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花旦马佳是中国京剧院的知名演员,以其扎实的梅派功底、细腻的舞台表现和对传统剧目的创新演绎深受观众喜爱,在舞台之外,她的个人生活也备受关注,尤其是她的丈夫——京剧余派老生名家王珮瑜,两人的结合不仅是京剧界的一段佳话,更是两位艺术家在艺术追求与人生道路上相互扶持的典范。
王珮瑜,1978年出生于江苏苏州,现为上海京剧院国家一级演员,工余派老生,师从张文涓、王世续等京剧名家,她被誉为“京剧界小学霸”,不仅扮相俊美、唱腔清亮,更以对余派艺术的深刻理解和创新性传播闻名,从《捉放曹》《乌盆记》等传统骨子老戏,到《曹操与杨修》等新编历史剧,王珮瑜的表演既保留了余派“脑后音”“擞音”等精髓,又融入了现代审美,让年轻观众对京剧老生行当有了全新认识,除了舞台演出,她还积极投身京剧普及,通过短视频、讲座、跨界合作等形式,打破京剧“高冷”印象,被称为“用年轻人喜欢的方式讲京剧”的践行者。
马佳与王珮瑜的结合,源于对京剧艺术的共同热爱,两人相识于2010年前后的京剧交流活动,彼时马佳已在《贵妃醉酒》《霸王别姬》等梅派经典中崭露头角,而王珮瑜的余派造诣也已备受认可,相似的成长经历、对京剧艺术的执着追求,让他们从艺术上的“知音”逐渐发展为生活中的伴侣,2015年,两人低调完婚,婚礼没有奢华的排场,而是以一场京剧清唱会作为“见证”,双方亲友、京剧界前辈到场祝福,两人合作演绎的《武家坡》《坐宫》选段,既有舞台上的默契,更透着生活中的相知相惜。
婚后,两人既是生活中的伴侣,也是艺术上的“黄金搭档”,他们各自在行当上深耕:马佳以花旦的灵动、柔美诠释女性角色,从《红鬃烈马》中泼辣的王宝钏到《穆桂英挂帅》中英姿飒爽的穆桂英,她的表演既有梅派的雍容华贵,又不失对人物内心的细腻挖掘;王珮瑜则以老生的沉稳、豪迈展现历史人物的气度,无论是《四郎探母》中深明大义的杨四郎,还是《赵氏孤儿》中忍辱负重的程婴,他都能通过唱腔与身段,赋予角色鲜明的个性,在艺术创作中,他们常常互相“挑刺”——马佳会提醒王珮瑜注意老生唱腔中花旦视角的“情感共鸣”,王珮瑜则会建议马佳在花旦表演中融入老生的“叙事感”,这种跨行当的艺术碰撞,让彼此的表演更加立体。
除了舞台合作,两人更致力于京剧艺术的共同推广,他们曾一同参与“京剧进校园”活动,王珮瑜用幽默的语言讲解京剧知识,马佳则以身示范花旦的“兰花指”“水袖功”,让孩子们在互动中感受京剧魅力;在疫情期间,他们联合推出“京剧云课堂”,通过直播分享传统剧目背后的故事,单场观看量突破百万;王珮瑜创办的“瑜老板京剧工作室”中,马佳也多次担任“艺术指导”,参与策划面向年轻观众的京剧体验活动,让更多人走进剧场、爱上京剧。
项目 | 马佳 | 王珮瑜 |
---|---|---|
出生年份 | 1982年 | 1978年 |
行当 | 花旦(梅派) | 老生(余派) |
代表剧目 | 《贵妃醉酒》《霸王别姬》《穆桂英挂帅》 | 《捉放曹》《乌盆记》《曹操与杨修》 |
所属院团 | 中国京剧院 | 上海京剧院 |
艺术特色 | 唱腔甜润,身段灵动,擅长塑造闺门旦、刀马旦 | 唱腔苍劲,念白考究,注重人物内心刻画 |
相关问答FAQs
Q1:马佳和王珮瑜在舞台上合作过哪些经典剧目?
A:马佳与王珮瑜作为京剧界的“跨界搭档”,曾合作多对“生旦戏”,其中最经典的是《武家坡》《四郎探母》《坐宫》等传统剧目,在《武家坡》中,王珮瑜饰演的薛平贵与马佳的王宝钏通过“对唱”展现夫妻离散后的悲欢离合,两人的唱腔与情感共鸣极具感染力;而在《坐宫》中,王珮瑜的杨四郎与马佳的铁镜公主,既有行当对比带来的戏剧张力,又因生活中的默契多了几分自然与灵动,他们还曾在新编京剧《丝路长城》中分饰男女主角,将传统程式与现代叙事结合,获得观众好评。
Q2:王珮瑜在京剧推广中,马佳给予了哪些支持?
A:王珮瑜的京剧推广工作始终离不开马佳的“幕后助力”,在策划“京剧小课堂”短视频时,马佳会从花旦表演的角度设计互动环节,比如教观众模仿“卧鱼”“鹞子翻身”等身段,让内容更具观赏性;在推出“京剧体验课”时,她主动担任助教,指导学员体验花旦化妆、头饰佩戴,让参与者近距离感受京剧之美,马佳曾说:“京剧推广不是一个人的事,瑜老板擅长‘讲’,我擅长‘演’,我们各展所长,才能让更多人看懂、爱上京剧。”这种“分工协作”的模式,让他们的推广工作既有深度又有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