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光影戏剧网

方展荣京剧闹钗中的闹钗情节为何有独特艺术魅力?

方展荣作为潮剧界的标志性人物,以其精湛的丑角表演艺术闻名于世,而《闹钗》则是其艺术生涯中最为观众称道的代表作之一,这部潮剧传统剧目通过一个充满生活气息的家庭闹剧,塑造了胡琏这一憨厚中带着狡黠、醋意里透着重情义的鲜活形象,方展荣的演绎更是让角色“活”了起来,成为潮剧丑角表演的典范之作。

方展荣京剧闹钗

《闹钗》的故事背景设定在古代一个普通家庭,主角胡琉是一位性格直率、略带醋意的丈夫,某日,他发现妻子邹雷霆的头上多了一支金钗,而这支金钗竟来自妻子的表兄郭琏,疑心一起,胡琉便开始了“闹钗”的序幕——从试探、盘问到“闯钗”,一系列充满喜剧冲突的情节接连上演,剧中没有惊天动地的宏大叙事,却通过夫妻间的小误会、小摩擦,折射出市井生活的真实与温情,而方展荣的表演,正是让这种“真实”与“温情”充满张力的关键。

方展荣塑造的胡琏,突破了传统丑角“插科打诨”的单一模式,赋予角色更多层次,他的表演讲究“形神兼备”:在身段上,他通过灵活的台步、夸张却不失分寸的肢体动作,将胡琉发现金钗时的震惊、试探时的犹豫、醋意发作时的急躁,以及误会解开后的憨厚,表现得淋漓尽致,三闯钗”的经典桥段,胡琉三次闯入书房,每一次的进门姿态、眼神变化都截然不同:第一次是带着疑惑的“探”,第二次是压着火气的“问”,第三次则是醋意上头的“闹”,方展荣通过细微的肢体差异,让胡琉的心理活动清晰可见,让观众在捧腹之余,也能感受到角色的真实情感。

在念白与唱腔上,方展荣同样功力深厚,潮剧丑角的念白讲究“抑扬顿挫、诙谐生动”,他结合潮汕方言的韵味,将胡琉的台词处理得既生活化又富有戏剧性,比如在质问妻子时,他时而提高声调,带着“质问”的火药味;时而又压低声音,用“撒娇”般的语气软化气氛,这种“刚柔并济”的念白,让胡琉的形象既有“醋夫”的可笑,又有丈夫的可爱,唱腔方面,他保留了潮剧传统唱腔的婉转,又融入了丑角特有的“诙谐腔调”,在《闹钗》的唱段中,无论是表现疑心时的“急板”,还是化解误会后的“平缓”,都唱出了角色的情绪起伏,让观众在听觉上也得到享受。

方展荣京剧闹钗

《闹钗》的艺术魅力,不仅在于剧情的贴近生活,更在于方展荣通过表演对传统丑角艺术的创新与突破,他没有将丑角局限于“滑稽逗乐”的功能,而是深入挖掘角色的内心世界,让胡琉这一形象既有市井小民的烟火气,又有普通人的真情实感,这种“以丑写美、以俗见雅”的表演风格,让《闹钗》超越了普通的“闹剧”,成为一部既有喜剧效果又有人文温度的经典作品,也让方展荣的“丑角艺术”成为潮剧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胡琉人物形象与表演特色对应表

维度
性格特点 憨厚直率、醋意浓重、重情重义、略带狡黠
表演手法 身段台步灵活多变,表情神态丰富夸张,念白方言韵味浓,唱腔刚柔并济
经典桥段 “三闯钗”(书房试探)、“夫妻对质”(表情与语气反差)、“误会化解”(憨厚笑容)

相关问答FAQs

Q1:方展荣在《闹钗》中如何通过“丑角”表演塑造胡琉的立体形象?
A1:方展荣突破了传统丑角“重滑稽轻人物”的局限,通过“形神兼备”的表演塑造胡琉,他运用灵活的身段(如“三闯钗”中的不同进门姿态)、夸张但细腻的表情(从震惊到醋意再到憨厚)和富有方言韵味的念白,既展现了胡琉“醋夫”的可笑,又通过唱腔和眼神传递出对妻子的真情,让角色既有市井烟火气,又有普通人的情感厚度,实现了“丑中见美、俗中见雅”的艺术效果。

Q2:《闹钗》作为潮剧传统剧目,为何能成为方展荣的“代表作”?
A2:《闹钗》的成功在于其“小题材见大真情”的剧情与方展荣表演艺术的完美契合,剧情聚焦家庭生活,冲突自然真实,为角色塑造提供了广阔空间;而方展荣则通过自己对潮剧丑角的深刻理解,将胡琉的憨厚、醋意与深情演绎得入木三分,既保留了传统剧目的韵味,又注入了现代审美,他的表演让这一传统剧目焕发新生,成为观众心中“不可替代”的经典,也因此成为其艺术生涯的标志性作品。

方展荣京剧闹钗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