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光影戏剧网

李继梅如何成就长治豫剧团的艺术传奇与经典魅力?

李继梅是长治豫剧团的领军人物,国家一级演员,扎根晋东南戏剧舞台四十余载,以深厚的艺术造诣和不懈的坚守,成为山西豫剧界的代表性人物,她师承豫剧大师常香玉的弟子,主攻青衣、闺门旦,兼演刀马旦,戏路宽广,表演细腻而不失大气,唱腔婉转中透着刚毅,在数十年的舞台实践中,塑造了众多深入人心的艺术形象,为豫剧在山西的传承与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长治豫剧团李继梅

长治豫剧团成立于1956年,是山西省重点专业艺术团体,以“扎根太行、服务群众”为宗旨,而李继梅正是这一宗旨的忠实践行者,她8岁开始接触戏曲,12岁考入长治戏校,系统学习豫剧表演,凭借天赋与勤奋,以优异成绩毕业后进入长治豫剧团,从最初的配角到挑梁大梁,她经历了无数个日夜的苦练:寒冬腊月里喊嗓子,酷暑三伏下练身段,对着镜子琢磨每一个眼神、每一个手势,正是这份执着,让她在《穆桂英挂帅》《秦香莲》《花木兰》《三上轿》等经典剧目中,将人物演绎得栩栩如生,成为晋东南观众心中“最会演戏的豫剧演员”。

在艺术创作上,李继梅注重“以情带戏,以戏传情”,她认为,戏曲表演不仅是唱念做打的技巧展示,更是人物内心的深度挖掘,以《穆桂英挂帅》为例,她饰演的穆桂英既有“我不挂帅谁挂帅”的豪迈气概,又有“捧印出征”时对家人的不舍与对国家的忠诚,通过眼神的变化、水袖的甩动、唱腔的起伏,将这位女英雄的复杂情感层次分明地呈现出来,观众常说:“看李继梅的戏,哭得出来,也笑得出来,跟着她的人物走,心里特别痛快。”这种“接地气”的表演风格,源于她对生活的细致观察和对角色的深刻理解,也让她赢得了从乡村戏台到城市剧院的广泛认可。

作为剧团的台柱子,李继梅不仅自己追求艺术高峰,更肩负着传承与创新的使命,她深知,传统戏曲要生存,必须与时俱进,在保留豫剧传统精髓的基础上,她积极探索与山西地方文化的融合点,在《花木兰》中,她适当融入了山西梆子的念白韵味,让角色更贴近晋东南观众的审美习惯;在现代戏《太行娘亲》中,她突破行当限制,用青衣的唱腔功底塑造了一位朴实坚韧的太行母亲,该剧不仅获得山西省“杏花奖”新剧目奖,还成为长治市廉政教育的生动教材,她还主动带徒传艺,将自己的表演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年轻演员,剧团里的青年骨干如张瑜、王芳等,都在她的悉心指导下成长为舞台中坚力量,为长治豫剧团的持续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

除了舞台表演,李继梅还积极投身于豫剧的普及与推广工作,她带领剧团每年深入长治及周边县市进行“送戏下乡”演出,年均演出场次超过200场,足迹遍布太行山区的乡村、学校、社区,在校园里,她为孩子们讲解豫剧知识,教唱经典唱段,让更多年轻人了解和喜爱这门传统艺术,她常说:“豫剧是我们的根,不能让它在咱们这代人手里断了。”正是这份文化自觉,让她在2018年被授予“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豫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称号,成为豫剧艺术在山西的重要守护者。

长治豫剧团李继梅

李继梅的艺术成就得到了业界的广泛认可,她曾先后获得“全国戏曲红梅奖”金奖、“山西省戏剧杏花奖”表演奖、山西省“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等荣誉,多次受邀参加中央电视台“空中剧院”“中国戏曲大会”等栏目,向全国观众展示山西豫剧的魅力,她的表演风格被专家评价为“既有常派艺术的醇厚,又融入了晋风晋韵的豪放,形成了独特的‘上党豫剧’表演体系”。

以下为李继梅代表作品及获奖情况概览:

剧目名称 饰演角色 获奖情况/演出影响
《穆桂英挂帅》 穆桂英 获山西省戏剧杏花奖,巡演20余省,观众上座率100%
《秦香莲》 秦香莲 成为长治豫剧团“看家戏”,累计演出超500场
《花木兰》 花木兰 进京参加全国地方戏优秀剧目展演,获“优秀表演奖”
《三上轿》 李倩娘 展现青衣唱功巅峰,被收录进《山西戏曲名家名段》
《太行娘亲》 根嫂 获山西省新剧目奖,入选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

李继梅的艺术之路,是一部对传统戏曲的坚守史,也是一部对文化传承的责任书,从青涩的戏校学员到德艺双馨的表演艺术家,从舞台上的“穆桂英”到生活中的“传承人”,她用四十余年的光阴诠释了“戏比天大,艺无止境”的真谛,在多元文化冲击的今天,她依然坚守在太行山区的戏曲舞台上,用优美的唱腔和生动的表演,延续着豫剧艺术的根与魂,让这门古老的艺术在晋东南大地绽放出新的光彩。

相关问答FAQs

长治豫剧团李继梅

问:李继梅的表演风格有哪些独特之处?
答:李继梅的表演风格以“情真、味浓、形美”为核心,她师承常派,唱腔在吸收常派刚健明亮的基础上,结合山西地域文化特点,融入了晋剧梆子腔的高亢激越,形成了“刚柔并济、声情并茂”的独特风格,表演上,她注重人物内心世界的挖掘,无论是大家闺秀的温婉,还是英雄人物的豪迈,都能通过细腻的眼神、精准的身段和富有层次感的唱腔,将人物性格刻画得入木三分,她善于将生活细节融入舞台表演,使角色更具真实感和亲和力,被观众誉为“最有温度的豫剧演员”。

问:长治豫剧团在李继梅的带领下取得了哪些重要发展?
答:在李继梅的带领下,长治豫剧团实现了从“地方院团”到“省级重点院团”的跨越,剧团年均演出场次从150场增至200余场,覆盖晋、冀、豫、鲁等10余个省份,成为太行山区基层文化建设的“轻骑兵”,艺术创作方面,剧团推出《太行娘亲》《上党先锋》等10余部原创剧目,其中3部获省级以上奖项,2部入选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人才培养上,剧团形成以李继梅为领军、青年演员为中坚的梯队结构,培养出5名国家二级演员、10余名省级戏剧奖得主,剧团通过“豫剧进校园”“非遗进社区”等活动,培养年轻观众超10万人次,推动豫剧列入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山西文化的重要品牌。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