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光影戏剧网

京剧徐策跑城全剧,徐策疾驰跑城,究竟为何事所激?

《徐策跑城》是京剧传统剧目中的经典老生戏,取材于民间故事“薛家将”,以唐朝忠臣徐策为主角,展现其忠义情怀与炽热心性,全剧剧情跌宕,情感浓烈,表演技艺精湛,被誉为老生行当的“做功戏”典范。

京剧徐策跑城全剧

故事背景设定在唐代,薛家将之后薛刚因醉酒闹花灯,误伤皇子,致薛家被奸臣张泰陷害,满门抄斩,老太师徐策不忍忠良绝后,冒险将薛家遗孤薛蛟藏于府中,抚养成人,二十年后,薛蛟长大,在徐策的指引下,得知家族冤情,联合其他忠臣后裔,最终为薛家平反昭雪,当徐策得知朝廷下旨为薛家平反、冤案得雪的消息时,已是年近八旬的老者,他抑制不住内心的狂喜与激动,不顾体衰力竭,亲自跑上城楼向朝廷报喜,途中尽显老臣的赤胆忠心与狂喜之态。

剧中徐策这一角色属老生行当中的“衰派老生”,扮相苍老:银髯垂胸,身着素袍,步履蹒跚却眼神炯炯,将一位年迈体衰却精神矍铄的老臣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其核心表演段落“跑城”,是全剧的高潮,也是展现演员功力的关键,徐策从府邸到城楼的路上,通过一系列连贯的身段、步法、水袖与髯口技巧,将内心的狂喜、急切与身体的衰老形成强烈对比,既让观众感受到他报喜的迫切,又体会到他年迈的艰辛,情感张力十足。

在表演艺术上,《徐策跑城》集中体现了京剧“唱、念、做、打”中的“做”与“唱”,徐策的唱腔以【导板】【原板】【散板】为主,高亢苍劲,如“湛湛青天不可欺”一句,唱得字字铿锵,既有老生的醇厚,又透着激动时的颤抖;念白则抑扬顿挫,富有节奏感,通过“报喜”“走哇”等简短念白,将急切心情层层递进,身段表演上,“髯口功”尤为突出:徐策边跑边甩髯、托髯、抖髯,银髯随身体摆动,时而如银蛇飞舞,时而贴于胸前,配合踉跄的步法,生动展现衰老之态;“水袖功”同样精湛,双袖或翻飞、或抛掷,既是情绪的宣泄,也是平衡身体的辅助;“步法”则以“圆场”“碎步”“踉跄步”为主,从府门到城楼,看似短短距离,却通过急促的步伐与跌撞的姿态,将“跑”的动态与“老”的特质完美融合,让观众仿佛亲眼见到一位老人用尽全身力气奔向希望的瞬间。

京剧徐策跑城全剧

该剧的主题深刻,通过徐策的形象,颂扬了忠义精神与正义必胜的信念,徐策并非战场英雄,却以文臣的赤诚与担当,成为薛家平反的关键力量,他的“跑城”不仅是身体的奔走,更是正义的传递,从艺术传承看,《徐策跑城》历经百年,经周信芳、马连良等京剧大师的演绎,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流派版本,其表演程式与人物塑造,至今仍是老生演员必修的经典,对京剧艺术的传承与发展影响深远。

相关问答FAQs

问:《徐策跑城》的核心看点是什么?
答:核心看点是“跑城”一场的表演,通过老生行当的“髯口功”“水袖功”“步法”等技巧,将徐策年迈体衰与内心狂喜的矛盾状态具象化,演员需在“做”中展现情感,在“唱”中传递情绪,既有高难度的技艺展示,又有深刻的人物内心刻画,是“唱做并重”的典范,也是欣赏老生表演艺术的绝佳窗口。

问:徐策的角色为何被称为“衰派老生的典范”?
答:“衰派老生”专指扮演年老体衰却气度不凡的老生角色,徐策正是其典型,表演时需突出“衰”(生理衰老,如步履蹒跚、动作迟缓)与“派”(精神气派,如忠义赤诚、威严庄重)的结合,通过细腻的身段与表情,让“衰”不显懦弱,“派”更显厚重,徐策的形象将这种“以形写神”的表演理念发挥到极致,成为后辈演员塑造同类角色的标杆。

京剧徐策跑城全剧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