业测试,内容包括唱腔、身段、乐器演奏等,择优录取,每年6-8月为招生季,具体信息可通过学校官网或长治市教育局查询。

毕业生的主要就业方向和发展前景如何?
毕业生就业方向多元,主要包括:进入山西省内专业戏曲院团(如长治市上党梆子剧团、晋城市上党梆子剧院)成为演员、演奏员或舞台技术人员;从事中小学戏曲教育、群众文化工作,在文化馆、青少年宫等单位担任戏曲教师;部分优秀毕业生可考入中国戏曲学院、山西艺术职业学院等高等艺术院校深造;也有毕业生自主创办戏曲工作室,参与戏曲演出、培训及文创产品开发,随着国家对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视,戏曲人才需求持续增长,毕业生在专业院团、教育机构、文旅产业等领域均有广阔发展空间,尤其掌握上党戏曲非遗技艺的人才更具竞争力。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