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老旦行当名家兰文云,作为当代京剧舞台上的重要人物,以其醇厚苍劲的唱腔、细腻传神的表演,深耕老旦艺术数十载,不仅继承了李派、王派等老旦表演精髓,更在传承与创新中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近年来,虽已至花甲之年,她依然活跃在舞台、讲台与文化传播一线,以“传帮带”为己任,为京剧老旦艺术的薪火相传贡献着光和热。
在舞台演出方面,兰文云始终保持着对艺术的敬畏之心,即便日程繁忙,每年仍坚持参与数十场重要演出,2021年,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她参与了国家京剧院主办的“红色经典京剧演唱会”,在《红灯记》选段中饰演李奶奶,其苍劲有力的唱腔与沉稳大气的表演,将革命母亲的坚毅与慈爱刻画得入木三分,引发观众强烈共鸣,2022年,她随中国京剧艺术团赴海外开展“欢乐春节”巡演,在德国、意大利等地演出《杨门女将》选段,饰演佘太君,唱念做打功底扎实,尤其是“巡营”一场中的身段,虽已年过六旬,却依然步伐稳健、气势磅礴,让海外观众充分领略到京剧艺术的独特魅力,2023年,她在上海天蟾逸夫舞台举办了个人专场演出,剧目包括《徐母骂曹》《钓金龟》等传统老旦戏,演出一票难求,现场观众反响热烈,有戏迷评价:“兰老师的唱腔,每个字都带着岁月的沉淀,听一次就忘不了。”除了传统剧目,她还积极参与新编京剧的创作,2024年,在京剧《延安颂》中饰演老年群众角色,以老旦的表演程式融入现代戏创作,为年轻演员树立了“戏比天大”的榜样。
舞台之外,兰文云将更多精力投入到了京剧传承与教育事业中,作为中国戏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她深耕戏曲教育一线三十余年,培养了大批优秀京剧人才,近年来,她主讲的《京剧老旦表演艺术》课程被评为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课程中不仅教授唱腔、身段等技巧,更注重引导学生理解角色内涵,她常对学生说:“老旦不是‘老旦’,是生活中的母亲、祖母,演的是人,不是行当。”2022年,她牵头成立“兰文云京剧老旦艺术工作室”,通过“名师带徒”模式,重点培养青年演员,工作室学员已在多项全国京剧比赛中获奖,她还积极参与“京剧进校园”活动,2023年带领学生走进北京多所中小学,通过讲座、表演、互动体验等形式,让青少年近距离感受京剧魅力,她编写的《京剧老旦入门》教材也已成为多所中小学戏曲兴趣班的指定用书。
在社会文化传播领域,兰文云同样不遗余力,作为北京市政协委员,她连续多年提交关于“戏曲传承与发展”的提案,建议加强基层戏曲院团建设、完善戏曲人才培养机制,2021年,她参与策划的“京剧老旦艺术展”在北京戏曲博物馆举办,通过实物、图片、影像等形式,系统展示了老旦艺术的发展历程及个人艺术生涯,吸引了众多戏曲爱好者参观,疫情期间,她主动参与线上公益演出,在抖音、B站等平台开设“兰文云说老旦”专栏,讲解老旦表演技巧,分享从艺心得,单期视频最高播放量突破百万,让更多人了解并喜爱上京剧老旦艺术,她还多次担任全国京剧青年演员电视大赛评委,以专业眼光点评选手,鼓励青年演员“守正创新”,既要继承传统,也要敢于突破。
兰文云的艺术成就与贡献,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她曾获中国戏剧梅花奖、文华表演奖、全国京剧优秀演员评比展演一等奖等多项荣誉,2023年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京剧代表性传承人”,面对荣誉,她始终保持谦逊:“我只是一个京剧的‘搬运工’,把老祖宗留下的好东西传下去,是我的责任。”
以下为兰文云2020-2024年重要演出与教学活动概览:
时间 | 活动名称 | 地点/平台 | /角色 | 成果/影响 |
---|---|---|---|---|
07 | “红色经典京剧演唱会” | 北京国家大剧院 | 《红灯记》饰李奶奶 | 庆祝建党百年,引发观众共鸣 |
03 | “欢乐春节”海外巡演 | 德国、意大利 | 《杨门女将》饰佘太君 | 向海外展示京剧魅力 |
05 | 兰文云个人专场演出 | 上海天蟾逸夫舞台 | 《徐母骂曹》《钓金龟》 | 一票难求,获戏迷高度评价 |
01 | 新编京剧《延安颂》 | 北京梅兰芳大剧院 | 饰演老年群众角色 | 为新编戏创作提供经验 |
09 | “京剧老旦艺术工作室”成立 | 中国戏曲学院 | 名师带徒,培养青年演员 | 学员获全国比赛奖项 |
10 | “京剧进校园”系列活动 | 北京多所中小学 | 讲座、表演、互动体验 | 编写教材,推广京剧普及 |
相关问答FAQs:
Q1:兰文云在京剧老旦表演上有哪些独特的艺术风格?
A1:兰文云的艺术风格以“醇厚、细腻、传神”为核心,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唱腔上,她融合李派(李多奎)的洪亮浑厚与王派(王玉敏)的委婉细腻,形成“刚柔并济”的演唱特点,尤其擅长运用“擞音”“颤音”等技巧表现人物情感,如在《钓金龟》中“叫张义”的唱段,通过字正腔圆的吐字和跌宕起伏的旋律,将孟良母亲思念儿子的悲切心情展现得淋漓尽致;二是表演上,她注重“以形传神”,无论是《杨门女将》中佘太君的“挂帅”英姿,还是《徐母骂曹》中徐母的“骂曹”激愤,都能通过精准的眼神、身段和手势,赋予角色鲜活的生命力;三是人物塑造上,她强调“演人而非演行当”,认为老旦角色的核心是“真实”,无论是宫廷贵妇、市井老妇还是革命母亲,都力求从生活出发,挖掘人物内心世界,避免程式化的表演。
Q2:兰文云目前最关注的工作是什么?她对京剧老旦艺术的传承有何规划?
A2:兰文云目前最关注的是京剧老旦艺术的“活态传承”,即通过“舞台实践+教育培养+传播推广”三位一体的模式,让老旦艺术在当代焕发新的生机,具体规划包括:一是继续深耕舞台,在复排经典剧目的同时,参与更多新编创排,探索老旦艺术在现代戏、新编历史戏中的表现力;二是加强人才培养,依托“兰文云京剧老旦艺术工作室”,通过“一对一授课”“集体排练”“舞台实践”等方式,培养更多既懂传统又具创新意识的青年演员,计划未来五年内推出3-5名青年老旦新秀;三是拓展传播渠道,除了线下演出和教学,她计划与新媒体平台深度合作,推出“老旦艺术系列短视频”“线上大师课”等内容,打破时空限制,让更多人了解老旦艺术的魅力,她常说:“京剧老旦就像一棵老树,根要深扎在传统的土壤里,枝叶才能伸向新时代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