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豫剧团作为扎根于中原沃土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单位,自1951年成立以来,始终以传承豫剧艺术、弘扬中原文化为己任,近年来,剧团在坚守传统的同时积极创新,不仅打造了多部脍炙人口的经典剧目,更通过“送戏下乡”“文化进校园”等活动让豫剧艺术走进寻常百姓家,2023年至今,许昌豫剧团围绕“传承经典·守正创新”主题,在许昌市区及周边县区开展了为期8个月的“迎新春·庆丰收”巡回演出季,涵盖传统戏、新编历史剧、现代戏三大类,累计演出56场,观众超8万人次,成为许昌文化领域的一大盛事。
近期演出概况:剧目丰富,亮点纷呈
本次巡回演出季以“经典剧目+精品新创”双轮驱动,既有豫剧迷耳熟能详的传统骨子老戏,也有近年打磨的新编佳作,充分展现了许昌豫剧团的艺术实力,演出时间主要集中在周末及法定节假日,地点覆盖许昌大剧院、魏都区文化中心、长葛市文化广场、禹州市体育馆等核心场馆,并深入襄城县、鄢陵县等乡镇基层,实现了“市区有精品、县区有演出、村村有戏看”的目标。
经典剧目焕发新生
传统戏板块以“豫剧常派”“豫剧陈派”经典为主打,花木兰》《穆桂英挂帅》《秦香莲》三部大戏轮番上演,平均每场演出时长超3小时,演员们扎实的唱功和细腻的表演赢得观众阵阵喝彩,值得一提的是,剧团在传统基础上融入现代舞台技术,如《花木兰》中运用多媒体投影还原“万里赴戎机”的战场场景,《穆桂英挂帅》通过升降舞台和灯光特效展现“挂帅出征”的磅礴气势,让经典剧目更具视觉冲击力。
新编剧目彰显时代精神
新创剧目板块聚焦许昌本地历史文化资源,推出了三国题材新编历史剧《许昌令》和现代农村题材戏《金菊花开》。《许昌令》以东汉末年许昌为背景,通过曹操、关羽等历史人物的纠葛,展现“忠义”主题,唱腔设计上融合了豫剧豫东调的豪迈和豫西调的婉转,音乐配器中加入古筝、编钟等传统乐器,营造出浓厚的历史氛围。《金菊花开》则以乡村振兴为背景,讲述许昌某村通过发展菊花产业实现脱贫的故事,台词采用方言土语,唱腔贴近生活,接地气的剧情引发观众强烈共鸣,演出结束后不少村民拉着演员的手说“这就是咱身边的故事”。
名家新秀同台献艺
本次演出季汇聚了剧团老中青三代演员,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胡小凤领衔主演《穆桂英挂帅》,其“挂帅”一唱段的“嗨嗨腔”高亢激越,尽显豫剧阳刚之美;青年演员李静在《秦香莲》中扮演的秦香莲,唱腔悲凉婉转,表演催人泪下,展现了新一代豫剧演员的潜力;剧团还邀请到豫剧名家虎美玲担任艺术指导,通过“名家传戏”活动为青年演员授课,实现了艺术传承与舞台实践的结合。
艺术特色:守正创新,彰显地域魅力
许昌豫剧团的演出之所以广受欢迎,离不开其对“豫剧根脉”的坚守和对“时代审美”的敏锐把握,在唱腔上,剧团以“豫剧祥符调”为基础,融合豫东调、豫西调的声腔特点,形成了“高亢不噪、委婉不柔”的独特风格;在表演上,既保留“唱念做打”的传统程式,又根据剧目内容融入现代舞蹈、武术等元素,增强了舞台表现力。
人才培养体系化
剧团注重梯队建设,近年来与许昌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开设“豫剧表演订单班”,从青少年中选拔苗子,由资深演员进行为期5年的系统培养,目前已培养青年演员20余人,其中5人获得省级戏剧大赛奖项,剧团还定期举办“青年演员擂台赛”,通过以演代练提升演员专业能力,为艺术传承注入新鲜血液。
舞台呈现现代化
在舞美设计上,剧团摒弃了“一桌二椅”的传统模式,转而采用“虚实结合”的舞台理念:传统剧目中保留写实布景,如《秦香英》中的“三击掌”场景,通过实景道具展现古代庭院生活;新编剧目则大量使用LED屏、全息投影等技术,如《金菊花开》中用动态画面呈现菊花田从种植到丰收的全过程,让观众直观感受乡村振兴的成果。
社会反响:文化惠民,凝聚精神力量
巡回演出季不仅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更成为许昌文化惠民工程的重要抓手,为让更多群众走进剧场,剧团推出“惠民票”政策,普通票价仅30元,学生、老人凭有效证件可享半价优惠,部分乡镇演出还实行免费入场,累计惠及基层群众超3万人次,演出结束后,许多观众通过“许昌豫剧团”微信公众号留言,“希望多演这样的好戏”“带孙子来看《花木兰》,孩子说比动画片还好看”,质朴的话语中饱含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媒体关注与行业认可
本次演出季受到《河南日报》《大河报》等主流媒体持续报道,新编历史剧<许昌令>:让三国文化活起来》一文被“学习强国”平台转载;11月,剧团凭借《金菊花开》入选“河南省新时代现实题材创作工程”,并受邀参加“第九届豫剧艺术节”开幕式,进一步扩大了许昌豫剧的影响力。
文化传承的“许昌样本”
许昌豫剧团的实践为地方戏曲传承提供了有益借鉴:通过挖掘本地历史文化资源,将三国文化、乡村振兴等时代主题融入剧目,让豫剧艺术与地域文化深度绑定;通过“送戏下乡”“校园普及”等活动,打破剧场局限,让艺术服务最广泛的群众,正如剧团团长所言:“豫剧不是老古董,只要扎根生活、贴近群众,就能永远年轻。”
近期演出剧目及场次安排(部分)
剧目名称 | 演出时间 | 演出地点 | 主要演员 | 剧目类型 |
---|---|---|---|---|
《花木兰》 | 2023年2月18日 | 许昌大剧院 | 胡小凤、李静 | 传统戏 |
《穆桂英挂帅》 | 2023年3月5日 | 魏都区文化中心 | 胡小凤、张磊 | 传统戏 |
《许昌令》 | 2023年4月20日 | 禹州市体育馆 | 王建民、陈红 | 新编历史剧 |
《金菊花开》 | 2023年5月15日 | 襄城县文化广场 | 李静、刘洋 | 现代戏 |
《秦香莲》 | 2023年6月10日 | 长葛市文化广场 | 李静、赵刚 | 传统戏 |
相关问答FAQs
许昌豫剧团近期演出如何购票?有哪些优惠渠道?
答:观众可通过以下方式购票:① 许昌大剧院官方售票窗口(周二至周日9:00-17:30);② “许昌豫剧团”微信公众号,点击“在线购票”选择场次及座位;③ 大麦网、猫眼演出等第三方平台搜索“许昌豫剧团巡回演出”,优惠渠道包括:学生、60岁以上老人凭有效证件享半价优惠;乡镇惠民演出免费入场(需提前在村委会登记领取入场券);关注“许昌文旅”公众号转发演出推文可随机抽取5张免费门票。
除了市区演出,许昌豫剧团是否会到县区或乡镇巡演?如何获取巡演信息?
答:许昌豫剧团始终将“送戏下乡”作为重要工作,本次巡回演出季已覆盖襄城县、禹州市、长葛市等县区及下辖10余个乡镇,2024年计划新增鄢陵县、建安区等地的20场基层演出,巡演信息可通过以下渠道获取:① “许昌豫剧团”微信公众号每周发布“下周演出预告”;② 许昌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官网“文化惠民”专栏;③ 各县区文化馆、乡镇文化站公告栏;关注“许昌日报”“许昌电视台”等媒体也会提前报道巡演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