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汾河湾》是传统骨子老戏,取材于薛平贵与王宝钏“寒窑苦守十八载”的经典故事,核心情节聚焦薛平贵从军归途,于汾河湾与苦守寒窑的妻子王宝钏相认时的试探与重逢,剧中唱词以西皮、二黄为主,既展现人物悲欢离合,又体现京剧唱腔的韵味,以下为剧中主要角色的核心唱词整理:
京剧《汾河湾》主要唱词
角色 | 唱段类型 | |
---|---|---|
薛平贵(薛) | 西皮导板 | 一马离了西凉界,不由人一阵阵泪洒胸怀。 |
西皮原板 | 未开言不由人珠泪滚滚,叫一声宝钏妻细听分明,家住在绛州县龙门镇,薛平贵好汉是奴的名,都只为唐王有道江山稳,他把我赶在外无处安身,幸遇着代战公主招了赘,夫妻们在西凉享尽了荣华,那一日打猎在山洼下,见一只大雁落平沙,搭箭弓弦射下去,那大雁带箭飞回了家,我夫妻追赶那大雁下,不觉来到汾河湾,见一少年打雁归,他是你的儿名叫丁山,上前我把儿来认错,一箭射儿命染黄沙,宝钏妻啊!你道我杀子情理怎容,实则是儿不认父故起祸端。 | |
王宝钏(王) | 二黄慢板 | 夫君去后十八春,朝思暮想盼亲人,寒窑受尽千般苦,只为守节不嫁人,每日汾河把水担,磨破鞋袜伤尽筋,忽听门外人声喊,想必是夫君转回程,强打精神开门望,果真是薛郎面前存。 |
二黄原板 | 见夫君不由我泪如雨下,十八载的苦处对谁言?你可知寒窑中受尽风霜,你可知我每日把水担?你可知我脚下的鞋儿破,你可知我身上的衣衫单?都只为守着薛郎你,我甘愿受苦不言难。 | |
西皮流水 | 薛郎你把真情讲,宝钏心中明如镜,当年一箭射儿死,何故今日又认亲?莫非你是负心汉,另娶新人忘旧情?若非真情对我讲,宝钏怎肯信薛郎? | |
薛平贵(薛) | 西皮快板 | 宝钏妻你且莫要疑心重,听我把根缘细说明,当年别后遭不幸,被困西凉十余春,代战公主对我有情义,招我为婿把家成,那一日打猎汾河湾,见丁山射雁起争论,他言说我是冒认父,故而动手起祸根,一箭射儿非本意,实是儿不识亲爹娘,今日相认非为别,只为夫妻再团圆。 |
王宝钏(王) | 二黄散板 | 听夫言来泪满腮,十八年的苦处一旦开,寒窑虽苦心甘愿,得见夫君笑颜开,薛郎啊!随我回转寒窑去,夫妻恩爱永不分。 |
相关问答FAQs
Q1:《汾河湾》中薛平贵为何会与儿子丁山发生冲突,甚至误射其命?
A1:这是剧中关键的戏剧冲突点,薛平贵归途中在汾河湾偶遇儿子丁山射雁,丁山年幼不知父亲身份,误认薛平贵是冒充其父的歹徒,双方争执中薛平贵情急之下用箭射向丁山,导致悲剧发生,这一情节既展现了薛平贵归心似箭却遭遇意外的无奈,也为后续与王宝钏的相认增加了波折——薛平贵需向妻子解释“杀子”真相,以证明自己的身份并非冒充。
Q2:王宝钏在《汾河湾》中的唱段如何体现人物性格?
A2:王宝钏的唱词以二黄慢板、原板为主,旋律婉转深沉,通过“夫君去后十八春”“寒窑受尽千般苦”等唱句,凸显其坚韧、忠贞的品格,尤其在“见夫君不由我泪如雨下”一段中,既有对丈夫归来的狂喜,又有对十八年苦楚的倾诉,情绪层次丰富,既表现了传统女性的隐忍,也暗含对丈夫归来的期盼与试探,立体展现了她“外柔内刚”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