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光影戏剧网

河南豫剧收陈鹏全场,这场仪式有何特别之处引人关注?

河南豫剧作为中国戏曲的重要剧种,以其高亢激越的唱腔、生动传神的表演,在中原大地上流传了数百年,2023年10月6日晚,河南艺术中心大剧院内座无虚席,掌声雷动,著名豫剧演员陈鹏领衔主演的“豫韵流芳”专场演出在此圆满落幕,这场演出不仅是对传统豫剧经典的一次集中展现,更让观众感受到了陈鹏作为豫剧新生代领军人物的艺术魅力,真正实现了“全场”沸腾的盛况。

河南豫剧收陈鹏全场

本次专场演出由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河南省戏剧家协会主办,河南豫剧院青年团承办,是“中原文化月”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演出当晚,大剧院内座无虚席,既有白发苍苍的老戏迷,也有带着孩子感受传统文化的年轻观众,更有来自全国各地的戏曲爱好者专程赶来,陈鹏作为河南豫剧院国家一级演员,师承豫剧大师唐喜成,主攻文武老生,扮相俊美,唱腔醇厚,表演细腻,在《血溅乌纱》《大登殿》等传统剧目中塑造了众多经典角色,深受观众喜爱。

演出在开场曲《豫剧欢歌》中拉开序幕,激越的锣鼓与悠扬的板胡瞬间点燃了现场气氛,陈鹏首先登场,带来了经典剧目《五世请缨》选段“挂帅”,他饰演的佘太君虽年过百岁,却精神矍铄,眼神中透着为国分忧的坚毅,一句“叫佘氏太君怒火冲”唱得字正腔圆,高亢处如穿云裂石,低回处如泣如诉,配合着稳健的身段和精准的水袖功,将佘太君挂帅出征的豪情演绎得淋漓尽致,台下观众听得如痴如醉,掌声在剧场内久久回荡。

接下来是折子戏《秦香莲》选段“见皇姑”,陈鹏饰演的陈世美虽是负心之人,却被他赋予了复杂的内心世界,面对皇姑的威逼利诱,他时而犹豫,时而决绝,眼神中的挣扎与无奈被刻画得入木三分,尤其是“负心”唱段,他运用了豫剧“豫东调”的欢快节奏,却唱出了人物内心的痛苦与愧疚,形成了强烈的艺术反差,让观众既恨其负义,又叹其无奈,这段表演结束后,现场掌声雷动,不少观众眼含热泪。

河南豫剧收陈鹏全场

压轴戏是《七品芝麻官》选段“打轿夫”,陈鹏饰演的唐成,貌不惊人却一身正气,他巧妙地将喜剧元素融入表演,通过夸张的表情和诙谐的动作,将唐成不畏强权、智斗奸臣的机智展现得活灵活现,尤其是“打轿夫”一段,他运用了豫剧“矮子步”和“扑跌”等技巧,身手敏捷,动作利落,引得台下笑声不断,掌声迭起,演出最后,陈鹏加演了经典唱段《谁说女子不如男》,他用高亢嘹亮的唱腔,将花木兰的英姿飒爽与家国情怀传递给每一位观众,全场观众不约而同地跟着哼唱,气氛达到高潮。

剧目选段 角色 表演亮点
《五世请缨》 佘太君 高亢唱腔与稳健身段结合,展现挂帅出征的豪情,水袖功运用精准,眼神坚毅有力。
《秦香莲》 陈世美 内心戏刻画细腻,通过眼神与唱腔变化展现人物挣扎,豫东调唱法富有张力。
《七品芝麻官》 唐成 喜剧表演张弛有度,融合矮子步、扑跌等技巧,诙谐中透正气,动作利落夸张。
《谁说女子不如男》 花木兰 唱腔高亢嘹亮,气息绵长,展现巾帼英雄的飒爽英姿,与观众互动氛围热烈。

演出结束后,观众久久不愿离去,掌声、喝彩声持续了十余分钟,陈鹏三次返场谢幕,仍难掩观众的热情,一位来自郑州的老戏迷王阿姨激动地说:“陈鹏的唱腔有唐派的风韵,又有自己的创新,听着过瘾!”青年观众小李则表示:“以前觉得豫剧节奏慢,看了这场演出才发现,原来豫剧这么有感染力!”河南省戏剧家协会主席在演出后评价:“陈鹏的专场演出,既坚守了豫剧的传统韵味,又融入了符合当代审美的表达,是豫剧传承创新的典范。”

这场“豫韵流芳”专场演出,不仅让观众领略了豫剧的艺术魅力,更展现了陈鹏作为青年演员的责任与担当,他用扎实的功底、饱满的热情,让传统戏曲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真正实现了“河南豫剧收陈鹏全场”的盛况——不仅是剧场座无虚席,更是观众对传统艺术发自内心的认可与喜爱。

河南豫剧收陈鹏全场

FAQs
问题1:陈鹏在豫剧艺术传承方面有哪些具体贡献?
解答:陈鹏在传承豫剧艺术方面,一方面深耕传统剧目,如《五世请缨》《秦香莲》等,通过反复打磨唱腔与表演,精准把握唐派艺术的精髓;他积极参与创新实践,尝试将现代舞台元素融入传统剧目,如运用多媒体技术增强视觉效果,同时注重年轻观众的培养,通过进校园、线上直播等方式普及豫剧知识,让更多年轻人了解并喜爱这门传统艺术。

问题2:豫剧的唱腔有哪些主要流派,陈鹏属于哪一派?
解答:豫剧唱腔主要分为豫东调、豫西调、祥符调、沙河调四大流派,豫东调高亢激越,豫西调缠绵婉转,陈鹏师承豫剧大师唐喜成,主攻唐派艺术,唐派属于豫东调的重要分支,以“脑后音”和“二本腔”的巧妙运用著称,唱腔刚柔并济,既有阳刚之气,又有细腻之情,陈鹏在继承唐派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嗓音条件,形成了醇厚饱满、富有张力的个人演唱风格。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