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光影戏剧网

京剧钓金龟的故事大意是怎样的?

京剧《钓金龟》是传统老旦戏的经典代表,以唱功见长,剧情质朴却蕴含深刻的人情世故与道德教化,故事发生在北宋年间,围绕贫苦老妇康氏与次子张义的母子深情,以及因“金龟”引发的寻兄、被害、断案等情节展开,最终以善恶有报、正义伸张收场,展现了底层百姓的生存困境与对公义的向往。

京剧钓金龟的故事大意

康氏年迈丧夫,早年长子张宣外出未归,次子张义是她唯一的依靠,母子二人相依为命,生活困苦,靠张义每日在渭河边钓鱼为生,康氏双目失明,张义极为孝顺,每日清晨出门钓鱼,归来后先为母亲熬鱼汤、梳头洗脚,寒来暑往从不间断,虽家徒四壁,但母子情深,日子虽清苦却也安稳,某日,张义如常在渭河边钓鱼,鱼钩下沉许久无动静,正欲换饵时,忽觉竿身猛地一沉,奋力拉起钓线,竟钓得一只金灿灿的乌龟,此龟通体金黄,龟甲纹理奇特,口中还含着一颗宝珠,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张义从未见过如此奇特的乌龟,心想这或许是上天怜悯他们母子贫困所赐的祥瑞,若能将金龟或宝珠卖掉,定能让母亲过上好日子,他小心翼翼地将金龟带回家中,康氏摸着金龟也觉惊喜,但更担心儿子因意外之财惹祸,劝张义将金龟放生,张义却觉得这是改变家境的机会,决定带着金龟前往京城寻找多年未归的长兄张宣, hoping兄长能帮他们母子脱离贫困。

张义辞别母亲,怀揣金龟踏上了寻兄之路,几日后,他抵达京城,打听到兄长张宣在朝中为官,官至御史,张义欣喜若狂,来到御史府前,却因衣着破旧、仆役势利,被拦在门外不得通报,他苦等半日,终于见到管家,管家听闻他是张宣的弟弟,却面露不屑,冷言冷语道:“我家大人早已不认乡间穷亲戚,你快走吧,别在这里丢人现眼!”张义苦苦哀求,管家才勉强通报,张宣闻听有乡间弟弟来访,心中疑惑,毕竟离家多年,家中并无兄弟,只记得母亲尚在,还有个幼弟张义,他命管家将张义带入书房,见到张义破衣烂衫、形容憔悴,又见其怀中金龟,面上更露不悦之色,张义跪倒在地,哭诉母子二人贫困潦倒,恳请兄长收留,张宣却冷着脸道:“我乃朝廷命官,岂能与乡野村夫相认?你快回去好好侍奉母亲,莫要再来京城扰乱我的清名!”说罢,命管家取几两银子打发了张义,张义心灰意冷,拿着银子走出御史府,想到家中老母仍在受苦,不禁悲从中来,坐在街头痛哭,张宣的夫人孟氏闻听此事,得知张义怀中有金龟,心生贪念,暗中命家仆尾随张义,企图抢夺金龟。

家仆追上张义,假意套近乎,趁其不备将金龟抢走,张义拼命反抗,却被家仆推倒在地,头部撞在石阶上,鲜血直流,气绝身亡,家仆抢走金龟,回去复命,孟氏大喜,而张义的尸体被路人发现,因无人认领,被抛尸渭河,不久,尸体顺流漂至岸边,被一位渔夫发现,从其怀中发现张义随身携带的家书,得知他是康氏之子,渔夫怜其遭遇,将尸体和家书送至康氏家中,康氏摸着儿子的尸体,哭得死去活来,双目失明的她虽看不见儿子的伤口,却从冰冷的尸体和渔夫的叙述中,猜到儿子必是被人谋害,她悲痛欲绝,手持家书,一路跋涉来到京城,在御史府外哭诉冤情,却无人理会,无奈之下,她拦住了前往巡查的开封府尹包拯的轿驾。

京剧钓金龟的故事大意

包拯素以断案如神、公正严明著称,他见康氏白发苍苍、哭声凄切,便命人带回府中审问,康氏哭诉自己丧夫、长子未归、次子被害的遭遇,并将张义寻兄、怀揣金龟之事详细说明,包拯听闻“金龟”二字,眉头一皱,想起此前京城曾发生金龟失窃案,失主乃一富商,声称金龟价值连城,他命人将富商带来,与康氏当堂对质,富商一眼认出康氏手中的金龟正是自己被盗之物,包拯随即派人传唤张宣,张宣上堂后见包拯手持金龟,又见康氏在堂,顿时心虚,言语支吾,包拯拍案而起,喝问张宣是否认识张义,张宣只得承认,包拯又问张义之死是否与他有关,张宣起初抵赖,但在包拯的威严和证据面前,最终道出实情:他因贪图仕途,不愿认穷弟弟,被孟氏挑唆后,命家仆抢夺金龟并杀害张义。

真相大白,包拯大怒,命人将张宣、孟氏及家仆一并拿下,按律治罪——张宣因见死不救、包庇凶手被革职问罪,孟氏及家仆因谋财害命被判处死刑,康氏虽痛失爱子,但儿子终得沉冤得雪,她对着包拯叩谢不已,包怜其孤苦无依,命人好生安置,并派人寻回张宣的下落,告知其母尚在,望其改过自新,康氏最终在包拯的关照下,安度晚年,而“钓金龟”的故事也因这曲折的情节和深刻的道德寓意,在京剧舞台上流传百年,成为老旦艺术的经典之作。

人物关系表

人物 身份 性格特点 在剧中作用
康氏 张义之母,张宣之继母 勤劳善良、慈爱坚韧 故事核心,推动矛盾发展
张义 康氏次子 孝顺朴实、重情重义 引发“金龟”线索,推动剧情
张宣 张义之兄,康氏继子 势利自私、贪图仕途 制造家庭矛盾,引发悲剧
孟氏 张宣之妻 刻薄贪婪、心狠手辣 直接导致张义被害
包拯 开封府尹 公正严明、断案如神 主持正义,解决矛盾

相关问答FAQs

问:《钓金龟》中“金龟”这一道具对剧情发展起到了什么关键作用?
答:“金龟”是贯穿全剧的核心线索,具有多重作用,它是张义改善家境的希望,推动其进京寻兄的情节发展;它是引发家庭矛盾的导火索,因张宣夫妇贪图金龟,才导致张义被害;它是包拯断案的关键证据,通过金龟的来源与去向,串联起张义寻兄、被害、康氏告官等情节,最终揭露真相,金龟的“金”象征财富与欲望,也暗示了贪婪带来的恶果,深化了“善恶有报”的主题。

京剧钓金龟的故事大意

问:康氏这一人物形象有哪些性格特点,在剧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答:康氏的性格特点鲜明:一是勤劳坚韧,虽年老体弱、双目失明,却靠儿子张义钓鱼维持生计,从未向命运低头;二是慈爱孝顺,对儿子关怀备至,在张义离家时反复叮嘱,得知被害后悲痛却不失理智;三是质朴善良,面对金龟时首先考虑的是儿子安危,而非财富,她在剧中是“孝”与“善”的化身,她的遭遇引发观众对底层百姓的同情,她的坚韧则推动剧情向包拯断案的方向发展,是连接家庭矛盾与官府正义的关键纽带,使故事在悲剧中透出温暖与希望。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