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光影戏剧网

京剧姚期j剧本

京剧《姚期》是传统老生戏的经典剧目,取材于东汉“云台二十八将”故事,讲述了开国功臣姚期忠勇遭谗、蒙冤得救的全过程,塑造了忠义刚直、深明大义的老臣形象,唱腔与身段均具鲜明特色,至今仍是舞台常演不衰的佳作。

京剧姚期j剧本

剧情围绕东汉光武帝刘秀时期的忠奸斗争展开:姚期随刘秀南征北战,功勋卓著,官拜复阳侯,镇守草桥关,其子姚刚勇猛过人,在边关误国丈郭荣之子郭宝,郭妃因此怀恨在心,联合其父郭荣设计陷害,郭荣假造姚期私通敌国密信,刘秀偏听偏信,将姚期问斩,危急时刻,姚期结义兄弟马武闯宫保奏,姚刚与马武定计劫法场,恰逢太师邓禹回朝搬兵,揭露郭荣阴谋,真相大白后,刘秀悔悟,姚期官复原职,忠义得以伸张。

剧中主要人物行当与性格鲜明,如下表所示:

角色 行当 身份/性格 核心冲突
姚期 老生 开国功臣,忠勇刚直,深明大义 遭郭妃陷害,蒙冤受屈
刘秀 老生 东汉光武帝,明辨是非但易受后宫影响 在忠臣与后宫间挣扎,最终悔悟
郭妃 花旦 郭荣之女,骄纵跋扈,因私怨报复 为父报仇,不惜陷害忠良
姚刚 净角 姚期之子,勇猛鲁莽,孝义为先 为救父闯宫,与奸臣武力冲突
马武 净角 姚期结义兄弟,豪爽耿直,重情重义 为兄弟直言,冒险保奏姚期
郭荣 净角 国丈,仗势欺人,阴险狡诈 陷害姚期,谋取权势

《姚期》的经典场次集中展现了戏剧冲突与人物情感,开场的“草桥关”中,姚期身披铠甲,唱【二黄慢板】“劝千岁杀字休出口”,既劝诫刘秀不可错杀功臣,又体现其忠心与政治智慧,唱腔醇厚,成为老生名段。“太保国”一场,郭妃诬告姚期谋反,刘秀下令斩首,姚期唱【二黄导板】【回龙】【原板】“皇恩浩调臣龙庭候朝”,从悲愤到无奈,髯口功与水袖功配合,将忠臣蒙冤的绝望表现得淋漓尽致。“闯宫救父”中,姚刚得知父亲被斩,与马武持械闯宫,净角的炸音与武打场面火爆激烈,凸显忠义与奸佞的正面冲突;黄金台”上,真相大白,姚期复职,唱【西皮流水】“君臣们相会在黄金台”,旋律明快,既洗刷冤屈,又彰显忠义得伸的圆满。

京剧姚期j剧本

该剧艺术特色鲜明:唱腔上融合老生“谭派”的清亮与铜锤花脸的雄浑,如姚期的唱段既需展现老生的沉稳,又需表现武将的威猛;身段上,老生的髯口功(如“捋髯”“甩髯”)、水袖功(如“抖袖”“翻袖”)与净角的武打(如“起霸”“开打”)相结合,塑造了立体的人物形象;脸谱上,姚期勾红脸,象征忠勇正直,符合传统京剧“红脸忠、白脸奸”的人物造型规范,成为忠臣形象的典型符号。

FAQs

  1. 《姚期》中“劝千岁杀字休出口”为何成为经典唱段?
    答:该唱段以【二黄慢板】行腔,词义恳切,既劝诫刘秀不可因后宫之言错杀功臣,又体现姚期“忠君爱国”的深意,旋律跌宕起伏,老生唱法中融入“擞音”“颤音”等技巧,情感饱满,故广为流传。

    京剧姚期j剧本

  2. 姚期的红脸脸谱有何象征意义?
    答:京剧脸谱中红色象征忠勇正直、赤胆忠心,姚期作为开国忠臣,一生为国、蒙冤不屈,红脸既凸显其性格特质,也符合传统戏曲“忠奸分明”的人物造型审美。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