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光影戏剧网

京剧 会 程派 钮彪

京剧,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集唱、念、做、打于一体,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跨越百年,成为世界戏剧艺术中的璀璨明珠,在京剧的百花园中,旦角流派纷呈,各具特色,而程派以其幽咽婉转、深沉含蓄的艺术风格,成为其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分支,程派艺术由京剧大师程砚秋先生创立,历经数十年的发展,形成了独特的表演体系和美学追求,而钮彪先生作为程派艺术的杰出传承者与推广者,一生致力于此流派的保护、演绎与传播,让程派艺术在当代焕发出新的生机。

京剧 会 程派 钮彪

程派艺术的形成,离不开程砚秋先生的创新精神与艺术探索,20世纪20年代,程砚秋在继承王瑶卿、梅兰芳等前辈艺术的基础上,结合自身条件与时代审美,开创了“程派”艺术,其唱腔特点在于“幽咽婉转、若断若续”,尤以“脑后音”“擲音”“擞音”等技巧见长,声音控制精妙,情感表达深沉含蓄,程砚秋先生主张“以情带声,声情并茂”,认为唱腔是为塑造人物服务的,因此他的演唱中,无论是《锁麟囊》中薛湘灵的“春秋亭外风雨暴”,还是《荒山泪》中张慧珠的“谯楼鼓角声声报”,都能通过唱腔的起伏变化,精准传达人物的内心世界,达到“一声唱起,满座皆惊”的艺术效果,除了唱腔,程派的表演也极具特色,注重眼神、身段与情感的融合,动作细腻而不矫揉,情感饱满而不滥情,形成了“清、刚、庄、重”的艺术风格。

钮彪先生与程派艺术的结缘,始于少年时代的一次偶然观剧,彼时他观看程派名家王吟秋先生主演的《锁麟囊》,被程派唱腔的幽婉深情与表演的细腻传神深深震撼,从此立下“一生追随程派”的志向,为了系统学习程派艺术,钮彪考入中国戏曲学院,师从王吟秋先生(程砚秋先生亲传弟子),王吟秋先生是程派艺术的忠实传承者,对程派经典剧目与表演技巧有着深刻的理解,他严格遵循“口传心授”的传统,一句唱腔、一个身段都反复示范,要求钮彪不仅要“形似”,更要“神似”,在恩师的悉心指导下,钮彪刻苦钻研程派艺术的精髓,不仅掌握了“脑后音”“擲音”等高难度技巧,更深入理解了程派“声情合一”的艺术追求——他常说:“程派艺术不是‘唱腔’的堆砌,而是‘人物’的活现,只有真正走进人物的内心,才能唱出程派的‘魂’。”

经过数十年的舞台实践与理论研究,钮彪先生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成为当代程派艺术的重要代表人物,作为演员,他曾在《锁麟囊》《春闺梦》《荒山泪》《梅妃》等程派经典剧目中担任主演,塑造了一系列深入人心的艺术形象,以《锁麟囊》为例,他在饰演薛湘灵时,不仅精准演绎了“春秋亭赠囊”“朱楼自尽”“登州认亲”等关键情节中的唱腔与表演,更通过眼神的变化(从富家小姐的娇纵到落魄妇人的隐忍)、身段的调整(从端庄优雅到狼狈不堪),展现了人物从“锦衣玉食”到“颠沛流离”的命运转变与性格成长,有评论曾评价:“钮彪的薛湘灵,既有程砚秋先生的‘神韵’,又有当代演员的‘新意’,他让这个百年经典人物在舞台上‘活’了起来,‘真’了起来。”

京剧 会 程派 钮彪

除了舞台表演,钮彪先生更将大量精力投入到程派艺术的传承与推广中,作为中国戏曲学院的教授,他从事程派教学三十余年,培养了李海燕、刘桂娟、张火丁等一批优秀的程派演员,其中不少已成为当今京剧舞台的中坚力量,在教学过程中,他归纳出“程派四步教学法”:第一步“解词”,引导学生理解剧本的文学内涵与人物背景;第二步“摹腔”,通过反复示范,让学生掌握程派唱腔的技巧与韵味;第三步“融情”,鼓励学生结合自身生活体验,注入真实的情感;第四步“创形”,在尊重传统的基础上,结合演员自身条件形成独特的表演风格,这种教学方法既注重传统的“继承”,又强调“创新”,让学生在学习程派艺术的同时,也能成长为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戏曲人才,钮彪还致力于程派文献的整理与研究,他主持编纂了《程砚秋唱腔选集》《程派表演艺术研究》等著作,系统梳理了程派艺术的发展脉络与艺术特色,为程派研究留下了宝贵的学术资料。

为了让程派艺术走进当代观众,尤其是年轻群体,钮彪先生积极探索新的传播方式,他不仅参与录制程派经典剧目的音视频资料,还在高校、社区开展“程派艺术讲座”,通过现场演示、互动体验等形式,让观众近距离感受程派艺术的魅力,他曾说:“程派艺术不是‘老古董’,它是有生命力的,只要我们用年轻人喜欢的方式去传播,就一定能让他们爱上这门艺术。”在他的努力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关注并喜爱程派艺术,程派舞台上也涌现出一批年轻演员,为这一古老流派注入了新的活力。

程派经典剧目 剧情简介 钮彪演绎特色
《锁麟囊》 富家女薛湘灵与贫女赵守贞因赠囊结缘,历经人生浮沉,最终重逢 以“春秋亭赠囊”的慷慨与“朱楼自尽”的凄凉对比,展现人物性格转变;唱腔中“脑后音”运用自如,情感饱满细腻
《春闺梦》 张氏因丈夫战死沙场而精神恍惚,梦中与丈夫团聚,梦醒后悲不自胜 “痴梦”一折通过眼神的迷离、身段的飘逸,表现癫狂与悲喜交织;念白如泣如诉,被誉为“程派念白典范”
《荒山泪》 张慧珠因丈夫被冤入狱,为救亲人被迫变卖家产,最终在绝望中自尽 唱腔以低沉压抑为主,“控诉”一折的擲音运用,将悲愤情绪推向高潮;表演注重细节,如颤抖的手指、含泪的眼神,催人泪下

相关问答FAQs

问:程派艺术与其他旦角流派(如梅派、尚派)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答:程派与梅派(梅兰芳)、尚派(尚小云)、荀派(荀慧生)并称“京剧四大旦角流派”,区别主要体现在艺术风格与表演理念上,梅派以“雍容华贵、圆润流畅”著称,唱腔讲究“中正平和”,表演端庄大气,适合塑造大家闺秀类型的角色;尚派则以“刚健明快、洒脱奔放”为特色,唱腔高亢激越,表演动作大开大合,多表现巾帼英雄或刚烈女子;荀派风格“活泼俏丽、细腻传神”,唱腔轻快灵动,表演生活气息浓厚,擅长塑造小家碧玉或机智聪慧的女性,而程派的核心特点是“幽咽婉转、深沉含蓄”,唱腔上强调“顿挫起伏”,情感表达内敛而深刻,尤其擅长塑造悲剧性人物,如《荒山泪》中的张慧珠、《锁麟囊》中的薛湘灵(后期),通过“声情合一”的艺术手法,展现人物的命运波折与内心挣扎,程派在念白上也极具特色,讲究“抑扬顿挫、字字珠玑”,如《春闺梦》中的“痴梦”念白,通过语气的轻重缓急,将人物的恍惚与悲切表现得淋漓尽致。

京剧 会 程派 钮彪

问:钮彪在传承程派艺术时,最注重向学生传递哪些理念?
答:钮彪先生在教学中最注重传递“守正创新”的艺术理念,所谓“守正”,即坚守程派艺术的“根”与“魂”——他要求学生必须系统学习程派经典剧目,掌握程派唱腔、表演的基本技巧,如“脑后音”“擲音”等“程派绝活”,同时深入理解程砚秋先生“声情并茂”“以情带声”的艺术主张,反对脱离人物情感单纯炫技,他曾说:“学程派就像盖房子,地基(传统技巧)必须打牢,否则盖得再高也会塌。”所谓“创新”,则是在尊重传统的基础上,结合时代审美与演员自身条件进行适度创新,他鼓励学生在表演中加入自己对人物的理解,如在塑造薛湘灵时,可以结合当代女性的独立意识,丰富人物的性格层次;在唱腔处理上,可以在保留程派韵味的基础上,适当融入现代音乐元素,增强唱腔的感染力,钮彪还特别强调“学艺先学德”,要求学生不仅要有扎实的艺术功底,更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他常说:“演员的‘德’与‘艺’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德艺双馨,才能真正传承好程派艺术。”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