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光影戏剧网

孟广禄京剧唱段曲谱

孟广禄作为当代京剧裘派花脸的代表性人物,以其“铜锤唱腔”的雄浑厚重与“架子功架”的稳重大气,成为京剧舞台上的标志性人物,他的唱段既严格遵循裘派创始人裘盛戎的艺术精髓,又在嗓音控制、情感表达与节奏处理上融入个人理解,形成了兼具传统韵味与时代特色的演唱风格,其经典唱段的曲谱,不仅是京剧音乐研究的珍贵资料,更为后学者提供了系统学习的范本。

孟广禄京剧唱段曲谱

代表剧目与经典唱段

孟广禄的舞台 repertoire 涵盖《铡美案》《姚期》《赤壁之战》《连环套》《赵氏孤儿》等多部裘派核心剧目,其中唱段设计既体现花脸行当“声如洪钟、气贯长虹”的特点,又通过板式变化、旋律起伏精准刻画人物性格,铡美案》中“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以西皮导板接原板的板式组合,展现包拯的威严与刚正;《姚期》中“劝千岁杀字休出口”,通过西皮流水的明快节奏,塑造姚期的忠勇与周全;《赤壁之战》中“叹英雄失势入罗网”,则以二黄导板、回龙与原板的衔接,抒发周瑜的壮志未酬与苍凉感慨,这些唱段的结构设计,均以“人物情感为核心”,通过板式的疏密变化与旋律的高低起伏,形成“起承转合”的戏剧张力。

曲谱结构与板式分析

京剧曲谱的“板式”是唱腔节奏与结构的基础,孟广禄唱段的曲谱严格遵循“西皮高亢激昂、二黄深沉悲凉”的声腔逻辑,并通过板式的灵活组合实现情感表达,以下以两个经典唱段为例,解析其曲谱结构特点:

《铡美案》“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

  • 板式组合:西皮导板(散板)→ 西皮原板(一板三眼)→ 西皮快板(有板无眼)。
  • 曲谱特点
    • 导板部分(“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散板节奏,旋律以“5-2-1”为核心音区,开头“包”字以高亢的“5”音起腔,通过下滑音处理,模拟包拯升堂时的威仪感,尾字“府”字拖腔长达6拍,以渐弱收尾,奠定“威严沉稳”的情感基调。
    • 原板部分(“尊一声驸马爷细听我讲”):一板三眼(4/4拍),旋律以“3-5-6”为骨干音,节奏规整,字腔结合紧密,如“细”字采用“前倚音+本音”的装饰音,突出劝诫的语气;“讲”字以“擞音”收尾,增强唱腔的颗粒感。
    • 快板部分(“我封你在开封掌管阴阳”):速度加快至♩=120,旋律以级进为主,穿插跳进,如“掌”字从“2”跳至“5”,形成强烈的节奏冲击力,表现包拯的决断与威严。

《姚期》“劝千岁杀字休出口”

  • 板式结构:西皮流水(有板无眼)→ 西皮散板。
  • 曲谱特点
    • 流水部分(“劝千岁杀字休出口”):2/4拍,节奏紧凑,每字一板,旋律以“1-2-3”为低音区,如“劝”字以平直的“1”音起腔,体现姚期的恳切;“杀”字以重音强调,配合“休出口”的三连音节奏,形成“忠言逆耳”的戏剧效果。
    • 散板部分(“连累那太师爷脸上无光”):节奏自由,旋律从“5”音下行至“1”,尾字“光”以长拖腔配合下滑音,表现姚期对皇权的敬畏与担忧。

裘派唱腔艺术特色在曲谱中的体现

孟广禄的唱段曲谱深刻体现了裘派“以情带声、声情并茂”的艺术追求,其核心特色可概括为以下三点:

“脑后音”与“虎音”的融合运用

裘派花脸的标志性音色“脑后音”(共鸣点靠后,声音浑厚)与“虎音”(胸腔共鸣,声音刚劲)在曲谱中通过旋律走向与气息控制实现,铡美案》中“开封府”的“府”字,曲谱标注“脑后音起腔”,要求演唱者将气息沉入丹田,通过鼻腔与胸腔的共鸣,发出如洪钟般的声音;而“杀字休出口”的“杀”字,则采用“虎音”处理,曲谱以“重音+顿音”标注,突出字头的爆发力。

孟广禄京剧唱段曲谱

“擞音”与“滑音”的润腔技巧

擞音(音波颤动)与滑音(音高过渡)是裘派唱腔的重要润腔手段,在《姚期》“细听我讲”的“细”字曲谱中,标注“前擞音”,要求演唱者在“细”字前加入快速的音波变化,增强唱腔的细腻感;在《赤壁之战》“叹英雄”的“叹”字曲谱中,则标注“下滑音”,从“3”音滑至“1”,表现英雄失意的苍凉。

字腔结合的“字正腔圆”

京剧唱腔强调“字领腔行”,孟广禄唱段的曲谱对“字头、字腹、字尾”有精细设计,铡美案》“包龙图”的“包”字,字头“b”要求“喷口”有力,字腹“ao”以平直腔为主,字尾“o”轻收,形成“字清腔纯”的效果;“打坐”的“打”字,字头“d”短促,字腹“a”则根据旋律需要延长,体现“字随腔走”的灵活性。

孟广禄对传统曲谱的继承与创新

孟广禄在继承裘派传统曲谱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嗓音条件(音域宽广、中低音区浑厚)与当代审美,对部分唱腔进行了创新调整,例如在《赵氏孤儿》“我魏绛”一段中,传统裘派曲谱的“魏”字为“3-5”级进,孟广禄将其改为“3-5-7”跳进,通过高音区的爆发力强化魏绛的愤怒与悲愤;在《连环套》“盗御马”的快板部分,他借鉴了架子花脸的“炸音”技巧,在曲谱中标注“重音+气口”,使节奏更具冲击力,既保留了裘派的“铜锤味”,又融入了“架子功”的劲头。

经典唱段曲谱信息概览

剧目 唱段名称 板式结构 曲谱特点 艺术表现
《铡美案》 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 西皮导板+原板+快板 导板高亢,原板规整,快板紧凑 包拯威严刚正,铁面无私
《姚期》 劝千岁杀字休出口 西皮流水+散板 流水明快,散板自由 姚期忠勇周全,敬畏皇权
《赤壁之战》 叹英雄失势入罗网 二黄导板+回龙+原板 导板苍凉,回龙婉转,原板深沉 周瑜壮志未酬,悲愤交加
《连环套》 盗御马 西皮导板+流水+摇板 导板洒脱,流水跳跃,摇板灵活 窦尔墩豪放不羁,武艺高强

相关问答FAQs

Q1:孟广禄的唱段曲谱与其他裘派传人相比,有何独特之处?
A:孟广禄的曲谱在继承裘派“脑后音、虎音、擞音”等核心技巧的基础上,更强调“刚柔并济”——在塑造包拯、姚期等正面人物时,通过低音区的浑厚与中音区的稳健体现“刚”;在表现周瑜、窦尔墩等复杂人物时,则通过高音区的通透与滑音的细腻展现“柔”,他对传统曲谱的“气口”进行了优化,例如在快板部分增加“偷气”技巧,使长段唱腔的气息更连贯,增强了演唱的流畅性与感染力。

孟广禄京剧唱段曲谱

Q2:学习孟广禄唱段曲谱时,需要注意哪些技巧?
A:首先需掌握裘派“脑后音”的发声方法,通过“闻花式”呼吸法将气息沉入丹田,避免用喉咙喊唱;其次要注重“字头”的“喷口”力度,如“包”“劝”等字需先“咬”后“唱”,确保字音清晰;需理解曲谱中“擞音”“滑音”等记号的含义,擞音”需快速、均匀地颤动,“滑音”则需根据情感调整滑速,慢滑表现苍凉,快滑表现激昂;最后需结合剧情与人物性格,通过节奏的“松紧”变化(如原板部分的“闪板”“抢板”)实现“声情并茂”。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