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光影戏剧网

豫剧南阳关全场唱词有何艺术价值?为何值得戏曲爱好者细品?

豫剧《南阳关》是传统老生戏的经典代表,以隋朝末年伍云召遭奸臣杨林陷害、困守南阳关的悲壮故事为主线,唱词激昂苍凉,充满戏剧张力与家国情怀,全剧唱词依剧情发展分为多场次,通过不同角色的唱段展现人物命运与时代洪流,以下为全场核心唱词的整理呈现(按场次节选):

豫剧南阳关全场唱词

第一场:朝房辩诬

角色:伍云召(老生)
唱段:【二八板】
恨杨老贼把权专,蒙蔽圣心害忠贤。
俺伍家三代保社稷,赤胆忠心重如山。
今日里云昭回朝转,他又诬我反江山。
朝房之上辩冤屈,杨老贼他拍案怒冲冠!
【快二八】
说什么云昭存反意,说什么私养兵马暗藏奸。
明明是奸臣设毒计,要害我伍氏满门男!
罢罢罢,暂且回府搬兵将,拼个死活上金銮!

第二场:法场诀别

角色:伍云忠(老生)、伍尚(老生)
伍云忠唱:【慢板】
叹伍家世代忠良将,赤心保国姓字香。
谁料奸贼杨林狠,诬陷忠良罪莫当。
今日绑在法场上,一腔热血染刑场。
儿啊!你若逃得活命在,伍家香烟莫断香!
伍尚接唱:【二八板】
听罢老父肝肠断,珠泪滚滚湿衣衫。
爹爹爹!你且放宽心一段,孩儿即刻搬救兵。
调来十万雄兵将,杀退杨林救爹还!

第三场:起兵反隋

角色:伍云召(老生)
唱段:【垛板】
伍云昭在马上忙传将令,众儿郎听我言要上心间。
杨林老贼害我父,昏君无道把忠冤。
今日兴兵反隋室,替天行道杀贪官!
【快二八】
头戴银盔映日寒,身披铠甲亮如银。
坐下战马嘶声叫,手中丈八蛇矛寒。
要为父仇把雪报,要为黎民把冤翻!

豫剧南阳关全场唱词

第四场:困守南阳

角色:伍云召(老生)、Y夫人(旦)
伍云召唱:【导板】
南阳关前战鼓响,杀声震天震四方!
【回龙】
想起了老爹爹法场丧命,想起了贤妻子泪洒衣裳。
杨林贼带人马围困城上,俺伍云召独力难支孤城邦!
Y夫人接唱:【二八板】
将军不必太悲伤,且听妻言细思量。
城内粮草已用尽,外无救兵内无粮。
不如弃城逃活路,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荒!
伍云召唱:【慢板】
贤妻说话欠思量,云岂是贪生怕死郎!
伍家世代忠良将,岂肯贪生弃城邦?
城在人在城亡去,忠烈之名万古扬!

第五场:城楼自尽

角色:伍云召(老生)
唱段:【哭腔】
一马冲出南阳关,回头望城泪不干。
老父冤仇未得报,妻儿离散好惨然!
【快二八】
杨林贼兵追得紧,前有江河后有兵。
罢罢罢!今日里云召把命尽,忠魂飞上九重天!
【导板】
丈八矛断乌江畔,【回龙】南阳关上起狼烟!
【哭腔】
伍云召啊伍云召,你生是忠臣死是鬼,留得清白在人间!

唱词依剧情脉络选取核心段落,展现了伍云召从忠愤、悲怆到决绝的情感转变,凸显了豫剧“以情带声、声情并茂”的艺术特色,唱词中大量运用“二八板”“慢板”“哭腔”等板式,通过节奏变化强化人物内心冲突,如“叹伍家世代忠良将”的苍凉,“一马冲出南阳关”的悲壮,成为老生行当的代表性唱段。

豫剧南阳关全场唱词

相关问答FAQs

Q1:《南阳关》中伍云召的核心唱段“恨杨老贼把权专”有何艺术特色?
A:该唱段为【二八板】转【快二八】结构,开篇“恨杨老贼把权专”以重音起势,表现伍云召对杨林专权的切齿痛恨;中段“俺伍家三代保社稷”节奏放缓,突出忠良世家的悲壮底色;后段“朝房之上辩冤屈”节奏加快,通过“拍案怒冲冠”的动作提示,将情绪推向高潮,唱词以“专”“贤”“山”“冠”“冤”等押韵字贯穿,既符合豫剧“七字句”“十字句”的韵律规范,又通过“恨”“叹”“怒”等情感动词的层层递进,塑造了伍云召刚正不阿、忠勇双全的形象。

Q2:豫剧不同流派在演绎《南阳关》时,唱腔处理上有何差异?
A:豫剧流派中,唐喜成“豫东调”与关灵凤“豫西调”对《南阳关》的演绎最具代表性,唐喜成版以“假声”(二本腔)为主,唱腔高亢激越,如“一马冲出南阳关”一句,尾音拔高如裂帛,突出伍云召的悲壮决绝;关灵凤版则用“大本腔”结合“脑后音”,唱腔苍凉深沉,如“叹伍家世代忠良将”一句,通过气口的顿挫与拖腔的延长,强调人物内心的压抑与无奈,唐派更注重“唱做结合”,如“法场诀别”中甩发、跪步等身段与唱腔的配合,而关派则侧重“以情带声”,通过细微的音色变化传递人物情感的细微波动。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