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光影戏剧网

京剧秦香莲全本唱词含哪些经典唱段与情感内核?

京剧《秦香莲》是中国传统戏曲中的经典悲剧,讲述了秦香莲苦守寒窑等待丈夫陈世美高中归来,却遭其忘恩负义、不认妻儿,最终在包拯主持正义下得以申冤的故事,全剧以唱词为核心,通过秦香莲的悲苦控诉、陈世美的虚伪狠戾、包拯的刚正不阿,深刻展现了封建社会底层女性的苦难与道德审判的力量。

京剧秦香莲全本唱词

全本唱词以“西皮”“二黄”为主要声腔,角色情感与唱腔紧密结合,如秦香莲的“二黄慢板”抒发悲苦,“西皮流水”表现控诉,陈世美的“西皮导板”展现虚伪,包拯的“二黄导板”凸显威严,以下选取关键场次唱词,呈现剧情脉络与人物情感:

场次 角色 经典唱词片段 情感基调
第一场:寻夫 秦香莲 “秦香莲在机房心酸落泪,想起了二爹娘好不伤悲,春香秋香陪伴我,织布纺纱到鸡啼,陈世美进京去赶考,一去三年无信息,秦香莲在家中受苦寒,抚养儿女度日年。” 苦涩、思念
第二场:见夫 秦香莲 “劝君莫把良心坏,儿女面前细思裁,你本是贫寒家一介书生,蒙圣上才招得驸马来,忘恩负义天理灭,秦香莲跪在地泪洒尘埃。” 哀求、痛心
陈世美 “香莲休得胡言讲,本宫岂是负心郎!招为驸马蒙圣恩,岂容你贱妇扰门墙?” 虚伪、狠戾
第三场:杀院 韩琪 “奉了驸马一道令,追赶香莲要她命,行至中途心自问,秦香莲她本是贞洁妇,她丈夫陈世美招驸马,忘却前情太无情,罢罢罢,我韩琪一死全大义!” 矛盾、自尽
第四场:告状 秦香莲 “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尊一声大人听民女诉,陈世美他嫌贫爱富招驸马,不认妻儿他心太毒,儿女年幼失了母,只望大人把冤除!” 愤怒、期盼
第五场:铡美 包拯 “驸马爷近前看端详,上写着秦香莲告夫郎,自幼儿许配陈世美,夫妻恩爱不寻常,寒窑受苦她为哪桩?只为丈夫得功名,谁知他招了驸马郎,不认妻儿认高堂!” 刚正、威严

唱词中,秦香莲的唱段如“二黄慢板‘秦香莲自幼儿许配陈郎’”,以质朴语言诉说身世,字字血泪;陈世美的“西皮流水‘欺君王瞒皇上大罪当斩’”,尽显其狡辩与傲慢;包拯的“二黄导板‘驸马爷近前看端详’”,则以铿锵节奏展现铁面无私,全剧唱词既保留了京剧“以声传情”的传统,又通过人物语言冲突推动悲剧高潮,成为后世传唱的经典。

京剧秦香莲全本唱词

相关问答FAQs

Q:《秦香莲》中秦香莲的唱词有哪些艺术特点?
A:秦香莲的唱词以口语化、生活化语言为主,如“寒窑受苦十八年”“儿女啼哭娘心碎”等,贴近人物身份;同时结合“二黄”“西皮”板式变化,如悲苦时用“慢板”抒发情感,控诉时用“流水”增强节奏,形成“声情合一”的艺术效果,唱词中大量运用对比手法(如“昔日寒窑苦”与“今日驸马府”),凸显人物命运转折,强化悲剧感染力。

京剧秦香莲全本唱词

Q:包拯在《铡美案》中的唱词如何体现其人物性格?
A:包拯的唱词以刚直、庄重为特色,如“开铡先铿驸马罪,不认妻儿天不容”,语言简洁有力,多用判断句、祈使句,凸显其不畏权贵、执法如山的性格,唱腔上多采用“二黄导板”“原板”等板式,音调沉稳厚重,如“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一句,通过拖腔与重音,塑造出“青天”形象,成为京剧净角唱腔的典范。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