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光影戏剧网

豫剧抬花轿经典戏曲

豫剧《抬花轿》作为中原大地广为流传的经典传统剧目,以其浓郁的民俗风情、鲜活的人物形象和欢快的艺术风格,成为豫剧喜剧中的翘楚,该剧脱胎于河南民间“花轿”故事,经几代艺人的打磨提炼,最终以完整的戏剧形态扎根舞台,不仅展现了古代中原地区的婚嫁习俗,更塑造了敢于追求幸福、大胆泼辣的女性形象,承载着深厚的地方文化记忆和民众情感共鸣。

豫剧抬花轿经典戏曲

《抬花轿》的故事围绕明代河南南阳府周家小姐周凤莲的婚嫁展开,周凤莲自幼被乡绅周文华收养,与表哥吴湘莲青梅竹马,定下婚约,后因吴家遭变故,周家悔婚,将凤莲另许他人,出嫁当日,凤莲不知新郎即是表哥,坐上八抬花轿,途中与幽默风趣的轿夫们斗智斗勇,历经波折,最终在洞房夜与新郎相认,有情人终成眷属,全剧以“抬花轿”这一核心事件贯穿始终,通过“坐轿”“路遇”“洞房”等关键场次,将婚嫁习俗、民间智慧和人性温暖巧妙融合,既有令人捧腹的喜剧冲突,又有脉脉温情的情感表达。

剧中人物塑造极具张力,女主角周凤莲是豫剧舞台上一抹亮丽的色彩,她不同于传统戏曲中温婉柔弱的闺阁女子,而是兼具大家闺秀的端庄与市井少女的活泼——出嫁时对未知婚姻的好奇与忐忑,路途中与轿夫的机智周旋,洞房夜发现新郎是意中人时的娇羞与惊喜,都被演员演绎得层次分明,尤其是“坐轿”一场,通过凤莲的唱词与身段,将古代女子出嫁时的复杂心境展现得淋漓尽致:“府门外三声炮花轿起动,周凤莲坐轿内喜气盈盈”,唱腔明快跳跃,配合水袖的轻扬与眼神的流转,一个怀揣少女憧憬的新娘形象跃然台上,而轿夫“四红”“四绿”则是民间智慧的化身,他们插科打诨、幽默诙谐的表演,既打破了婚嫁的沉重感,又折射出底层劳动者的乐观精神,成为剧中不可或缺的“喜剧担当”。

《抬花轿》的艺术魅力更体现在其独特的程式化表演与浓郁的地方特色中,作为豫剧传统戏,它将豫剧“唱、念、做、打”的表演特点发挥到极致,尤其在“做”功上极具看点。“抬轿”一场堪称经典,演员通过脚步的“颤、摆、扭、晃”,配合身段的“闪、转、腾、挪”,模拟花轿在崎岖山路上的颠簸、上下坡的倾斜、过河时的晃动,既逼真传神又充满艺术夸张,例如上坡时轿夫身体前倾、脚步沉重,凤莲则顺势前倾、双手抓轿;下坡时轿夫身体后仰、脚步轻快,凤莲则轻抬水袖、微微后仰,二人配合默契,将“抬轿”这一生活动作升华为极具观赏性的舞蹈语汇,这种“无实物表演”的极致运用,充分展现了中国戏曲“虚实相生”的美学原则。

唱腔设计上,《抬花轿》以豫剧豫东调为基础,融合豫西调的婉转,形成欢快明朗的音乐风格,剧中唱段如《坐轿》《洞房》等,既有“二八板”的叙事流畅,又有“快二八”的节奏明快,更有“流水板”的活泼跳跃,旋律起伏间尽显中原儿女的豪爽与柔情,伴奏乐器以板胡为主,辅以梆子、笙、笛等,梆子声清脆明快,板胡音高亢激昂,与演员的唱腔、身段相得益彰,营造出热闹喜庆的婚嫁氛围,服饰道具同样极具地方特色:凤莲的“凤冠霞帔”绣工繁复,色彩艳丽;花轿以红绸金线装饰,轿顶饰以彩绸花球,尽显中原婚嫁的隆重与喜庆;轿夫的服装则采用红绿对比色,既符合身份又增强视觉冲击力,让观众仿佛置身于古代中原的婚嫁现场。

豫剧抬花轿经典戏曲

作为豫剧的经典保留剧目,《抬花轿》的传承与发展凝聚了几代艺术家的心血,早在上世纪四十年代,豫剧大师常香玉便对剧目进行过整理改编,突出了喜剧色彩和人物性格;其后,陈素真、唐喜成、阎立品等名家也先后演绎此剧,各自形成独特的艺术流派,1956年,该剧被改编为电影,在全国范围内引起轰动,让更多人领略到豫剧的独特魅力。《抬花轿》仍是豫剧院团的常演剧目,青年演员通过传承学习,不仅掌握了表演技巧,更延续了剧目中蕴含的民俗文化与人文精神。

剧目阶段 核心情节 艺术特色 文化内涵
坐轿 凤莲坐花轿出嫁,内心喜悦 唱腔明快,水袖功展现新娘心情 反映古代女子婚嫁习俗与心理
路遇 与轿夫互动,经历趣事 轿夫程式化表演,喜剧冲突鲜明 体现民间智慧与乐观精神
洞房 与新郎相认,误会解开 唱腔婉转,身段娇羞,情感真挚 歌颂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美好愿景

《抬花轿》之所以能历久弥新,不仅在于其精湛的艺术呈现,更在于它扎根民间、贴近生活的创作理念,剧中对婚嫁习俗的细致描绘,对人物性格的真实刻画,以及对美好情感的积极追求,都使其成为一面折射中原文化特质的镜子,它让观众在欢笑中感受传统艺术的魅力,在故事中体会人性的温暖,这正是经典戏曲穿越时空的生命力所在。

FAQs

Q1:《抬花轿》中的“坐轿”表演为何被称为“一绝”?
A:“坐轿”表演通过演员与轿夫的默契配合,将“抬轿”这一生活动作高度程式化,演员通过脚步的“颤”(模拟轿子颠簸)、“摆”(模拟左右摇晃)、“扭”(模拟过弯转向),配合上身的前倾后仰、水袖的翻飞,以及眼神的灵动变化,既真实再现了花轿行进的状态,又融入了舞蹈的韵律美,这种“无实物表演”需要演员具备扎实的腰腿功和极强的节奏感,将生活升华为艺术,因此被誉为“一绝”。

豫剧抬花轿经典戏曲

Q2:《抬花轿》与其他剧种的“花轿戏”相比,有哪些独特的豫剧特色?
A:与其他剧种(如京剧《锁麟囊》、越剧《碧玉簪》)的“花轿戏”相比,豫剧《抬花轿》更具鲜明的中原地域特色:其一,唱腔上以豫东调的高亢明快为主,旋律跳跃性强,更贴近民间欢庆氛围;其二,表演风格更质朴粗犷,轿夫的插科打诨带有浓郁的市井气息,语言幽默接地气;其三,程式化动作中融入了河南民间舞蹈元素,如“扭秧歌”“跑驴”等步法,使“抬轿”表演更具生活趣味和乡土气息,展现出中原文化的豪爽与乐观。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