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光影戏剧网

京剧连环套的表演者是谁?

《连环套》是京剧传统剧目中的经典“袍带大戏”,属于“八大拿”之一,以花脸应工为主,融合了唱、念、做、打多种表演形式,讲述了清代绿林好汉窦尔墩因与梁九公结仇,盗走御马“照夜玉狮子”,后与黄天霸斗智斗勇,最终感于黄天霸诚意而交出御马的故事,这出戏的人物塑造、武打设计和唱念安排极具特色,其表演者多为各时期京剧界的顶尖名家,尤其在净行(花脸)领域留下了浓墨重彩的印记。

连环套京剧谁表演

谈及《连环套》的表演,首先需明确其核心角色窦尔墩的扮演者,窦尔墩作为“花脸十戏”中的重要人物,性格粗犷豪放、重情重义,同时又带着草莽英雄的狡黠与霸气,对演员的唱念做打要求极高,历史上,多位净行宗师以演绎窦尔墩著称,形成了各具流派特色的表演版本。

早期京剧舞台上,郝寿臣是《连环套》窦尔墩表演的集大成者,作为“郝派”花脸创始人,郝寿臣的窦尔墩以“架子花脸”见长,注重人物性格的立体刻画,他在“坐寨”一场中,通过眼神、身段展现窦尔墩的威风与思虑,念白苍劲有力,如“将酒宴摆至在聚义厅上”一句,既显绿林豪气,又暗藏对梁九公的愤懑;在“盗马”一场中,他将架子花脸的“脆、媚、辣”融入武打身段,盗马时的翻腾跳跃、藏马时的机警灵活,突破了传统花脸“重唱轻做”的局限,形成了“做派花脸”的独特风格,郝寿臣的表演不仅窦尔墩“活”了起来,更奠定了《连环套》作为架子花脸看家戏的地位。

继郝寿臣之后,裘盛戎将“铜锤花脸”的唱功融入窦尔墩的塑造,开创了“裘派”窦尔墩的新范式,裘盛戎虽以“铜锤花脸”闻名,但他深谙“唱做结合”之道,在《连环套》中既保留了窦尔墩的豪迈气概,又突出了唱腔的感染力,他的“坐寨”唱段“拜谢了太 Mother 亲教训教导”,将“裘派”唱腔的“脑后音”“擞音”运用自如,苍劲中带着悲凉,既表现了窦尔墩对江湖道义的坚守,也暗示了他内心的矛盾;在“拜山”一场中,他与黄天霸(老应工)的对念节奏紧凑,情绪层层递进,将“英雄惜英雄”的微妙心理刻画得入木三分,裘盛戎的窦尔墩被誉为“唱念做打俱全”,其版本至今仍是京剧界传承的主流。

连环套京剧谁表演

当代京剧舞台上,孟广禄、康万生等裘派传人,以及邓沐玮、杨赤等名家,均以不同风格演绎过窦尔墩,孟广禄的表演注重“以声塑形”,嗓音高亢洪亮,如“盗马”时的“导板”“回龙”,气势磅礴,同时结合现代审美,在身段上融入更多舞蹈化表达,使人物更具舞台张力;康万生则更贴近裘盛戎的“原汁原味”,唱腔醇厚朴实,尤其注重“气口”的运用,在“劝降”一场中,通过缓慢的念白与深沉的唱腔,展现窦尔墩从抗拒到动摇的心理转变,武生演员在黄天霸、朱光祖等角色上的演绎同样关键,如盖叫天、厉慧良等武生大师,曾以精湛的“开打”设计,让《连环套》的“盗马”“套马”等场面成为经典。

不同流派的窦尔墩表演,虽各有侧重,但均围绕“人物塑造”这一核心,郝派的“做”凸显草莽英雄的鲜活,裘派的“唱”深化人物内心的厚重,当代演员则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融入新的舞台元素,使《连环套》的艺术魅力历久弥新,以下为《连环套》代表表演者流派及特色简表:

时期 代表演员 流派 表演特色 经典演绎亮点
民国时期 郝寿臣 郝派(架子花脸) 身段稳健,表情传神,念白苍劲 “坐寨”的威仪,“盗马”的机警
20世纪50-70年代 裘盛戎 裘派(铜锤花脸) 唱腔圆润,做派英武,情感细腻 “拜山”的念白交锋,“劝降”的心理层次
当代 孟广禄 裘派 嗓音高亢,台风稳健,融合现代审美 “坐寨”唱段的气势,“套马”的身段创新
当代 康万生 裘派 唱腔醇厚,注重气口,贴近传统 “盗马”导板的苍凉,“劝降”的沉郁

《连环套》的表演传承,不仅是京剧艺术发展的缩影,更体现了流派艺术的生生不息,从郝寿臣的开创到裘盛戎的升华,再到当代演员的守正创新,每一位表演者都在用自己的理解诠释着窦尔墩这一经典角色,让这出“花脸大戏”在百年京剧舞台上始终熠熠生辉。

连环套京剧谁表演

相关问答FAQs
Q:《连环套》中窦尔墩的角色定位是什么?为何这个角色如此考验演员?
A:窦尔墩是《连环套》的核心人物,定位为“亦正亦邪的草莽英雄”:他因个人恩怨盗御马,违背法度,却重情重义、光明磊落,最终被黄天霸的诚意感化,这一角色考验演员在于:其一,性格复杂,需在“霸气”“狡黠”“憨厚”“悔悟”间自然转换;其二,行当要求高,架子花脸的“做”、铜锤花脸的“唱”缺一不可;其三,武戏文唱,需通过唱念做打展现人物内心,而非单纯武打炫技。

Q:为什么裘盛戎的窦尔墩版本被视为经典?与其他流派有何不同?
A:裘盛戎的窦尔墩被誉为经典,在于他突破了“铜锤花脸重唱、架子花脸重做”的界限,开创了“唱做结合”的新范式,其特点是:唱腔上,将“裘派”的“脑后音”“擲音”融入窦尔墩的唱段,苍劲中带悲情,如“拜山”时的“回龙”唱段,既显英雄气概,又暗藏对江湖的无奈;做派上,借鉴架子花脸的身段,让“盗马”“拜山”等场次更具动作张力,相比郝寿臣侧重“性格外化”,裘盛戎更强调“内心挖掘”,使窦尔墩从“脸谱化英雄”变为“有血有肉的草莽”,提升了人物的思想深度。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