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光影戏剧网

豫剧袁秀荣近况如何?艺术人生可安好?

袁秀荣作为豫剧常派的重要传人,常香玉先生的得意弟子,其以醇厚甜美的唱腔、细腻传神的表演塑造了秦香莲、花木兰等经典舞台形象,成为豫剧界的一面旗帜,如今虽已年逾八旬,但她对豫剧的热爱与坚守从未停歇,近年来在艺术传承、舞台实践与社会活动中的近况,始终牵动着无数戏迷的心。

豫剧袁秀荣近况

在艺术传承方面,袁秀荣深知豫剧的延续需要新鲜血液,近年来她将更多精力投入到“传帮带”中,2022年,她在郑州举办了“袁秀荣收徒仪式”,正式收5名青年演员为徒,其中包括来自河南豫剧院青年团的李娜和开封豫剧团的张磊,她亲自为徒弟们排练《拷红》《花木兰》等剧目,从唱腔咬字到身段动作逐一抠戏,常以“常派艺术要讲究‘情、声、韵、形’”叮嘱徒弟,她还参与“豫剧非遗传承计划”,每年走进河南艺术职业学院开展为期一个月的暑期培训班,结合自身60余年舞台经验,编写《常派表演艺术入门》教材,系统教授常派的“吐字归音”“真假声转换”等技巧,2023年,她带领学生参与“戏曲进校园”活动,先后走访郑州、洛阳的20余所中小学,通过《花木兰》片段教学、豫剧知识问答等形式,让万余名青少年感受豫剧魅力。

舞台实践是袁秀荣从未放弃的阵地,尽管年事已高,她仍以“经典复排+创新演绎”为主持续活跃在舞台上,2023年10月,为纪念常香玉诞辰100周年,她领衔复排了豫剧《秦香莲》,在河南人民会堂连演3场,饰演年迈的秦香莲,以苍劲而富有穿透力的唱腔演绎“见皇姑”选段,台下观众数次起立鼓掌,有戏迷评价“听袁老师的戏,像回到了小时候听常先生唱戏的年代”,2024年春节,她参与河南卫视“豫见中国”戏曲晚会,与青年演员小香玉合作《花木兰·刘大哥讲话理太偏》,通过“老少配”形式展现豫剧的代际传承,节目播出后收视率达2.3%,她积极拥抱新媒体,2024年5月在抖音平台开通个人账号,定期发布“袁秀荣教唱豫剧”短视频,从《秦香莲》的“见陈世美”到《花木兰》的“刘大哥讲话”,每条视频播放量均超50万,让更多年轻人接触到豫剧。

作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袁秀荣在社会活动中的贡献同样令人敬佩,2023年9月,她受邀担任“全国青年豫剧演员大赛”评委,在点评中强调“演员要先做人再演戏”,其质朴的点评风格受到年轻选手的敬重,同年11月,她参与“文化助农”公益活动,带领豫剧团队赴信阳新县演出,为当地群众送去《朝阳沟》《七品芝麻官》等经典剧目,演出结束后还走访困难群众,捐赠戏服和戏曲教材,2024年4月,她在郑州图书馆举办“豫剧的前世今生”公益讲座,结合老照片、音像资料,讲述豫剧从草台班子到国家级非遗的发展历程,现场座无虚席,不少观众专程从外地赶来聆听。

豫剧袁秀荣近况

生活中的袁秀荣保持着简朴而有规律的习惯,每天清晨5点起床,练习吊嗓、压腿,雷打不动;饮食清淡,偏好河南家常菜,尤其爱喝胡辣汤,她常说:“练功就像吃饭,一天都不能少。”子女中,儿子从事戏曲理论研究,常协助她整理资料;女儿虽未从艺,但总是她的“第一观众”,每次排练都会到场提建议,对于未来,袁秀荣表示只要身体允许,就会一直教下去、唱下去,“只要还有人听豫剧,我就不会放下这个‘饭碗’。”

袁秀荣近年重要艺术活动一览(2022-2024) | 时间 | 活动名称 | 地点/平台 | 内容/意义 | |------------|-----------------------------------|-----------------|-------------------------------------------| | 2022年6月 | “袁秀荣收徒仪式” | 郑州豫剧院 | 正式收5名青年演员,推动常派艺术传承 | | 2023年7月 | 豫剧非遗传承暑期培训班 | 河南艺术职业学院 | 编写教材,系统教授常派表演技巧 | | 2023年10月 | 豫剧《秦香莲》复排演出 | 河南人民会堂 | 纪念常香玉诞辰100周年,展现经典艺术魅力 | | 2024年春节 | “豫见中国”戏曲晚会 | 河南卫视 | 与青年演员合作“老少配”,促进代际传承 | | 2024年5月 | 抖音“袁秀荣教唱豫剧”短视频系列 | 抖音平台 | 借新媒体普及豫剧,吸引年轻观众 | | 2024年4月 | “豫剧的前世今生”公益讲座 | 郑州图书馆 | 普及豫剧历史,增强大众文化认同 |

从舞台中央到幕后讲台,从线下剧场到云端平台,袁秀荣的近况是豫剧艺术在新时代传承与发展的生动缩影,她以“戏比天大”的坚守,让常派艺术的种子在更多心中生根发芽,也让我们看到老一辈艺术家对传统文化的赤子之心。

豫剧袁秀荣近况

FAQs: 问:袁秀荣老师现在年事已高,她的身体状况如何?是否还能胜任舞台演出? 答:据公开信息显示,袁秀荣老师目前身体状况良好,虽已年逾八旬,但一直坚持日常练功,注重身体保养,在舞台演出方面,她近年来以经典剧目复排和片段表演为主,演出强度适中,唱腔和表演功底依然深厚,如2023年《秦香莲》复排演出中,其“情、声、韵”俱佳的表演仍获得业内高度评价,她也表示会根据身体状况调整演出安排,确保艺术呈现的质量。

问:袁秀荣老师对豫剧的传承有哪些创新举措? 答:袁秀荣老师在传承中注重“守正创新”:她坚守常派艺术的“情、声、韵、形”核心,通过收徒、办班、编教材等方式系统传授传统技艺;她积极拥抱新媒体,在抖音等平台发布短视频,用年轻人喜闻乐见的形式普及豫剧知识,并参与“老少配”式演出,推动代际融合,她还通过“戏曲进校园”“文化助农”等活动,拓展豫剧的传播场景,让传统艺术在当代焕发新活力。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