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偃师区近期开展的“军民鱼水情·共筑强军梦”慰问部队活动中,一段记录戏曲表演的视频在网络上引发广泛关注,这段视频不仅展现了地方特色文化魅力,更以艺术为桥梁,搭建起军民情感交融的纽带,成为新时代双拥工作的生动注脚。
活动于今年八一建军节期间在驻偃某部队营区举行,由偃师区委、区政府联合区文旅局、豫剧团共同策划,视频记录了整场慰问演出实况,时长约90分钟,以传统戏曲为核心,融合现代元素,为官兵们带来了一场视听盛宴,偃师作为豫剧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拥有深厚的戏曲文化底蕴,此次慰问活动正是当地文化拥军、精神拥军的具体实践,旨在通过官兵喜闻乐见的形式,丰富军营文化生活,传递地方人民的深情厚谊。
视频中的戏曲内容丰富多样,涵盖多个经典剧种与剧目,为呈现清晰的艺术脉络,现将主要节目整理如下:
剧种 | 代表剧目 | 剧情梗概 | 官兵反响亮点 |
---|---|---|---|
豫剧 | 《花木兰》选段 | 花木兰替父从军,展现“谁说女子不如男”的巾帼担当 | 战士自发跟唱“刘大哥讲话理太偏”,现场掌声雷动,有女官兵表示深受鼓舞 |
豫剧 | 《穆桂英挂帅》 | 穆桂英不顾年高挂帅出征,体现忠君报国的家国情怀 | 老兵眼含热泪,称“穆桂英的精神和我们军人一样,都是使命在肩” |
曲剧 | 《卷席筒》选段 | 清官为民伸冤,彰显正义凛然之气 | 新兵小李表示:“没想到传统戏曲这么有感染力,剧情比电视剧还精彩” |
现代戏 | 《焦裕禄》片段 | 焦裕禄带领兰考人民治沙,展现党员干部无私奉献精神 | 指导员感慨:“焦裕禄精神和我们强军目标一致,都是为人民、为国家的担当” |
互动环节 | 《朝阳沟》对唱 | 演员与官兵共唱“咱们说说知心话”,气氛热烈 | 全体官兵起立合唱,有人挥舞国旗,将现场氛围推向高潮 |
从视频细节可见,演出并非单向的“送文化”,而是充满双向互动的艺术共鸣,在《朝阳沟》对唱环节,豫剧名家马淑芳主动邀请官兵上台,某连战士王磊与演员搭档演唱“那个前晌我去锄地”,虽略显生涩却充满真情,引发全场欢笑与掌声,这种“零距离”互动打破了舞台与观众的界限,让官兵从“看客”变为“参与者”,视频中官兵们专注的眼神、随节奏轻打的节拍,以及演出结束后自发向演员敬礼的场景,无不体现着对传统文化的喜爱与对艺术工作者的敬意。
文化是情感的载体,这段戏曲视频之所以打动人心,在于它精准把握了军民共同的精神内核,豫剧的慷慨激昂与军人的铁血担当相呼应,传统剧目中的忠孝节义与当代革命军人的核心价值观相契合,正如视频中某部队政委在致辞时所说:“戏曲里的‘精忠报国’‘家国情怀’,和我们‘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强军目标,本质上是一脉相承的。”这种精神层面的共鸣,让慰问活动超越了形式本身,成为一次深刻的思想教育与文化浸润。
从传播效果看,这段视频在发布后迅速引发关注,偃师官方视频号、抖音号等平台累计播放量超500万次,评论区“致敬最可爱的人”“传统文化太有魅力”“为偃师点赞”等留言数万条,许多在外服役的偃师籍官兵表示,看到家乡剧团来部队慰问,心里既温暖又自豪,更有网友留言:“建议多举办这样的活动,让年轻人了解戏曲,也让官兵感受到家乡的温度。”这种线上线下联动的积极反响,不仅扩大了文化拥军的影响力,也为传统文化传播开辟了新路径。
此次慰问活动并非偶然,而是偃师区长期坚持双拥工作的缩影,近年来,该区通过“送戏进军营”“书画进军营”“非遗进军营”等形式,将地方文化资源与部队需求精准对接,打造了一系列文化拥军品牌项目,此次戏曲视频的录制与传播,更是创新了慰问形式,让“一次性”活动变为“长效性”影响,让军营文化服务延伸至“云端”,为官兵提供了随时可看、可学的文化内容。
回顾整段视频,从演员的倾情演绎到官兵的热烈回应,从经典剧目的传承到现代精神的诠释,无不彰显着军民团结的磅礴力量,戏曲的唱腔或许会消散在空气中,但视频中传递的深情厚谊、文化自信与家国情怀,将在官兵心中扎根,成为激励他们练兵备战、守护家国的精神动力,而对于偃师而言,这次活动既是对传统文化的弘扬,更是对双拥传统的践行,为新时代军民关系写下了生动的“偃师注脚”。
相关问答FAQs
问题1:偃师慰问部队戏曲视频的策划初衷是什么?
解答:此次视频策划初衷主要有三方面:一是深化军民鱼水情,通过地方特色文化表达对子弟兵的敬意与关爱;二是丰富军营文化生活,为官兵提供高质量的精神文化产品,缓解训练压力;三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年轻官兵感受戏曲魅力,增强文化自信,偃师作为文化底蕴深厚的地区,希望通过活动探索文化拥军新路径,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双拥工作模式。
问题2:视频中的戏曲剧目是如何选择的?是否考虑了年轻官兵的喜好?
解答:剧目选择遵循“主题契合、经典与现代结合、兼顾多样性”原则,优先选取《花木兰》《穆桂英挂帅》等展现家国情怀、英雄气概的经典剧目,与部队的使命担当相呼应;加入《焦裕禄》等现代戏,体现时代精神;还穿插互动性强的《朝阳沟》选段,增强趣味性,为贴近年轻官兵,团队提前调研了官兵的戏曲认知基础,在保留传统韵味的同时,通过缩短选段时长、增加剧情讲解等方式降低观赏门槛,确保不同年龄层的官兵都能感受到戏曲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