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光影戏剧网

川戏戏曲大全中,有哪些适合儿童观看的经典剧目?

川戏,作为中国戏曲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就像一位会讲故事的魔法老爷爷,藏在四川的青山绿水间,用锣鼓声、唱腔和变脸的绝技,给一代又一代人带来惊喜,要是你想认识这位“老爷爷”,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川戏的世界,看看它有哪些有趣的故事、神奇的本领,还有哪些专为孩子准备的小惊喜吧!

川戏戏曲大全儿童

川戏的历史可悠久了,就像一棵百年老树,根须能追溯到唐代,那时候,四川的民间艺人们喜欢唱歌跳舞,把生活中的小故事编成表演;到了清代,这些表演慢慢“长大”,吸收了昆曲、胡琴戏、弹戏的养分,长成了今天我们看到的川戏,它就像一本会动的图画书,记录着四川的风土人情,也藏着中国人“忠孝节义”“善恶有报”的道理,2006年,川戏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就像得到了一张“最珍贵的奖状”,告诉大家:“要好好保护我呀!”

说到川戏最厉害的本领,那一定是“变脸”了!这可是川戏的“独门绝技”,就像变魔术一样,演员的手轻轻一挥,脸就“唰”地变了颜色——刚才还是红脸的关公,转眼就变成黑脸的张飞,再一晃,又成了白脸的曹操,这些颜色可不是随便变的:红色代表忠勇,比如关羽;黑色代表正直,比如包拯;白色代表奸诈,比如曹操;蓝色代表刚强,比如窦尔敦……变脸的秘密藏在演员的袖子里、帽檐里,他们用快速的动作把“脸谱”换下来,就像换贴纸一样神奇!除了变脸,川戏还有“吐火”绝技——演员含着一口油,“噗”地一下喷出来,就变成了一团火焰,像喷火的小龙;还有“滚灯”,演员头顶着一盏油灯,在地上翻跟头、做动作,灯都不会灭,真是又惊险又好看!

川戏的唱腔也很有趣,不像京剧那样“高亢”,反而像四川的火锅,又麻又辣又热闹,它有五种不同的“声音”:高腔、胡琴、昆腔、弹戏、灯调,高腔是最有特色的,演员唱到高处,会突然拖长音,后面还有一群人帮腔,像合唱团一样,特别有气势;胡琴戏是用二胡伴奏的,唱起来像讲故事,温柔又好听;灯调呢,就像四川的民歌,活泼又轻快,适合表演小动物、小花小草的剧情,孩子们听川戏,可能会觉得“咦?有些话听不懂”,别担心!川戏的演员们会做很多动作,比如骑马就挥马鞭,划船就摇船桨,加上脸谱的颜色,就算听不懂词,也能猜出故事在讲什么。

最适合孩子看的川戏剧目,就像一盘盘“童话大餐”,既有勇敢的英雄,可爱的精灵,还有会说话的动物,白蛇传》,讲的是白娘子和小青为了救许仙,和法海斗智斗勇的故事,白娘子温柔勇敢,小青调皮可爱,孩子们看了会明白“好朋友要互相帮助”;《柳荫记》是“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他们一起上学,成了好朋友,虽然最后不能在一起,但化成了蝴蝶,就像童话里的“美好结局”,告诉孩子“真正的友谊永远不会消失”;《秋江》里,老艄公划着船,帮陈妙追赶潘必正,船在江上摇啊摇,演员的步子像真的在浪里飘,又滑稽又生动,孩子们看了会哈哈大笑,还能学到“乐于助人”的道理;还有《花荣射雁》,花荣是梁山泊的好汉,他射箭的时候,箭能穿过空中的大雁,动作干净利落,像武侠片一样帅,男孩子看了一定会崇拜他!

川戏戏曲大全儿童

为了让小朋友们更清楚,这里有个小表格,列出了几部适合儿童的川戏剧目:

剧目名称 主要角色 故事简介 适合年龄 教育意义
《白蛇传》 白素贞、小青、许仙 白娘子和小青为救许仙,与法海斗法,水漫金山。 5岁+ 友情、勇敢、善恶有报
《柳荫记》 梁山伯、祝英台 男女扮装的同学,结下深厚友谊,却因封建礼教分离。 6岁+ 珍惜友谊、反抗不公
《秋江》 陈妙常、老艄公 道姑陈妙追赶心上人,老艄公划船帮忙,一路趣事不断。 4岁+ 助人为乐、幽默乐观
《花荣射雁》 花荣 梁山泊好汉花荣展示箭法,一箭双雁,展现武艺高强。 5岁+ 勇敢、专注、自信
《贵妃醉酒》 杨贵妃 杨贵妃在宫中饮酒赏花,心情由喜转悲,展现宫廷生活。 6岁+ 理解情绪、尊重他人

川戏的角色也很有意思,就像一个“大家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工作”,生是男主角,比如书生、将军,他们穿着长袍,拿着扇子,说话斯斯文文,像童话里的“王子”;旦是女主角,有小姐、仙女、老奶奶,她们穿着漂亮的裙子,水袖一甩,像翩翩起舞的蝴蝶;净是“花脸”,脸上画着五颜六色的脸谱,性格特别鲜明,比如包公的脸谱是黑色的,代表他铁面无私;丑是“小丑”,他们穿着滑稽的衣服,说话颠三倒四,做着夸张的动作,像马戏团的小丑,专门逗大家笑,秋江》里的老艄公,就是丑角,他一边划船一边说笑话,把大家都逗乐了。

川戏的服装和道具,就像一个“魔法衣柜”,穿上就能变成故事里的人,将军穿着铠甲,戴着头盔,拿着长枪,像威武的奥特曼;小姐戴着凤冠,穿着红色的嫁衣,像美丽的新娘;小丑穿着带补丁的衣服,头上戴着歪帽子,像马戏团的小丑,脸谱更是神奇,用红、黑、白、蓝、绿、黄、紫、金、银等颜色,画出不同的图案:关羽的脸谱是枣红色,加上卧蚕眉、丹凤眼,一看就知道是忠勇的英雄;曹操的脸谱是白色的,眼睛上画着细线,一看就知道是狡猾的奸臣;包公的脸谱是黑色的,额头上有月牙,一看就知道是公正的清官,孩子们看川戏,就像在看“会动的漫画”,每个颜色、每个图案都在讲故事。

为什么小朋友要了解川戏呢?因为川戏里藏着我们老祖宗的智慧,它教会我们什么是“忠”(忠于朋友、忠于国家),什么是“孝”(孝顺父母、尊敬长辈),什么是“义”(行侠仗义、帮助弱小),包公赔情》里,包公因为误会打了嫂子,后来向嫂子赔礼道歉,告诉孩子“做错事要勇敢承认”;《安安送米》里,小安安孝顺妈妈,每天走很远的路给妈妈送米,告诉孩子“妈妈辛苦了,我们要爱妈妈”,川戏的表演很有趣,变脸、吐火、翻跟头,像杂技一样精彩,能让孩子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审美能力。

川戏戏曲大全儿童

很多地方都有“儿童川戏班”,专门教小朋友唱川戏、做动作,有的小朋友戴着小小的脸谱,穿着小小的戏服,在台上唱“变脸变变变”,可爱极了!如果你有机会,一定要去看一场儿童川戏,或者让爸爸妈妈带你到川剧博物馆去看看,那里有很多川戏的老道具、老照片,还有机会看到演员叔叔阿姨现场表演变脸呢!

FAQs
问:儿童看川戏会觉得无聊吗?
答:不会的!川戏有很多有趣的元素,比如变脸、吐火、滚灯这些绝技,就像看魔术表演一样神奇;还有丑角的滑稽动作,像看小品一样逗人笑,而且川戏的故事大多是神话、传说、历史故事,白蛇传》《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孩子们都很熟悉,加上演员生动的表演,就算听不懂方言,也能看懂大概意思,会觉得很有趣!

问:小朋友可以学川戏吗?需要什么条件?
答:当然可以!现在很多地方都有儿童川戏培训班,专门教小朋友唱、念、做、打(唱腔、念白、动作、武打),学习川戏能锻炼身体,比如翻跟头、练腰腿,让身体更灵活;还能培养毅力和专注力,因为练功很辛苦,需要坚持,小朋友只要喜欢川戏,愿意认真学习,年龄在5岁以上都可以尝试哦!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