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光影戏剧网

玉堂春 京剧全剧台词

京剧《玉堂春》是中国传统戏曲中的经典剧目,讲述了名妓苏三与书生王金龙的爱情悲剧及最终昭雪的故事,全剧以苏三的命运为主线,通过“嫖院”“庙会”“起解”“三堂会审”等核心场次,展现了古代女性的不幸遭遇与正义的伸张,其台词兼具韵白与京白的特色,既保留了戏曲的程式化美感,又通过个性化语言塑造出鲜活的人物形象,以下从主要场次入手,梳理全剧核心台词,并分析其艺术特色。

玉堂春 京剧全剧台词

全剧主要场次及核心台词

场次 角色 主要台词 情境与情感
嫖院 王金龙(王景龙) “苏三哪,苏三!你本是宦门女,落烟花,受此磨难,今日一见,令人心酸哪!” 王金龙初遇苏三,见其虽身处风尘却气质清雅,心生怜惜与爱慕。
苏三 “公子啊!奴家苏三,本是良家女子,只因家道中落,被卖勾栏,今见公子仪表非凡,奴家愿以终身相托,望公子怜惜!” 苏三向王金龙倾诉身世,表达对真情的渴望,语气中带着羞涩与恳切。
庙会/定情 苏三 “公子此去京师,务必求取功名,奴家虽身处贱籍,心向光明,这有碎银三百两,公子且收下,以作路资,他日若得高中,莫忘苏三今日之言!” 苏三倾囊相助王金龙赶考,既有对爱人的信任,也暗含对未来的期盼与担忧。
王金龙 “苏三姑娘!你的恩情,王金龙没齿难忘!此番若得金榜题名,定回来赎你脱离苦海!” 王金龙感激苏三的资助,立下誓言,语气坚定,充满对未来的承诺。
起解 苏三 【西皮导板】苏三离了洪洞县,【原板】将身来在大街前,未曾开言我心内惨,过往的君子听我言:【流水】苏三离了洪洞县,将身来在大街前,过往的君子听我言,哪一位去往南京转,与我那三郎把信传,就说苏三把命断,来生变犬马我当报还! 苏三被押解赴京,途中心中悲愤,向路人哭诉冤屈,唱腔凄凉,字字血泪,是全剧最经典的唱段之一。
崇公道(解差) “我说苏三,你哭哭啼啼也无用,这公事公办,谁也救不了你!快走吧,前面就是太原府!” 崇公道表面冷漠,实则暗藏同情,台词朴实,体现底层小吏的无奈与苏三的孤立无援。
三堂会审 潘必正(巡按) “下跪的苏三,抬起头来!本官问你:你与沈燕林是何亲眷?因何将他毒死?从实招来!” 潘必正(实为化名的王金龙)以官员身份审案,语气威严,试探苏三是否认出自己,内心实则焦急。
苏三 “大人啊!奴家与沈燕林素不相识,何来毒杀之说?那日他吃酒醉归,夜暴而亡,实乃天意!大人若不信,请看这血书状纸,字字句句是实情!” 苏三面对冤屈,据理力争,语气从委屈到激动,既有对不公的愤懑,也保留着对正义的期盼。
王金龙 (暗自惊叹)“苏三!她竟如此刚烈!这状纸上所言,与我当年所知分毫不差……”(转向其他官员)“刘大人、潘大人,此案恐有冤情!苏三所言句句属实,还望重审!” 王金龙确认苏三身份后,内心挣扎,最终以官员身份力主重审,台词中既有对爱人的疼惜,也有对正义的坚守。
团圆 王金龙 “苏三!你还认得我吗?我就是当年你资助赶考的王金龙!” 王金龙表明身份,语气激动,带着多年的思念与重逢的喜悦。
苏三 “啊?公子!你……你已高中巡按?这……这不是在做梦吧?”(喜极而泣)“公子,你终于回来了!” 苏三震惊于王金龙的官职,多年的委屈与期盼在这一刻爆发,台词充满戏剧张力,体现绝处逢生的狂喜。

台词的艺术特色

《玉堂春》的台词兼具“唱”与“念”的双重功能,通过不同角色的语言风格,推动情节发展、塑造人物形象。

  1. 个性化语言:苏三的台词以柔美中带刚烈为主,既有“将身来在大街前”的凄婉,也有“还望大人重审”的坚定;王金龙的书生气与官威并存,早期“愿以终身相托”的温润与后期“还望重审”的威严形成对比;崇公道的台词则充满生活气息,如“公事公办,谁也救不了你”,体现小人物的市侩与无奈。

  2. 韵白与京白的结合:全剧以韵白为主,唱词多为七字或十字句,如“苏三离了洪洞县”,节奏鲜明,朗朗上口;京白则用于日常对话,如苏三与王金龙的定情对白,贴近生活,增强真实感。

    玉堂春 京剧全剧台词

  3. 情感推动力:台词不仅是人物对话,更是情感的载体,苏三的“起解”唱段通过层层递进的悲愤,将观众带入其冤屈境地;“三堂会审”中王金龙与苏三的试探与认亲,则通过台词的张力推动高潮,最终实现“善恶有报”的主题升华。

相关问答FAQs

Q1:京剧《玉堂春》中苏三的经典唱段“苏三离了洪洞县”为何能流传至今?
A1:“苏三离了洪洞县”之所以成为经典,首先在于其唱腔设计的艺术性——以西皮导板起势,转原板、流水板,节奏由慢到快,情感从悲怆到激愤,层层递进,完美展现苏三的冤屈与绝望;唱词通俗易懂又极具画面感,“洪洞县”“大街前”等地名让故事更具真实感,“变犬马我当报还”则体现古代女性的感恩与刚烈;该唱段难度适中,既考验演员的嗓音控制力,又能引发观众共情,因此成为京剧青衣的必修剧目,流传百年。

Q2:《玉堂春》台词如何通过细节暗示人物命运?
A2:台词中的细节多次暗示苏三的命运转折,苏三初见王金龙时说“奴家愿以终身相托”,表面是定情,实则埋下“因情获救”的伏笔;她赠银时叮嘱“他日若得高中,莫忘苏三今日之言”,既是对爱人的信任,也为后续王金龙身份的揭露做铺垫;“起解”中“变犬马我当报还”的誓言,虽是绝望中的无奈,却与最终王金龙为其平反形成呼应,体现了“善有善报”的因果逻辑,这些细节让台词不仅是情节的推动者,更成为人物命运的预言者。

玉堂春 京剧全剧台词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