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光影戏剧网

豫剧杨延景招亲上集

北宋年间,辽国屡犯边境,杨家将世代忠勇,镇守边关,杨延景(杨六郎)作为杨家将的顶梁柱,武艺超群、忠心耿耿,却因性格刚直,年过三十尚未娶亲,此事令佘太君忧心忡忡,多次催促,杨延景却以“国事未定,无心家事”推脱,恰逢此时,宋真宗为安抚将门、稳固边防,下旨赐婚,命杨延景与天波杨府世交——柴郡主完婚,消息传开,杨府上下既喜且忧,喜的是六郎终身有托,忧的是柴郡主自幼娇惯,且武艺高强,寻常男子难以匹配,这桩婚事恐非易事。

豫剧杨延景招亲上集

招亲起因:圣旨赐婚与家族考量

柴郡主乃后周世宗柴荣之女,宋太祖赵匡胤义妹,自幼随父习武,精通十八般武艺,尤擅双刀,性格爽朗,不喜拘束,其父柴郡王与佘太君交情深厚,早有意结为秦晋之好,只是柴郡主择婿标准极高,非“文武双全、忠勇兼备者不嫁”,此次圣旨赐婚,恰逢其时,却也让杨延景陷入两难:君命难违,杨家世代忠君,抗旨便是大不敬;他对柴郡主素未谋面,加之常年征战沙场,对儿女情长本就淡漠,更担心自己刚直的脾气与柴郡主泼辣的性格难以相容。

佘太君深知儿子心思,一面劝慰“忠孝难两全,既为君命,也为家声,当从其便”,一面暗中派人前往柴府打探柴郡主性情,得知柴郡主虽骄纵却明事理,武艺高强却通情达理,心中稍定,她决定以“比武招亲”为名,实则借机让二人相看,若能投缘,便顺水推舟;若不合,再向圣上请辞,也算给两家一个台阶。

招亲经过:比武生情与暗藏波折

比武当日,天波杨府张灯结彩,各路将领、百姓闻讯而来,想一睹郡主风采,柴郡主一身红衣,手持双刀,立于演武场中央,朗声道:“今日比武,不求输赢,但求对手能让我心服口服!若有人胜我,我便随他入杨府;若无人能胜,我便向圣上请命,终身不嫁!”话音刚落,场下议论纷纷,无人敢应战。

正在此时,杨延景一身戎装,手持长枪,缓步走出,他抱拳道:“末将杨延景,奉母命讨教郡主武艺,还望手下留情。”柴郡主见来人身姿挺拔、目光如炬,心中一动,却嘴上不饶人:“杨六郎?久闻你威名,今日倒要看看,是你的枪快,还是我的刀利!”二人你来我往,一个枪法如游龙,一个刀法似猛虎,斗了五十回合未分胜负,柴郡主越战越勇,突然卖个破绽,飞身一脚踢向杨延景手腕,却被他侧身避开,反手用枪杆轻轻点中她肩头,柴郡主吃痛,踉跄几步,脸色微红,却仍不服输:“你……你耍诈!”

豫剧杨延景招亲上集

杨延景收枪拱手:“郡主武艺高强,末将只是侥幸,郡主刚才那招‘鹞子翻身’精妙无比,若非早有耳闻,定然躲不开。”原来,杨延景虽未与柴郡主谋面,却曾听父亲杨继业提及柴郡主的招式,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柴郡主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随即笑道:“你倒识货!算你有点眼力。”二人相视一笑,隔阂顿消。

暗藏波折:奸臣阻挠与身份误会

比武正酣时,突然一名家仆慌张来报,说朝中奸臣潘仁美听闻此事,已向圣上进谗,称杨延景“以武逼婚,藐视圣旨”,圣上龙颜大怒,命御史前来查办,原来,潘仁美与杨家素有嫌隙,见杨延景得圣上重用,心生嫉妒,欲借此机会打压杨家,柴郡主闻言,怒道:“潘仁美老贼,分明是嫉妒杨家忠勇!我这就进宫面圣,为六郎作证!”杨延景却拦住她:“郡主息怒,此事若因我而起,岂不连累柴府?不如由我一人承担。”

佘太君见状,沉着道:“潘仁美不过是借题发挥,圣上明察秋毫,岂会偏听偏信?延景,你速去书房,将当年圣上赐予杨家的‘免死金牌’取来;郡主,你随我去见御史,就说比武招亲是两家商议、圣旨默许,并非杨延景擅自为之。”柴郡主见佘太君临危不乱,心中愈发敬佩,点头道:“太君放心,有我在,谁也诬陷不了六郎!”

结尾悬念:圣旨再临与婚事定局

佘太君与柴郡主前脚刚走,圣上第二道圣旨便到了——原来,真宗早已知晓潘仁美的为人,此次是故意试探杨延景与柴郡主的心意,圣旨中不仅未追究“比武招亲”之过,反而大加赞赏:“杨延景忠勇双全,柴郡主巾帼不让须眉,天作之合,朕甚慰之,择吉日完婚,钦此!”圣旨一到,满堂欢呼,潘仁美的奸计彻底落空。

豫剧杨延景招亲上集

杨延景手捧圣旨,望着远处与佘太君谈笑风生的柴郡主,心中百感交集,他从未想过,一场被动的赐婚,竟让他遇见了这样一位英姿飒爽、明辨是非的女子,而柴郡主也看向杨延景,见他眼中不再是拒人千里的冷峻,而是多了几分柔情,二人目光交汇,一切尽在不言中,只是,潘仁美绝不会就此罢休,这场婚事背后,还藏着怎样的风波?下集,杨府喜宴之上,危机悄然降临……

招亲相关人物关系表

姓名 身份 与杨延景的关系 在招亲中的立场
杨延景 杨家六郎,边关大将 男主角 被动接受赐婚,后对柴郡主心生好感
柴郡主 后周世宗之女,郡主 女主角 对杨延景从挑战到认可
佘太君 杨继业之妻,杨母 杨延景母亲 主导招亲,化解危机
潘仁美 朝中奸臣 政敌 进谗阻挠,试图破坏婚事
宋真宗 大宋皇帝 君主 赐婚并最终定下婚事

关键情节发展表

阶段 主要事件 冲突点 结果
招亲起因 圣旨赐婚,佘太君担忧 杨延景无心家事 决定以比武招亲为名
比武过程 杨延景与柴郡主五十回合不分胜负 柴郡主不服输 二人相互认可,心生好感
波折出现 潘仁美进谗,圣上派御史查办 婚事受阻,杨家面临危机 佘太君与柴郡主联手应对
峰回路转 圣旨再临,嘉奖二人 潘仁美奸计败露 婚事定下,危机解除

FAQs

问:杨延景最初为何不愿意招亲?
答:杨延景最初不愿意招亲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他常年驻守边关,心系国家安危,认为“国事未定,无心家事”,将个人情感置于家国责任之后;二是对柴郡主不了解,担心自己刚直的性格与柴郡主娇纵的脾气难以相处,加之圣旨赐婚带有“被迫”意味,让他对这桩婚事本能地抗拒。

问:比武招亲过程中,柴郡主对杨延景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答:柴郡主对杨延景的态度经历了从“挑战”到“认可”再到“倾心”的变化,最初,她以“比武招亲”为舞台,带着一丝傲慢和不服,想试探杨延景的真实实力;比武过程中,她被杨延景的枪法和识破她招式的能力所折服,心中产生惊讶;得知杨延景为保护她而甘愿承担“抗旨”罪名时,她被他的担当打动,态度从对手转变为盟友,最终在圣旨定下婚事后,心生柔情,认可了这段姻缘。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