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光影戏剧网

京剧噩王别姬歌词

京剧《霸王别姬》是中国传统戏曲中的经典之作,取材于楚汉相争的历史故事,以项羽和虞姬的悲情别离为核心,展现了英雄末路的苍凉与儿女情长的决绝,作为梅派艺术的代表作,该剧凭借深邃的情感内涵、精湛的唱腔设计与表演艺术,成为京剧舞台上的不朽丰碑,唱词作为人物情感与剧情推进的重要载体,既有历史叙事的厚重,又有文学抒情的细腻,值得细细品味。

京剧噩王别姬歌词

剧情背景与人物关系

《霸王别姬》的故事发生在楚汉相争末期,项羽率楚军与刘邦的汉军在垓下展开决战,因韩信的十面埋伏之计,楚军陷入重围,入夜,汉军四面唱起楚地歌谣(即“四面楚歌”),楚军将士闻乡音而思归心切,军心涣散,项羽(西楚霸王)在帐中焦躁不安,爱妃虞姬(京剧中的“姬”常被误作“噩”,实为“霸王别姬”)以歌舞宽慰,却预感悲剧降临,为免拖累项羽,最终拔剑自刎,项羽突围至乌江,自觉无颜见江东父老,自刎身亡,剧情以“英雄末路”与“红颜薄命”的双线交织,营造出浓烈的悲剧氛围。

主要唱段与歌词解析

剧中核心唱段集中在虞姬与项羽的对手戏中,通过不同板式的唱腔与歌词,精准刻画人物心理与命运走向。

虞姬唱段:温柔中的决绝

虞姬的唱词以柔美见长,却暗含刚烈,展现了她对项羽的深情与对命运的清醒认知。

  • 《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西皮原板)
    “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我这里出帐外且散愁情,轻移步走向前荒郊站定,猛抬头见碧落月色清明。”
    唱词以“和衣睡稳”勾勒项羽的疲惫与焦虑,“轻移步”“荒郊站定”通过动作描写,暗示虞姬内心的忧思,末句“月色清明”以景衬情,既点明环境,又反衬出人物内心的悲凉——月色虽美,却难掩战争的残酷与离别的阴影。

    京剧噩王别姬歌词

  • 《劝君王饮酒听虞歌》(南梆子)
    “劝君王饮酒听虞歌,解君忧闷舞婆娑,嬴秦无道把江山破,英雄四路起干戈,自古常言不欺我,成败兴亡数不着,宽心饮酒宝帐坐。”
    此段唱词是虞姬以歌舞宽慰项羽的核心段落。“解君忧闷”点明初衷,“舞婆娑”暗示后续的剑舞,歌词中“嬴秦无道”“英雄四路”简述乱世背景,“成败兴亡数不着”则透露出她对局势的清醒认知——楚军败局已定,劝项羽“宽心饮酒”既是安抚,也是最后的温柔陪伴。

项羽唱段:英雄末路的悲歌

项羽的唱词苍劲悲凉,充满力与憾,展现了“力拔山兮气盖世”的盖世豪情与“时不利兮骓不逝”的无奈悲愤。

  • 《垓下歌》(散板)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这是项羽被困时的慷慨悲歌,直接引用《史记·项羽本纪》原文。“力拔山兮气盖世”回顾其一生辉煌,“时不利兮骓不逝”直指当前困境(战马不前,象征命运转折)。“虞兮虞兮奈若何”的反复咏叹,将英雄对爱人的不舍与对自身命运的绝望推向高潮,成为千古绝唱。

  • 《楚歌》(摇板)
    “夜闻四面楚歌声,楚歌声惊坐起,思想起英雄好伤情,想当年统雄兵战无不胜,到如今被困在重围里,叫侍儿与大王饮杯酒酒,饮罢了杯酒好出营门。”
    唱词以“四面楚歌声”开篇,直接点明“四面楚歌”的典故,通过“惊坐起”的动作描写,表现项羽的震惊与慌乱。“想当年”与“到如今”的对比,凸显其从巅峰跌落谷底的落差,末句“饮罢了杯酒好出营门”则透露出他决意突围的悲壮决心。

    京剧噩王别姬歌词

京剧艺术的特色呈现

《霸王别姬》的唱词之所以动人,离不开京剧艺术的综合呈现。

  • 唱腔与板式:虞姬的唱段以“西皮”“南梆子”为主,旋律明快婉转,符合其温柔刚烈的性格;项羽的唱段多用“散板”“摇板”,节奏自由跌宕,凸显其豪放悲愤的情感。
  • 表演与身段:虞姬的“剑舞”是剧中经典,配合《劝君王饮酒听虞歌》的唱词,以剑花的翻飞、身段的旋转,将内心的悲壮与决绝具象化;项羽的表演则注重“霸王功架”,通过稳健的台步与苍凉的唱腔,塑造出盖世英雄的末路形象。
  • 文学与历史融合:唱词既保留了《史记》中的历史叙事(如《垓下歌》),又融入了戏曲文学的抒情加工(如虞姬的唱段),使历史人物更具情感张力。

主要唱段信息简表

唱段名称 角色 板式 核心情感/内容
《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 虞姬 西皮原板 抒发对项羽的忧思,以景衬情
《劝君王饮酒听虞歌》 虞姬 南梆子 以歌舞宽慰项羽,暗示命运转折
《垓下歌》 项羽 散板 英雄末路的悲愤与对虞姬的不舍
《楚歌》 项羽 摇板 四面楚歌的绝望与突围的决心

相关问答FAQs

Q1:《霸王别姬》的故事原型来自哪里?
A1:《霸王别姬》的故事原型主要源于《史记·项羽本纪》。《史记》记载了项羽被困垓下、四面楚歌、虞姬和歌、项羽悲歌“力拔山兮气盖世”等核心情节,京剧在历史基础上进行了艺术加工,增加了虞姬舞剑、项羽突围等细节,强化了戏剧冲突与悲剧色彩,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

Q2:虞姬的“剑舞”在剧中有什么象征意义?
A2:虞姬的“剑舞”是全剧的点睛之笔,具有多重象征意义,其一,宽慰项羽:通过歌舞缓解项羽的焦虑,展现她的深情与体贴;其二,暗示命运:剑舞的刚柔并济,暗含她“生随霸王,死别霸王”的决绝;其三,升华悲剧:剑舞的优美与结局的悲壮形成强烈对比,凸显“红颜薄命”的无奈,也强化了“霸王别姬”的永恒悲情。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