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光影戏剧网

玉堂春京剧全本唱词中藏着怎样的故事与情感?

《玉堂春》是京剧传统剧目中的经典之作,取材于明代小说《警世通言》中的“玉堂春落难逢夫”,讲述了明代官家子弟王金龙(原名王景龙)与名妓苏三(玉堂春)的悲欢离合故事,全剧以苏三的遭遇为主线,历经相恋、别离、蒙冤、受审、平反等情节,唱词优美动听,情感跌宕起伏,是京剧青衣行当的代表性剧目。

玉堂春京剧全本唱词

剧情与人物简介

故事发生在明朝,南京官家子弟王金龙与父亲一同赴京,因不满父亲为其安排的婚事,独自流落京城,钱财散尽后结识名妓苏三(玉堂春),二人情投意合,苏三资助王金龙赴考,并约定不负彼此,后王金龙高中,苏三却被鸨儿卖给山西洪洞县商人沈燕林为妾,沈妻皮氏与人通奸,毒杀沈燕林后反诬苏三,苏三屈打成招被判死罪,王金龙任八府巡按时,亲审此案,为苏三平冤,二人终成眷属。

主要人物包括:苏三(青衣,玉堂春)、王金龙(老生,八府巡按)、潘必正(老外,苏三养父)、皮氏(彩旦,沈妻)、崇公道(丑解差),各角色性格鲜明,唱词设计贴合人物身份与情感,如苏三的悲苦、王金龙的威严与深情、崇公道的诙谐等,共同构成了这部经典剧目的丰富层次。

全本核心唱词选析

《玉堂春》全本唱词以七言、十言句为主,融合西皮、二黄等板式,语言通俗却富有韵律,情感表达细腻深刻,以下选取几个关键场次的经典唱段,展现其艺术特色。

起解(苏三唱)

苏三被押解赴京途中,途经洪洞县大街,悲叹身世,向过往路人诉说冤屈,此段为【西皮导板】转【西皮原板】,旋律凄凉婉转,唱词如泣如诉:

【西皮导板】
苏三离了洪洞县,
【西皮原板】
将身来在大街前。
未开言我心内惨,
过往的君子听我言:
哪一位去往南京转,
与我那三郎把信传,
就说苏三把命断,
来生变犬马我当报还!

唱词以“苏三离了洪洞县”开篇,直白交代背景,“未开言我心内惨”七字句将苏三的悲愤与无助浓缩,后以“哪一位去往南京转”的恳求,展现其对王金龙的深情与绝望,成为京剧流传最广的唱段之一。

玉堂春京剧全本唱词

监会(苏三唱)

在狱中,苏三思念王金龙,盼其归来申冤,此段为【二黄慢板】转【二黄原板】,唱腔低回沉郁,情感层层递进:

【二黄慢板】
玉堂春含泪站大堂前,
【二黄原板】
尊一声大人细听我言:
本是那鸨儿设下圈套计,
皮氏与奸夫把人冤。
屈打成招我受尽苦,
望大人开恩把我赦还!

“玉堂春含泪站大堂前”一句,以“含泪”二字奠定悲凉基调,“鸨儿设圈套”“皮氏与奸夫”直指冤案根源,既有对自身遭遇的控诉,也有对清官的期盼,唱词质朴却充满力量。

三堂会审(核心场次,苏三、王金龙对唱)

王金龙以巡按身份审案,苏三诉冤,王金龙试探并最终相认,此段融合【西皮流水】【西皮散板】等板式,唱词紧凑,情感张力十足:

苏三(【西皮流水】)
大人哪!玉堂春本是良家女,
被卖烟花受苦情。
皮氏私通与沈燕林,
毒死亲夫把人诬。
严刑拷打我不肯招,
无情的板子打我皮开肉绽血直流!

王金龙(【西皮散板】)
一见苏三把泪抛,
不由本官怒火烧。
皮氏奸夫真胆大,
害得苏三受苦辛!
苏三不必心内焦,
为与你申冤在今朝!

玉堂春京剧全本唱词

苏三的唱词以“良家女”自述清白,用“皮开肉绽血直流”展现酷刑惨状;王金龙“一见苏三把泪抛”一句,表面威严难掩深情,“怒火烧”与“受苦辛”的对比,既体现官员的正义感,又暗藏爱人的心疼,成为全剧情感高潮。

唱词艺术特色

《玉堂春》唱词的成功,在于其“以情带声,声情并茂”的特质,语言上,多采用口语化表达,如“苏三离了洪洞县”“过往的君子听我言”,贴近生活,易于传唱;善用对比与细节,如苏三“良家女”与“烟花女”的身份对比,王金龙“巡按”与“情郎”的双重身份,通过唱词强化戏剧冲突,板式运用上,西皮明快激昂,适合表现苏三的愤懑与期盼;二黄低回婉转,契合其悲苦与绝望,唱腔与唱词高度统一,形成“唱中带戏,戏中有唱”的艺术效果。

相关问答FAQs

问题1:《玉堂春》中“三堂会审”为何成为京剧经典场次?
解答:“三堂会审”是全剧高潮,集中展现了苏三的冤屈、王金龙的智慧与深情,以及戏剧冲突的爆发,唱段中西皮流水与散板的交替运用,使苏三的哭诉与王金龙的试探形成鲜明对比,情感张力十足,该场次对白与唱词结合紧密,通过“大人哪”“三郎”等称谓,既交代人物关系,又强化戏剧感染力。“三堂会审”对演员的唱、念、做、打要求极高,尤其是青衣行当需通过眼神、身段展现苏三的委屈与期盼,老生则需在威严中暗藏柔情,成为检验演员功力的“试金石”,故而成为京剧经典场次。

问题2:苏三的“苏三起解”唱段为何广为流传?
解答:“苏三起解”唱段以“苏三离了洪洞县”开篇,语言直白如话,旋律简洁流畅,易于传唱,唱词通过“将身来在大街前”“过往的君子听我言”等场景描写,生动呈现了苏三被押解时的无助与期盼,情感真挚动人,加之该唱段是青衣入门的基础剧目,演员需通过眼神、身段配合唱词,展现人物内心,成为京剧普及度最高的唱段之一,唱词中“洪洞县”等具体地名增加了故事的真实感,“来生变犬马我当报还”的誓言,既体现苏三的忠贞,也引发观众共鸣,因而广为流传。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