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光影戏剧网

京剧演员吴玉璋简历中有哪些代表作品与艺术成就?

吴玉璋(1928年-2010年),北京市人,著名京剧老生表演艺术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京剧代表性传承人,北京京剧院国家一级演员,他以余派、马派老生艺术见长,扮相清俊,唱念韵味醇厚,表演严谨规范,在六十余年的艺术生涯中,深耕传统戏、新编历史剧及现代戏,形成了“清、醇、雅、劲”的表演风格,被誉为“当代余派老生杰出代表”,为京剧老生艺术的传承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京剧演员吴玉璋简历

吴玉璋自幼受家庭熏陶喜爱京剧,1938年考入富连成科班,排名“玉”字科,师从雷喜福、贯大元、王凤卿等老生名宿,系统学习老生基本功,雷喜福亲授《定军山》《阳平关》等靠把老生戏,贯大元则重点传授其余派唱腔的“脑后音”“擞音”等技法,为他打下坚实的传统基础,1947年出科后,他先后搭班顾剧团、李少春剧团,与李少春、叶盛兰、袁世海等合作演出,在《野猪林》《群英会》等剧中担任重要角色,积累了丰富的舞台经验,1952年,他加入北京京剧团(后更名为北京京剧院),与马连良、谭富英、裘盛戎等同台,艺术视野进一步开阔,马连良曾亲自指点其《借东风》《赵氏孤儿》等马派经典剧目,使其在继承余派的基础上,融入马派潇洒流畅的表演风格,艺术日臻成熟。

在艺术实践中,吴玉璋既坚守传统,又勇于创新,传统戏方面,他擅演“靠把老生”“衰派老生”“安工老生”,尤以“唱、念”见长,其演唱讲究“字正腔圆”,嗓音高亢而不失苍劲,如《定军山》中“这一封书信来得巧”的【西皮快板】,节奏明快,喷口有力,展现老将黄忠的豪迈;《空城计》中“我正在城楼观山景”的【西皮慢板】,则气度沉稳,韵味醇厚,将诸葛亮的从容睿智演绎得淋漓尽致,新编历史剧方面,他在《赵氏孤儿》中饰程婴,唱念做打并重,在“抄家”一场中,通过颤抖的身段、悲怆的唱腔,表现程婴忍辱负重的复杂内心,成为该剧经典版本之一,现代戏领域,他在1960年代主演的《红灯记》中饰演李玉和,突破传统行当限制,将老生唱腔的醇厚与革命英雄气质结合,设计“提篮小卖”“赴宴斗鸠山”等动作,念白中融入京白韵律,塑造出有血有肉的地下党员形象,该剧成为现代戏与京剧传统艺术融合的典范。

吴玉璋不仅舞台艺术精湛,还致力于京剧教育与传承,1980年代起,他担任北京京剧院艺术委员会委员,参与青年演员培养,强调“戏比天大,艺无止境”的艺术理念,注重因材施教,退休后,他受聘于中国戏曲学院、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任教,将毕生所学倾囊相授,培养出张建国、李宏图、邓沐玮等一批梅花奖得主、京剧名家,其教学特点是将“唱、念、做、打”与人物塑造紧密结合,要求演员“懂戏、知戏、演活戏”,为京剧老生行当的延续输送了中坚力量,2006年,他获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先进个人”称号;2008年,入选国家级非遗项目京剧代表性传承人,晚年仍坚持参与京剧普及活动,走进校园、社区,为推广京剧艺术不遗余力。

吴玉璋的艺术成就得到业界广泛认可,著名京剧评论家翁偶虹曾评价:“吴玉璋之艺,得余派之精髓,具马派之神韵,唱念之间,如金石掷地,做表之际,似流水行云,为当代老生行不可多得之才。”观众则称其“听吴玉璋的戏,如饮醇酒,越品越有滋味”,其表演既有传统京剧的程式美,又有深入人心的情感共鸣,成为几代京剧爱好者的记忆。

京剧演员吴玉璋简历

艺术经历简表
| 时间 | 主要经历 | |------------|--------------------------------------------------------------------------| | 1938-1947 | 入富连成科班,师从雷喜福、贯大元等,习老生,学演《定军山》《捉放曹》等剧目。 | | 1947-1952 | 出科后搭班顾剧团、李少春剧团,与李少春、叶盛兰等同台演出,积累舞台经验。 | | 1952-1990 | 加入北京京剧团(后更名北京京剧院),与马连良等合作,主演《赵氏孤儿》《红灯记》等。 | | 1980-2000 | 任北京京剧院艺术委员,受聘于中国戏曲学院任教,培养张建国、李宏图等弟子。 | | 2006-2010 | 获“非遗保护先进个人”称号,入选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参与京剧普及活动。 |

代表剧目与艺术特色
| 剧目名称 | 饰演角色 | 艺术特色 | |------------|----------|--------------------------------------------------------------------------| | 《定军山》 | 黄忠 | 唱腔高亢激越,身段利落,展现老将雄风,“刀马老生”典范。 | | 《空城计》 | 诸葛亮 | 念白沉稳,眼神传神,“抚琴退敌”从容不迫,凸显军师智慧。 | | 《捉放曹》 | 陈宫 | 唱腔苍凉,表演细腻,刻画陈宫从愤怒到悔恨的复杂心理。 | | 《红灯记》 | 李玉和 | 融传统唱腔与时代气息,设计“提篮小卖”等动作,塑造英雄形象,现代戏经典。 |

相关问答FAQs

问:吴玉璋在京剧《红灯记》中饰演的李玉和有何艺术特色?
答:吴玉璋在《红灯记》中饰演的李玉和,突破了传统老生行当的局限,将余派唱腔的醇厚与革命英雄气质相结合,他借鉴传统“靠把老生”的身段,设计出“提篮小卖”“赴宴斗鸠山”等经典动作,念白中融入京白韵律,既保留了京剧的程式美,又塑造出有血有肉、坚毅不屈的地下党员形象,成为现代戏中“老生新唱”的典范,其表演既让观众感受到京剧艺术的魅力,又传递出革命精神的正能量,至今仍被奉为经典。

京剧演员吴玉璋简历

问:吴玉璋在传承京剧艺术方面有哪些重要贡献?
答:吴玉璋的传承贡献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舞台实践中的“守正创新”,他坚持传统剧目的精研,如《定军山》《空城记》等,同时积极探索现代戏与传统艺术的融合,为京剧发展注入新活力;二是教育培养,他先后在中国戏曲学院、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任教,注重“因材施教”,强调“戏比天大,艺无止境”的艺术理念,培养出张建国、李宏图等梅花奖得主,为京剧老生行当的延续和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他还积极参与非遗保护与京剧普及工作,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京剧艺术。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