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光影戏剧网

李庆杰 河南豫剧团

在河南豫剧的传承与发展长河中,李庆杰是一个绕不开的名字,作为河南豫剧院的领军人物,他以数十年的舞台耕耘和对艺术的执着坚守,不仅塑造了众多深入人心的戏曲形象,更在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中,为豫剧艺术注入了新的活力,河南豫剧团作为中原文化的重要载体,在李庆杰的带领下,始终扎根人民、守正创新,让这朵“大中原的艺术奇葩”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李庆杰 河南豫剧团

李庆杰的艺术之路,始于对豫剧的纯粹热爱,他出生于河南一个普通农家,自幼耳濡目染豫剧的唱念做打,12岁考入河南省艺术学校,师从豫剧名家唐喜成、王善朴等,主攻老生行当,科班出身的他,功底扎实、勤奋刻苦,每天清晨吊嗓练功,傍晚揣摩人物,寒来暑往从未间断,毕业后,他凭借过硬的实力进入河南豫剧院一团,从跑龙套到主角,一步一个脚印积累了丰富的舞台经验,他深知,传统戏曲的生命力在于“守根”,为此他系统研习了唐派艺术的精髓,将唐喜成先生“脑后音”的演唱技巧化为己用,形成了高亢激越、醇厚饱满的唱腔风格;在表演上,他注重“以形传神”,无论是《三哭殿》中深明大义的唐太宗,还是《七品知县卖红薯》中体察民情的唐成,都通过精准的眼神、身段和念白,将人物性格刻画得入木三分。

舞台上的李庆杰是“角儿”,舞台下的他更是河南豫剧团的“掌舵人”,2013年担任河南豫剧院院长以来,他始终秉持“出人、出戏、走正路”的宗旨,带领团队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在剧目创作上,他坚持“两条腿走路”:一方面复排经典,如《花木兰》《穆桂英挂帅》《秦香莲》等传统剧目,组织老艺术家传帮带,让年轻演员在原汁原味的演绎中感受豫剧的魅力;另一方面鼓励创新,推出了一批反映时代精神的新编戏,如现代豫剧《焦裕禄》《村官李天成》,历史剧《清风亭上》《程婴救孤》等。《焦裕禄》自2011年首演以来,已演出超300场,观众达数十万人次,不仅获得了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更让豫剧这一地方剧种走进了全国观众的视野,李庆杰在剧中饰演的焦裕禄,没有刻意拔高,而是通过“查风口”“劝乡亲”等生活化的细节,将县委书记的亲民与担当展现得淋漓尽致,许多观众表示:“看完《焦裕禄》,才真正理解了‘人民公仆’的含义。”

除了剧目创作,李庆杰更注重人才培养,他深知,豫剧的传承关键在人,为此他推动实施了“青年演员培养计划”,为年轻演员量身定制培养方案,安排他们与老艺术家同台演出,在实践中提升技艺,青年演员杨历奇、汪荃珍等都在他的指导下迅速成长,成为豫剧舞台的中坚力量,他还积极推动豫剧“走出去”,带领剧团赴美国、法国、加拿大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演出,让世界领略中国戏曲的魅力,2018年,河南豫剧院参加“欢乐春节”海外演出活动,李庆杰主演的《清风亭上》在纽约百老汇引起轰动,当地媒体评价:“中国豫剧用最朴素的故事,传递了最动人的情感,这是跨越语言和文化的艺术共鸣。”

李庆杰 河南豫剧团

为了让豫剧贴近年轻观众,李庆杰大胆探索“戏曲+”模式,他推动豫剧与流行音乐、短视频等结合,创作了豫剧歌曲《河南人爱说中》《戏说脸谱》等,在网络上获得千万点击量;他还组织“豫剧进校园”活动,通过讲座、体验课等形式,让中小学生感受豫剧的魅力,在他看来,“传统不是一成不变的古董,而是流动的活水,只有让年轻人喜欢,豫剧才能真正‘活’下去。”

类别
代表剧目及角色 《焦裕禄》(饰焦裕禄)、《清风亭上》(张元秀)、《三哭殿》(唐太宗)、《七品知县卖红薯》(唐成)等
主要获奖情况 第27届中国戏剧梅花奖、第11届文华表演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河南省戏剧大赛“文华大奖”等
社会职务 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河南省剧协副主席、河南豫剧院院长

相关问答FAQs

Q1:李庆杰的表演如何平衡传统豫剧韵味与现代审美需求?
A1:李庆杰在表演中始终坚持“守正创新”的原则,传统韵味方面,他严格遵循豫剧的“四功五法”,如唐派唱腔的脑后音、鼻腔共鸣等技巧,确保唱腔的纯正;他深入研究传统剧目中的人物塑造逻辑,保留程式化表演中的精华,现代审美方面,他注重人物内心的真实表达,通过生活化的细节让角色更接地气,如在《焦裕禄》中融入方言、动作等元素,增强观众的代入感;他在舞台美术、音乐伴奏等方面进行适度创新,如加入交响乐伴奏,但始终以“不破坏豫剧本体特色”为前提,实现传统与现代的有机融合。

Q2:河南豫剧团在李庆杰的领导下,近年来有哪些标志性的艺术成果?
A2:近年来,河南豫剧团在李庆杰的带领下取得了多项标志性成果:一是剧目创作硕果累累,现代豫剧《焦裕禄》《全家福》等新编剧目获得国家级大奖,传统剧目《花木兰》《穆桂英挂帅》完成复排与数字化保存;二是人才培养成效显著,通过“名师带徒”“青年演员大赛”等机制,培养出数十名国家级、省级戏剧表演奖得主;三是传播范围持续扩大,不仅在国内开展“百县千场”巡演,还通过“线上剧场”“戏曲进校园”等活动覆盖超千万观众,豫剧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显著提升;四是文化交流成果丰硕,多次参与国际艺术节,与多国艺术团体开展合作,推动豫剧成为中华文化“走出去”的重要载体。

李庆杰 河南豫剧团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