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光影戏剧网

仙桃花鼓戏曲究竟有何独特艺术魅力?其传承与发展路径何在?

仙桃花鼓戏是流传于湖北省仙桃市及周边地区的地方戏曲剧种,植根于江汉平原的沃土,以明快活泼的唱腔、贴近生活的表演和浓郁的乡土气息著称,被列入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当地文化的重要标识,它起源于明清时期,由田歌、秧歌、采莲船等民间歌舞演变而来,融合了小调、说唱等艺术元素,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戏曲形式,至今已有数百年的历史,承载着仙桃及周边地区民众的生活记忆与情感寄托。

仙桃花鼓戏曲

仙桃花鼓戏的发展历程与当地的社会变迁紧密相连,明末清初,江汉平原的农民在农闲时节以田歌、秧歌自娱,逐渐加入简单的故事情节和角色扮演,形成了“小演唱”的雏形,清末民初,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民间艺人开始组建职业戏班,如“全福班”“春和班”等,将零散的表演片段整合为完整剧目,演出范围从乡村庙会扩展到城镇戏台,艺术形式日趋成熟,新中国成立后,仙桃花鼓戏得到政府扶持,1956年成立仙桃花鼓戏剧团,传统剧目如《站花墙》《秦香莲》等被整理改编,同时创作了《三里湾》《家庭公案》等现代戏,反映时代风貌,改革开放后,剧种吸收京剧、越剧等剧种的表演技巧,唱腔和舞台呈现更加丰富,进入21世纪,面对多元文化的冲击,仙桃花鼓戏通过非遗保护、进校园、进社区等方式探索传承路径,焕发出新的生机。

其艺术特色鲜明,集中体现在唱腔、表演、伴奏和角色行当等方面,唱腔以“主腔”和“小调”为基础,主腔包括高腔、悲腔、圻水腔等,高腔高亢激越,多用于表现人物愤怒或激动的情绪,如《站花墙》中胡锦初的“骂场”选段;悲腔缠绵悱恻,节奏缓慢,擅长抒发悲苦情感,《秦香莲》中“见皇姑”一段的悲腔催人泪下;圻水腔则明快流畅,叙事性强,是仙桃花鼓戏最具特色的唱腔,常用于表现生活情趣,如《打鸟》中的“劝姑”选段,小调多来自当地民歌,如《绣荷包》《十绣》等,旋律优美,富有生活气息,表演上,仙桃花鼓戏以“三小戏”(小生、小旦、小丑)为主,丑角表演尤为突出,通过“矮子步”“耍草帽圈”“踩跷”等技巧塑造幽默诙谐的人物形象;旦角的“手帕功”“扇子功”细腻传神,小生的身段潇洒俊朗,整体风格质朴活泼,充满乡土生活气息,伴奏以打击乐为主,锣鼓经有“小开门”“大开门”等十余种,辅以唢呐、二胡、竹笛等管弦乐器,节奏明快,气氛热烈,角色行当早期以生、旦、丑为主,后逐渐发展出老生、老旦、净角等分工,但始终以表现普通人的生活故事为核心,语言多采用仙桃方言,通俗易懂,亲切自然。

以下是仙桃花鼓戏主要唱腔分类及特点的简要说明:

仙桃花鼓戏曲

唱腔类型 音乐特点 代表剧目 适用场景
高腔 高亢激越,音域宽广,节奏自由 《站花墙》《胡二姐闹店》 表现人物愤怒、激动或矛盾冲突
悲腔 缠绵悱恻,速度缓慢,装饰音丰富 《秦香莲》《夜梦冠带》 抒发人物悲苦、哀怨的情感
圻水腔 明快流畅,叙事性强,口语化明显 《打鸟》《补褂子》 表现生活情趣、人物对话
小调 旋律优美,节奏规整,来自民歌 《绣荷包》《十绣》 渲染气氛,抒发细腻情感

仙桃花鼓戏的剧目丰富,传统剧目多取材于民间故事、历史传说和元杂剧,如《站花墙》《秦香莲》《打鸟》《补褂子》《胡二姐闹店》等,这些剧目情节生动,语言通俗,充满了对真善美的追求和对假恶丑的鞭挞,现代剧目则紧扣时代脉搏,如《三里湾》(改编自赵树理小说)、《家庭公案》(反映改革开放初期的家庭矛盾)、《江姐》(革命历史题材)等,既保留了传统戏曲的艺术特色,又融入了现代审美,吸引了不同年龄层的观众。《站花墙》作为仙桃花鼓戏的经典剧目,讲述了千金小姐王美蓉与公子杨玉春的爱情故事,曲折的情节和优美的唱腔使其久演不衰,成为剧种的“看家戏”。

在传承现状方面,仙桃花鼓戏面临着机遇与挑战,近年来,仙桃市政府高度重视非遗保护,2008年仙桃花鼓戏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0年成立仙桃花鼓戏传承保护中心,开展剧种研究、剧目整理和人才培养工作,传承基地走进多所中小学,开设戏曲课程,让孩子们学习花鼓戏的基本功和唱腔,培养年轻观众,剧团通过“送戏下乡”“社区巡演”等方式,让戏曲回归民间,年均演出超百场,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和娱乐方式多元化,年轻一代对传统戏曲的兴趣逐渐减弱,传承人老龄化、创新不足等问题依然存在,为破解这一困境,剧团尝试融合现代元素,如创排青春版《站花墙》,采用多媒体舞台技术,并利用短视频平台传播经典唱段,扩大影响力。

相关问答FAQs

仙桃花鼓戏曲

问:仙桃花鼓戏与其他地方花鼓戏(如荆州花鼓戏)有何区别?
答:仙桃花鼓戏与荆州花鼓戏同属江汉平原花鼓戏体系,但在艺术风格上各有侧重,仙桃花鼓戏更侧重圻水腔的运用,唱腔更显明快流畅;表演中融入了仙桃当地的“踩莲船”“采茶舞”等民间舞蹈元素,丑角“矮子步”和旦角“手帕功”更具乡土气息;剧目多反映江汉平原的农耕生活和小市民故事,语言更贴近仙桃方言,整体风格质朴亲切,而荆州花鼓戏则更注重高腔的表现力,舞台呈现更偏重程式化。

问:普通人如何近距离体验仙桃花鼓戏?
答:市民可通过多种方式体验仙桃花鼓戏:一是前往仙桃市花鼓戏剧团(位于仙桃市龙华山街道)观看定期演出,传统剧目和现代戏均有安排;二是参加仙桃市文化馆或非遗传承基地举办的“戏曲进课堂”“花鼓戏体验课”等活动,学习基本唱腔和表演技巧;三是关注“仙桃文旅”等官方平台,每年“文化遗产日”期间会举办免费演出和展览;部分社区和乡镇也会组织巡回表演,可留意当地公告,感受原汁原味的乡土戏曲魅力。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